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如何听经、读经 内容: 我想讲讲怎么样深入经藏。 现在很多人问我读经怎么读、听经怎么听,不会。 师父老人家有时候讲经的时候也说,你会听经吗? 你会读经吗? 你会念佛吗? 会还是不会,差距是好大的。 所以这个问题我做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说。 先说听经和读经,第一条重要的是破三相,就是你要破三相。 哪三相? 一个是言说相。 言说相就是这个字,语言,言说相,不要去琢磨这什么意思,这一句啥意思,这一段啥意思,这是言说相,不要著这个相。 第二个要破文字相。 经都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字是言说的一个记录符号,言说相都不要著,都要破,文字相自然也要破,也不要著文字相,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不著心缘相。 什么心缘相? 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譬如说有的人一读经,我读明白了,我懂了,我知道这一段佛说什么意思了,这就叫心缘相,你起心动念了,错了,佛不起心动念,佛也没有意思,你说你懂佛什么意思,错了。 这就是心缘相,所以这个也要得破。 如果我们要是著了这三相是一个什么结果? 我们就是错解、曲解、误解如来真实义。 佛经开头不是要解如来真实义吗? 咱们给曲解了、给误解了、给错解了,你说你看明白了、你读懂了,正好是错误的。 听经应该怎么样? 一心一意的听。 我听光碟我有这种感觉,一开始可能听不懂、听不明白,听不懂你也听,反反覆覆的听,一遍不懂我听两遍,两遍不懂我听三遍,听多了你不用去琢磨,想是怎么回事,你自己就知道,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一种至诚感通还是什么我说不明白,反正这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就是反反覆覆的听。 另外听经还要听老师的弦外之音。 这好像是个绝招,师父讲法的时候说了这个,我不知道你们听明白没有,什么叫弦外之音。 咱们师父讲法的时候,有的弦外之音在他讲的整个过程当中夹著,可能就那么三、五句话就是弦外之音,但是你可能一听就过去了,你没注意,那个弦外之音你就没抓著。 好多时候,师父讲法的那个弦外之音在他讲这一节课的最后十几分钟。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我就觉得那一段是最最重要的东西,师父就把这一堂课的重点,他要说一个什么问题,通过最后那十几分钟给你又理一遍,这个如果你要能抓住,这就叫弦外之音。 另外学生听老师讲经要有悟处、要有悟入,不能这耳听那耳冒,如果你这耳听那耳冒了你等於白听、等於没听,你要有悟处。 如果一堂课你有一个悟处,你就不得了了,你看每天都听,一年假如说你听三百六十节课,你就有三百六十个悟处,你的智慧肯定就在长。 智慧长都不知不觉,不是说你一下子觉得我长智慧了、我开悟了,不是那个概念,你不知不觉中智慧就开了。 读经和听经一样,也要一心一意的读,读不懂我也读。 这个要怎么呢? 不琢磨、不分析、不研究,这三不。 你别按照你的,因为我过去是教语文的老师,你要是按照老师那个给学生分析课文,这一段什么意思,这一段什么意思,中心思想什么意思,那可就糟了,读佛经不可以这样。 不琢磨、不分析、不研究,你就一个劲的读,读到一定时候自然你就有切身体会了。 思议它本身就是一种妄念,是你自己凡夫知见,不是佛菩萨的见解,不要思议,思议就分别了,那就是妄心、妄念。 读经应该是开启悟性,你只有开启了悟性你才能够明白佛经的真谛,重在一个悟字上。 怎么能够悟? 你至少要做到不分别不执著。 不起心不动念,难,如果你暂时做不到,慢慢来。 但是不分别不执著一定要做到,你做不到这个,你那个悟出不来。 你看那个悟是「我心」,你一有分别一有执著你那个心就分散了,所以你就悟不到;只有你这个心集中了、静了、清净了,你才能有悟处。 再一个就是听经读经要一门精进,长时薰修,这是师父讲法的时候多次提到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方法是诸佛菩萨、我们的祖宗,我们的古圣先贤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就是法宝。 人家已经给我们踏好了一条路,现在我们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就成功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绕那么多弯,还自己去寻找、去琢磨,那就有点没有智慧、有点愚痴了。 所以按照师父讲的一门精进,长时薰修,绝对是你成功的一个最佳途径。 发布时间:2025-06-04 11:56:5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4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