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 内容: 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煮云法师智者大师,又名智顗,他母亲徐氏夫人怀孕时,梦吞白鼠。 卜者说:白鼠者,他所化也。 梁武帝大同四年,大师诞生,左右邻舍都看到红光如火一般罩盖了陈家,以为是益阳侯家里失火了,大家赶去看时,并没有火光,而是陈夫人生了一个小公子。 第二天一早,有二个和尚来扣门,陈家开门准备布施,那两个和尚说:昨日夫人所生之儿,道德所种,必当出家。 言讫不见。 相好非凡,誓愿出家大师的相好天生,眉分八采,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父母珍护着他,不轻意让他人看见。 奇怪的是他在襁褓之中,卧即合掌,坐即面西。 七岁时,母亲带他到寺中礼佛,寺里和尚授他普门品一遍,他马上就能记诵。 十七岁在佛前发誓愿出家,当天夜晚梦见有一只金色手,从窗外伸入,为他摩顶。 后来,在果愿寺出了家,时年十八岁。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大师二十三岁那年,在大苏山拜见了思禅师,思禅师一见智顗即笑着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又来矣! 自此,智顗就在思禅师的座下,精进苦修。 有一天,他诵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句,豁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证得了法华三昧。 定境游天台,入山见老僧有一次,智者大师在定中去到一个地方,那里岩岩万重,怪石鳞峋,日丽中天,云海无涯,泓澄在于其下。 又看见一位僧人,在另一座山上,伸出手来挽他登山。 出定以后,将所见境界问诸门人,其中有识者说:那是会稽天台山,过去圣贤所住的地方。 两年后,智者大师率领慧辩等二十余人,到天台山去。 山中有位证果的高僧--定光大师,早已在山久居,智者未至,他就预告山民道:将有大善知识到此山来,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造很多房舍,以备智者来山居住。 当智者大师领众走进寺宇,定光老和尚早就出来迎迓了,并且微笑着说:早知仁者要来,一切都为你们准备好了。 智者答礼问:法师怎知我们要来天台呢? 呵呵! 难道你忘记了吗? 定光老和尚笑说:两年前你曾站在山腰上,我立在这边山头上,我伸手向你招呼,并挽你上山,还记得吗? 智者聆闻,惊异得跳将起来,原来那次定境中所遇的老僧就是定光和尚啊! 大师一言,万僧感涕有一次,大师与陈主在广德殿谈论佛法。 陈主说:现今的出家人,僧尼素质良莠不齐,为佛较计,最好举行一次考试,不及格者,可敕令其休道还俗。 大师谏道:调达能诵六万众经,不免地狱之苦;周利槃特仅诵一偈,获证阿罗汉果。 笃论佛道,岂关多闻多诵吗? 陈主聆言大喜,停止其考僧之举。 大师一言,使千万人能够安心修道,闻者无不感涕! 建寺祈雨,勇士怖惧大师在当阳县玉泉山建立之精舍,皇上知道后,敕建一音寺。 创寺后,适逢春旱,久久不雨,百姓无知,以为是建寺触怒了天神。 智者大师愍之,就率众诵经祈雨,豪雨应祷而至,旱荒解除,百姓释疑,无不欢喜感戴。 有位宜阳公王积,到山礼谒大师,一入山寺,即流汗战栗不已。 跑出门外对从人说:我王积屡经军阵,身经百战,临阵更勇,未尝怖惧,今日何故如此? 有信士告诉他说:大师道德所感,戒神护法之威啊! 关羽受戒,永为护法一日,大师在玉泉山趺坐入定,见苍天忽变,天地晦冥,风雨骤至,殊形妖魅,倏忽千变,又有十多丈长的巨蟒,扬头吐舌。 大师毫不畏惧地开示它说:汝所为者,造生死业,贪着余福,不自悲悔,尚露丑形于前,何愚痴乃耳! 说罢,众妖敛形而去,不再来闹了。 有一天晚上,云开月朗,见有两个威仪如王者模样的人,长者美髯飘拂,少者冠帽而清秀。 走近大师跟前,长揖致礼并作自我介绍说:予汉末关羽是也,此子关平,殁后灵威此山,大德圣师,何枉神足? 大师说:我要在此建立道场,以报生身之德。 关羽说:祈师慈悲,哀怜弟子愚痴。 此去有一舍,愿供大师安禅,我与子关平永为护法,愿师垂愍摄受。 大师出定后,依所示方向去看,见那千仞深潭已经化为平地,栋宇焕丽,巧工神运,非人间所有。 大师欣然率众入舍而住。 一日,大师正在说法,关神也来听讲。 散席后,关羽对大师说:弟子今日幸闻出世法,从今去,愿永远修菩提,祈大师为弟子受戒。 大师秉烛焚香,为羽受了五戒。 从此,关羽便成了佛教的护法,镇守伽蓝,真所谓神之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肃敬。 五品之位,弘化万里大师预知世缘将终,弟子们问他归西证什么果位? 他感慨的说: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之位。 不一会,又对弟子们说:观音、势至二菩萨及过往师友都来接我了,大众为我打钟念佛! 锵! 锵的钟声中,大师安然生西了,时年六十七岁。 大师一生,东西垂范,弘化万里,造大寺院三十五所,度僧四千余人,写经十五藏,金坛画像塑有十万余尊,全国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计其数。 发布时间:2025-05-31 12:05:4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