标题:恭迎达摩祖师诞辰日:一个关于禅的故事 内容: 【辣么佛】达摩的江湖style——一个关于禅的故事。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深秋,建康城郊,长江畔。 一位天竺老僧飞奔至此,还未及站稳脚步,已听见追赶者蹄声渐近。 和尚微叹,随手折支芦苇丢进工里,轻似鸿毛的苇杆浮在浪尖。 只见他衣袂翩然纵身一跃,竟稳落于苇杆之上缓缓朝对岸漂去。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目睹如此相,追兵勒马工畔,目瞪口呆,只得任由老僧凌波远逝。 这位一苇渡江的,正是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二千五百年前,灵鹫山大会。 大梵天王供养了佛陀一朵金色钵罗花,佛陀拈花沉默。 众人皆懵,唯独摩诃迦叶咧嘴一笑。 这“拈花微笑”,演化出一个最Freestyle的佛学宗派:禅宗。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个以心印心的法脉口耳相授,衣钵传到达摩手中时,已是第二十八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据《大正藏•传法正宗记》记载,达摩是香至王第三子,他放弃王位从师学习四十余年,终被誉为“博通法道”的高僧。 师尊圆寂时叮嘱他,一十七年后才可前往震旦(中原)弘法,达摩依约等候,终于踏上了东去的征途:达摩东渡。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公元500年前后,南朝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已现雏形,商船从广州出发,经海南、西沙、马六甲,可一路抵达波斯湾。 广州港与多达十五国贸易往来,岭南葛布、江南丝绸换回了珠宝香料,也引来了商贩僧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正是这海上来客之一他在珠江北岸驻扎,结草为庵,逗留数年。 后人在此建起一座“西来庵”,清朝更名“华林寺,至今身于繁华的广州老城里。 当时广州属南梁统治,执政的,正是历史著名狂热佛粉:梁武帝蕭衍。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南京城,建康宫无碍殿。 菩提达摩与梁武帝相对而坐。 不知是天竺老僧的造型太奇,还是一口粤腔汉语太怪,总之现场气氛有点冷。 皇帝正襟危坐,华丽开场:寡人建寺抄经,供僧无数,功德大不? 达摩:无功无德。 梁武帝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皇帝继续试探:那,何为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脑仁隐隐作疼.然而高僧远来,总不好就此掀桌,皇帝虽已按耐不住,却强忍性子继续尬聊:请您开示,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空寂无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老僧抛出的禅理机锋,皇帝大人愣是一个不漏完美错过,此时达摩才明白,师父何以再三交代,东去传法不可操之过急。 达摩离开后,梁武帝却辗转反侧起来,隐隐觉得那场对话另有深意。 想召大师来问个究竟,但明白传法枧缘尚未成熟的达摩,此时已然启程北上。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渡过江,达摩在狮子峰“定山寺”挂单住下,等待有缘人出现。 打坐三年的“达摩岩”保留至今。 听闻嵩洛地区多山多寺,达摩赤足独行一路北上。 每到山脚,便以额触地虔心参拜。 恰逢寺院,就挂单小住休憩两天。 一路云水,行至洛阳。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辣么佛】达摩的江湖style——一个关于禅的故事。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深秋,建康城郊,长江畔。 一位天竺老僧飞奔至此,还未及站稳脚步,已听见追赶者蹄声渐近。 和尚微叹,随手折支芦苇丢进工里,轻似鸿毛的苇杆浮在浪尖。 只见他衣袂翩然纵身一跃,竟稳落于苇杆之上缓缓朝对岸漂去。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目睹如此相,追兵勒马工畔,目瞪口呆,只得任由老僧凌波远逝。 这位一苇渡江的,正是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二千五百年前,灵鹫山大会。 大梵天王供养了佛陀一朵金色钵罗花,佛陀拈花沉默。 众人皆懵,唯独摩诃迦叶咧嘴一笑。 这“拈花微笑”,演化出一个最Freestyle的佛学宗派:禅宗。