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迦牟尼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内容: 他父亲曾尽力劝他回去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这五个人的名字是:憍陈如(Kaundinya,P. Kozfa``a),跋堤(Bhadrika,P. Bhaddya),跋波(Vāspa,P. Vappa),摩诃男(Mahqnqma,P. Mahqnqma),阿说示(Asvajit,P. Assaji)。 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但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于是他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连禅河(Naira`janq现在叫做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 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之久。 但是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 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 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 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坐着,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来源: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发布时间:2025-06-01 14:27: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