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内容: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 《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这就是一个证明。 圣教如檀,片片皆香,就是檀没有一片不香的。 法法都圆顿,本无高下。 《金刚经》说世法平等,无有高下。 但是众生垢重障深,心中的污垢很重,障碍很深,心也很粗,智慧也很浅,饥遇王膳而不能沾。 你是饿了,遇见国王摆了宴席在这,你就不敢吃,不敢去动筷子。 你别的法虽然好,你不敢动,唯本经持名一法,这个你没法吃。 所以有你没有法吃,就说虽有教有经,比如说相法家,最后是唯识观,很殊胜,这一切都唯识所现。 换到这个唯识你不就平等了吗? 你不就解脱了吗? 但是在这个实践上你这么去用,这么去观,平平常常的时候就可以,假如真正问题一来,就不行了,到这里就用不上了。 说本经的持名一法,乃是易行道,是人人都能修,这个是易行道,人人都可以做的。 这个地方稍微说一下,有的人对于这个有所误解。 由于听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虽说是易行道,那么就容易吧,那就不需要费力气了,是不是? 那我就轻轻松松的成天看我的电视,打我的扑克,这念几句,易行道嘛。 那这是不行吗! 你这是根本表示你没有愿力嘛。 这个易行道和其它法门相比,参禅、持咒、修密、教观、打坐种种的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相比,没有一个比这个更容易得到成就的,得到解脱的,所以称之为易行道。 就等于说,你这个善于懈怠也能达到目的,那么容易。 极乐世界这个大学也要求考试,只要有二三百分就能考取,但交白卷是考不取的。 就是说一般好学校一般考卷五百分,四百分以上才能有希望,这个极乐世界只有二百分就行,怎么也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做种种功德吧,做居士三品。 比考五百分、六百分那就容易多了,而且这个学校去的时候没有降级,没有开除,没有留班,出来个个都毕业,个个是博士,个个是爱因斯坦,都成佛,这是殊胜之处。 易行道要这么体会,可和其它的相比,这个最容易了,没有比这更容易的。 这个要不行,修别的就更不行了。 这个不是一番真实发心,真实修持,照样还是虚度一生。 大势至圆通章,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里头有两句话,它是主张净念相继,自得心开。 净念相继是什么呢? 就是很清净的念,不是又想这个,又想那个,心里没有别的,别的放下了。 就一句佛号,没有放,就叫净念相继。 没有妄想的一句接一句,就这个不是很容易,就自然得到心开。 刚才我说了这个很容易,就是跟别的方法比很容易,就是要去做,做了之后就知道,还是不是很容易,还要很发心、很祈祷佛的加持,如何如何才能做的到。 也往往是念佛之后,反而妄念纷飞,不是昏沉就是散乱。 也不是一时,你做到净念相继了,一定自得心开。 念到净念相继了,是人人能做到的,不是做不到的,但是需要很努力才能做的,就是这个样子。 以凡夫心,开佛知见。 就是这个凡夫的心呀,很恶浊,很粗浅,很愚痴。 这样的心就能开出佛的知见。 释迦牟尼佛是大智慧,一切人间导师,法中之王,圣中之圣,跟他的知见相同。 所以禅宗的三观齐破,见于佛齐。 告诉你三观都破的人,你见就跟佛齐等了。 父母所生之身,今生是可以做到的。 修禅宗离我们就远了,至于根基浅的人呢,他就不能做到,还希望心开了,入佛知见,跟佛一样,可以做到人天祖师了。 如何如何这个就不行了? 如果能够至心信乐。 至心的相信了,至心的欢喜。 所以佛经后头皆大欢喜,你闻到法之后你就升起欢喜心。 我的老师夏老师听到净土宗法之后,他就在房间里哈哈笑,一个人笑两天。 他说:这一回我真有办法了,我能出去了,脱离这个六道轮回。 他确信净土法门,至心的相信这个法。 你就可以乐啊,你就有办法了,乐啊! 愿意去啊! 愿生彼国,乃至十念。 需要念到十念。 临终时蒙佛的摄受,佛来摄受你。 