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中) 内容: ┌诸法无性,缘生有相┐┌万法真如┼真如有不变性├无性真空,缘生幻色││└故万法即真如色即是空 ├体相不离,空色不二│ │空即是色┤├─中道一义,照了分别├幻外无真,故曰真空│ │├真外无幻,故曰幻色│ │ ┌真空能成幻有└如波即水,水即是波┘ └真空幻有┼幻有必覆真空├真空显幻有灭└幻有不碍真空┌造┌色┤│└受│┌外(苦乐)├受┤│└内(忧喜)受想行识│┌有相亦复如是┬┼想┤││ └无相││┌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行┤││└烦恼二十六不定四││┌前五眼、耳、鼻、舌、身│└识┤│└六意七末那八阿赖耶└前释蕴假体,兹补释假用┌昧于因果┐┌凡夫┤ ├执著妄有─┐│ └执有身心┘ │┌立有诸法│┌不了缘生┐ │├方便断空(附)├二乘┤ │ │ ├次及人空契机 │ └执有五蕴┼法有人空└方便契机┼进而法空说法 │ ┌虽了缘生│├后说中道├中乘┤ │ └利钝不次│ └不达无性┘│ ┌照了诸法┐└菩萨┤ ├色空中道└缘生无性┘┌诸法蕴处节三 显示实相,广引蕴处┤ ┌实相六不└实相┤└本无妄相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表解)┌蕴处等。 诸法空相┤└真空实相无相状,况强名实相。 ┌从俗谛观事相,因缘有此六者。 不生 ┌事理设喻├从真谛观理性,法空无此六者。 不灭 │├金瓶喻,金性瓶相,瓶坏为金沙,沙是金,为瓶之金。 不垢 ┤└性相色空,仍归中道。 不净 │┌色从缘起,真空不生;色从缘谢,真空不灭。 不增 └采古注一┼随流不垢,出障非净;德满不增,障尽非减。 不减└此生灭等是有为法相,反此以显真空之相。 │└─────近人语:能力不灭,近言性;物质不灭,近言色。 节四分示蕴处名相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真空不变无为之理┌(色)┐┌阴覆义─妄相烦恼盖覆本性蕴┤├┤┌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受想行识)┘└积聚义┤└由此积聚尘劳烦恼┌(根)┐处┤ ├(识)所生之十二处└(尘)┘┌(根)眼┐耳┐鼻┐舌┐身┐意┐界┼(尘)色┤声┤香┤味┤触┤法┼诸法性别,各有界限└(识)看┘听┘嗅┘尝┘感┘念┘┌根┐┌色┤ ├为迷色重者说(附)蕴处界分合说┤└尘┘└心识为迷心重者说纲乙示缘声法空法我执┌无十二因缘流转┐节一权巧立法┼无十二因缘还灭┼皆无实性└无四谛世出世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表解)无明┐ 流 ┐行 ↙ 转↖ │识↙ 生↖│┌苦┬身心酬业┬(世间果)┐名色↙ 死↖ 还 ││└患累逼恼┘ │六入↙ 门↖ 灭 │├集┬起惑造业┬(世间因)│声触↙ 苦↖ 涅 ├缘觉乘四谛┤└招集来苦┘ ├闻受↙ 集↖ 槃 │├灭┬结业已尽┬(出世果)│乘爱↙ 二↖ 门 ││└无生死累┘ │取↙ 谛↖ 灭 │ └道┬正助双修┬(出世因)┘有↙ ↖ 道 │ └能至涅槃┘生↙ ↖ 二 │老死↙ ↖ 谛 ┘└───┘ 发布时间:2025-06-02 12:02:3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