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个以心印心的法脉口耳相授,衣钵传到达摩手中时,已是第二十八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据《大正藏•传法正宗记》记载,达摩是香至王第三子,他放弃王位从师学习四十余年,终被誉为“博通法道”的高僧。 师尊圆寂时叮嘱他,一十七年后才可前往震旦(中原)弘法,达摩依约等候,终于踏上了东去的征途:达摩东渡。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公元500年前后,南朝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已现雏形,商船从广州出发,经海南、西沙、马六甲,可一路抵达波斯湾。 广州港与多达十五国贸易往来,岭南葛布、江南丝绸换回了珠宝香料,也引来了商贩僧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正是这海上来客之一他在珠江北岸驻扎,结草为庵,逗留数年。 后人在此建起一座“西来庵”,清朝更名“华林寺,至今身于繁华的广州老城里。 当时广州属南梁统治,执政的,正是历史著名狂热佛粉:梁武帝蕭衍。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南京城,建康宫无碍殿。 菩提达摩与梁武帝相对而坐。 不知是天竺老僧的造型太奇,还是一口粤腔汉语太怪,总之现场气氛有点冷。 皇帝正襟危坐,华丽开场:寡人建寺抄经,供僧无数,功德大不? 达摩:无功无德。 梁武帝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皇帝继续试探:那,何为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脑仁隐隐作疼.然而高僧远来,总不好就此掀桌,皇帝虽已按耐不住,却强忍性子继续尬聊:请您开示,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空寂无圣。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老僧抛出的禅理机锋,皇帝大人愣是一个不漏完美错过,此时达摩才明白,师父何以再三交代,东去传法不可操之过急。 达摩离开后,梁武帝却辗转反侧起来,隐隐觉得那场对话另有深意。 想召大师来问个究竟,但明白传法枧缘尚未成熟的达摩,此时已然启程北上。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渡过江,达摩在狮子峰“定山寺”挂单住下,等待有缘人出现。 打坐三年的“达摩岩”保留至今。 听闻嵩洛地区多山多寺,达摩赤足独行一路北上。 每到山脚,便以额触地虔心参拜。 恰逢寺院,就挂单小住休憩两天。 一路云水,行至洛阳。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当时洛阳不单是商业中心,也是佛学重镇。 《洛阳伽蓝记》记录,琳琅的寺院令达摩流连忘返。 尤其是永宁寺内,被誉为“中国通天塔的玲珑宝塔,更让他叹为观止不断绕行礼拜多日,自言活了150岁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塔。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少林寺、间居寺、栖禅寺、崇阳寺都曾留下足迹。 最后行至少林寺后山五乳峰,择洞禅居,长期面壁修行起来。 他甚少开口更不与人来往,人们不知老和尚葫芦里卖什么药。 只见他饿吃野果,渴饮山泉。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公元一世纪开始,安世高、鸠摩罗什等大译师,就陆续翻译过许多大乘经典。 但直到达摩所处的南北朝,小乘仍是修行主流。 达摩“以心印心”的教法,在当时显得太过前卫,未引起社会反响。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后来经由数代大德的不懈努力,直至达摩之后600多年的南宋,禅宗才终成主流,几乎达到无寺不禅的地步。 不仅文人骚客喜好参禅悟道,寻常百姓也热衷嚼话头、聊公案。 口头禅、吃茶去、顺水推舟、当头棒喝这些词汇逐渐从禅法枧锋,演变成日常用语。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禅宗在4一6世纪传入日本、越南,20世纪后又由日本禅师传到欧美,成为现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宗派之一。 人们追根溯源时,才发现那个沉默隐忍的印度老僧,对佛教文化、中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竟已深入骨血。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某年,腊月隆冬,少室山上已下了一夜雪。 五乳峰的岩洞里,菩提达摩刚出禅定。 那个叫作“神光”的比丘还站在洞口,雪已快要没上他膝盖。 