不是你有这个水平,而是净土还是一个特殊的他力法门,仗他力。 因为在临终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最不能清净的时候,你完全靠自力仍然是做不到的。 但是净宗法门只要你真正信愿持名,在你临终的时候,佛就现在你的身前,就以佛的威力,三昧力,神通力加持你。 使你也入三昧,入神通,心就不乱,而能清净念佛,随佛往生。 净土法门它最殊胜在这,称为他力门果教派。 从果上起步,不单纯利用自力。 禅宗就是单纯利用自己的力量开悟。 开悟之后,有的时候还不能断除后有,还要转世。 所以往往开悟之后,像莲池、澫益大师都是开悟的人,永明大师都是开悟的人,都归到念佛。 如果你参禅开悟,你不能弘扬净土,修净土,有句话管保老兄欠悟债,你这悟还悟的不够。 信乐往生,因为参禅之后,有的古诗人,你看苏东坡前生就是开悟的人,第二生就是苏东坡了。 作为咱们能信乐、能念,蒙佛摄受生极乐,花开见佛,听闻佛法,入了无生法忍,奇妙一切。 这是最奇特、最妙、最微妙、最快、最直接,莫过于是。 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 一切众生由此得度,一切众生都因此得度。 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佛这才称了你的本心啊! 佛为什么要成佛? 佛为的救渡众生呀。 要救渡一切众生啊! 一切众生怎么才可以得度? 这样才能得度。 所以十方诸佛的心愿就称心如意了。 本经所宣乃是如来真实纯一的法啊! 真实纯一之法,没有权曲。 不是权说,不是权巧方便,也没有什么委曲,所以叫正说。 为什么要说这个经呢? 称性极谈。 如来正说,称其本性,和盘托出。 如来称他自己如来的佛性,把这个法门全盘托出来了,毫不保留,都给我们了。 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全部都给咱们了,就是这句佛号,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所得到的法,全给我们了。 所以说称性。 一切含灵皆因此法而得度脱,这个《无量寿经》的话,这句话佛说的。 一切含灵,有灵性的都是因为这个经而度脱。 大家要注意啊! 因为这个经度脱,在称性中时登峰造极之谈,是称性极谈。 解释一下这个小标题。 称性极谈,如来正说这是什么? 称性极谈如来要称他的本性要广度众生。 有这个微妙法门,所以说《无量寿经》,说这样的法门,大家都因此而得度,佛就称他的本性了。 第二 三根普被、凡圣齐收《华严》、《法华》根本是圆教,它是接上上根。 当时说《华严》的时候,如大智慧舍利弗,大神通如目犍连,他们都跟瞎子、聋子一样。 有很多经中事他们是不见不闻,如聋如盲。 小乘的极果也就是大阿罗汉,他还无所知呀。 所以比这个再低一些的就更不行了,故云下根绝份。 下根人在这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他就不能救度下根的人了,下根绝份。 依小教、始教,开始说的是如何去证阿罗汉,如何去修持。 始教开始讲法,讲的一切,只接一些权小之机,这是小乘的根机,接一些权教的根机,不是实教。 那么对于善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你这教很浅,他的根很深,他就不满意,他就不想学。 下面的合适了,上面的不合适,也不应机。 只有本经持名的法门是圣凡齐收,圣也收,凡也收。 刚才举个例子,那个王胜宣大夫,人大代表,他弟弟看到入地狱了,都收。 我上次讲的夏老师的那只老鼠跟着念佛。 下根都如此,禽兽,彻上文殊、普贤。 普贤菩萨在行愿品中,行愿品里四句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普贤菩萨怎样往生,这四句只有这么讲,没有别的讲。 文殊是大智慧,现在参禅的人你们还能超过文殊是不是? 都是大智慧,他就作五言了。 一样的话。 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就是把七言变成五言了,一样的话。 释迦牟尼,还有这两位文殊、普贤他们都愿意往生,而且在《无量寿经》里面佛跟弥勒菩萨说,弥勒菩萨也是当机,说将来弥勒成佛还要弘扬《无量寿经》。 这个经先是阿难当机,后来弥勒当机,都是对弥勒说的话,嘱咐给弥勒,于此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 这个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种植种种德的根本,当生彼国。 佛就预告弥勒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经作出种种功德,他当生彼国,他要生到极乐世界去。 这不都是善根吗? 已经植众德本,供养无数佛了。 彻下五逆十恶,我还举了个例子,可见本经广收万类,各种都收了,普被三根。 阿伽陀药,一种圣药,全部都能治,能愈万病。 故本经明值斯经者碰到这个经,《无量寿经》,随意所愿,随你的心意愿什么,想什么,都可以得到度脱,得到解决。 所以说这个经要普被三根。 再特别说一下对于我们凡夫说,这个经是圣凡齐收,很对我们凡夫,恩更深了。 咱们凡夫等到末法福慧更浅薄了,垢障也更重了。 如果没有这样的方便法门,就更是没有办法了。 对于我们更重要了,有这样一个方便法门就是靠信愿持名,真信,发愿,愿生彼国,不留恋这个娑婆世界,愿意往生之后来实现自己的度生大愿,就念名号。 这三样事信、愿、行,那你就可以功超累劫。 别人要花多少多少劫才能圆满的功德,就可以超过他的,一往生极乐世界,迳登不退了。 一往生就不退,只有进步没有退步。 所以说没有这样的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啊! 生死业海茫茫无际无边啊! 咱们凡夫不是老在进步,大家要知道这个修行是进一退九。 这个世界是退缘多。 大家可以看,同班多少人,十年之后再检查检查,能够保持个个都是进步,很难,是不是? 这就是退缘多,也不是他现在就有这个想退。 他遇见某种因缘的牵引,使他不知不觉就退步了,可怕的就在此了。 不是说一个美国的老和尚,因缘很好,他看没有帮手,回国后找了两个年轻的小和尚过去,跟他到美国去帮助他,也可以继灯呀! 把这个灯接下去。 到了美国你如果不会开汽车,不会说英语,那就没有用了,要先学会这两件事。 等他们把这两件事学好了以后,这两个年轻的和尚都不是和尚了。 他就退了,退缘很多很多。 所以唯有这个法门难极了。 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极乐世界的导师,娑婆世界的导师,就开此净土法门。 显出这个世界的苦,极乐的乐,来激扬我们这些个沉迷的众生。 这个地方是大火聚,是大火坑,本来两个和尚好好的,本来是好事,去帮助老和尚,没想到这一去被环境所转,是个大火聚。 彼是清凉池,那个地方都不退,没有退缘。 极乐世界没有退转,都是阿鞁跋致。 阿鞁跋致意思翻译就是不退转。 这里刀山是在后,这个世界的种种苦痛啊,就要受报,错了就要受报,不是好玩的,退就是错,刀山剑树就在我们背后,极乐世界是宝莲花池,在我们前面,于是自然生于圣苑。 我们就愿意厌离娑婆,求生极乐。 既然有了信愿,再加上持名号就可以得度。 一生到彼国之后,能见佛闻法,从有念而入无念,你到了无生法忍,悟入无生。 从有念而进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 你因往生而悟了无生法,顿悟此心,本来平等。 这是说的一般情况。 真正出格的人,在这世界念佛,也可以悟无生法忍。 韦提希夫人就悟无生法忍,《观经》。 晋朝还有一个人,他很穷,生活很苦,他就念佛。 专诚,闭关念,佛就现前跟他说法,他就悟了无生法忍菩萨。 但这个没人知道,他后来从晋朝到清朝,中间还转过来多少次也没有人知道。 到了清朝在乩坛上他把这事说出来了。 只要真念,你不是说非得死后才能成度,特殊的根基象很多祖师的悟证都是很深的。 这个海东就是指朝鲜,元晓法师,朝鲜的法师,他说四十八愿,先为凡夫。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首先是为了凡夫啊,为了救度凡夫,兼为三乘圣人。 