几个月了,神光执拗地杵在洞外,帮忙拾柴采果,达摩却不曾正视他一眼。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第一次见到他晾他正在雨花台上神采飞扬的讲经。 达摩听到不足之处摇头轻叹。 神光瞥见,趾高气扬地喝问:“你凭什么摇头? 达摩笑笑离去,未加理睬。 雪丝亳没有停的迹象,神光颧骨上的皮肤已冻得开裂,达摩不忍,终于开口:雪里站了这么久,所为何事(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神光双膝一曲,跪下哽咽:“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你太自傲,不是这块料。 达摩故作冷漠。 神光听罢,咬牙抹干眼泪,挣扎着从雪地站起,抖落身上雪屑。 达摩以为神光已意志溃散,却不料他径自走到洞边,抓起柴刀,横空挥下:慧可断臂。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手起刀落时,斩绝了傲慢与怯懦,也砍断了尘思和执着。 血雾飞溅处,埋葬了飞扬的大师神光,诞生了平凡的禅者慧可。 “禅”的衣钵终得契机,印心而传。 天地间,白雪上,只剩两个静静伫立的身影和一抹亮眼的鲜红色。 更多内容,请关注“菩菩公园”新浪微博。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当时洛阳不单是商业中心,也是佛学重镇。 《洛阳伽蓝记》记录,琳琅的寺院令达摩流连忘返。 尤其是永宁寺内,被誉为“中国通天塔的玲珑宝塔,更让他叹为观止不断绕行礼拜多日,自言活了150岁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塔。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少林寺、间居寺、栖禅寺、崇阳寺都曾留下足迹。 最后行至少林寺后山五乳峰,择洞禅居,长期面壁修行起来。 他甚少开口更不与人来往,人们不知老和尚葫芦里卖什么药。 只见他饿吃野果,渴饮山泉。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公元一世纪开始,安世高、鸠摩罗什等大译师,就陆续翻译过许多大乘经典。 但直到达摩所处的南北朝,小乘仍是修行主流。 达摩“以心印心”的教法,在当时显得太过前卫,未引起社会反响。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后来经由数代大德的不懈努力,直至达摩之后600多年的南宋,禅宗才终成主流,几乎达到无寺不禅的地步。 不仅文人骚客喜好参禅悟道,寻常百姓也热衷嚼话头、聊公案。 口头禅、吃茶去、顺水推舟、当头棒喝这些词汇逐渐从禅法枧锋,演变成日常用语。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禅宗在4一6世纪传入日本、越南,20世纪后又由日本禅师传到欧美,成为现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宗派之一。 人们追根溯源时,才发现那个沉默隐忍的印度老僧,对佛教文化、中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竟已深入骨血。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某年,腊月隆冬,少室山上已下了一夜雪。 五乳峰的岩洞里,菩提达摩刚出禅定。 那个叫作“神光”的比丘还站在洞口,雪已快要没上他膝盖。 几个月了,神光执拗地杵在洞外,帮忙拾柴采果,达摩却不曾正视他一眼。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达摩第一次见到他晾他正在雨花台上神采飞扬的讲经。 达摩听到不足之处摇头轻叹。 神光瞥见,趾高气扬地喝问:“你凭什么摇头? 达摩笑笑离去,未加理睬。 雪丝亳没有停的迹象,神光颧骨上的皮肤已冻得开裂,达摩不忍,终于开口:雪里站了这么久,所为何事(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神光双膝一曲,跪下哽咽:“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你太自傲,不是这块料。 达摩故作冷漠。 神光听罢,咬牙抹干眼泪,挣扎着从雪地站起,抖落身上雪屑。 达摩以为神光已意志溃散,却不料他径自走到洞边,抓起柴刀,横空挥下:慧可断臂。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手起刀落时,斩绝了傲慢与怯懦,也砍断了尘思和执着。 血雾飞溅处,埋葬了飞扬的大师神光,诞生了平凡的禅者慧可。 “禅”的衣钵终得契机,印心而传。 天地间,白雪上,只剩两个静静伫立的身影和一抹亮眼的鲜红色。 更多内容,请关注“菩菩公园”新浪微博。 (作品来源/菩菩公园微博) 发布时间:2025-06-05 14:05: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