他的提法,首先是用在我们凡夫身上,来救度我们,同时也为了这个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圣人。 可见净土之妙就妙在,首先是为了我们凡夫,使我们凡夫度脱生死苦海,实际正是如此。 大家就是从凡夫的心开始修,你遇上一个特殊的法,一生就成功了,那就非常殊胜。 他力法门、善护行人今天我们晚开始一点,把这个时间补足。 讲第三讲到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不光是靠自力,而且靠他力。 所以《弥陀要解》首先要信、愿、行。 要信,信指出六点:信事、信理。 信他的本体,这个理体,这个真如实相,信理。 信事,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就是事说,往生这都是事,不光要信理,还要信事。 信自、信他。 要信自心具足一切,自心妙明。 要信他,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皆是我心之所流现,信自。 同时还要相信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个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大家可以在那往生,可以闻法,可以得度。 信他、信自,要信因信果,除一般的因果之外,要相信念佛为因,信愿持名为因,决定得到往生成佛之果。 六信,说要信他。 所以有的人学了些理论,懂得禅宗之后,一听他就说你这是心外求法,不知道自他不二。 这个他、自,自然就是一个。 华藏世界那么多佛世界,只信了一个。 只有一个无为无相,偏到空这边,那就不是深的般若,那是浅的般若。 他力妙法,其它的法门全凭自力。 末世修行多诸障碍,大家读《楞严》,《楞严》有五十种阴魔,一念之差就入阴魔。 现在就奇异功能,那比《楞严经》所说的魔的境界差多了,那个魔的魔通厉害多了。 现在我们要有正知见,不能被奇异的事,迷失方了向,我们还是咱们这个正法。 《楞严经》就讲你们就是要打坐,要是离开楞严咒,要是避免魔事就没有可能了。 你不能念咒,禅堂上写着这个咒,带着这个咒。 为什么大家上殿有时要念楞严,念大悲十小咒? 这就是他力护持你,不要被非人得到便。 非人确实有,这不是迷信,魔也确实有,有的是心魔,有种种其他的魔。 他就要受障碍,你相信有没有你自己? 相信有你自己就有魔。 你要说我是空,无我,你根本没有魔。 就是这,这么一说,大家说你执着了。 无我,你平等。 你可以去厕所中去吃大便,跟你吃最好的美食是平等,你这才能说平等,不然是坏的不吃,说要吃好的。 可是想起来,都要平等那是假的。 你要讲这个都是空的,那你自己要空下来,所以他力很重要。 还有很多境界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打坐都是如此。 大家要学止观。 天台里头,老师教的,这往往有殊胜的境界出来了。 你不作圣心,不作圣心这方面的体会,这个是好境界,就是你打坐之后出现的好境界。 若作圣解,反受群邪。 你觉得我特殊了,我这高明了,或者是什么什么的. .. .. .反而退步了。 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梨。 所以其余的法难修,很难。 所以念佛的法门同于密法,净土法门是密教显说,是他力门,属果教派。 咱们发心念佛,就靠弥陀本愿。 弥陀发了四十八愿,有念佛的人,十念必生,就要护持。 这个魔就不能干扰了。 《十往生经》就说,佛言就是释迦牟尼佛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包括咱们现在的人在内,南无阿弥陀佛,你念四个字阿弥陀佛也行。 愿往生者,愿意往生。 彼佛就是阿弥陀佛,即从极乐世界派往二十五个菩萨,拥护你这个人。 不管你是行、是坐、是卧,乃至于白天黑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不让他们来下手,让他们得到方便,恶鬼、恶神就不能干扰你。 这是他力护持。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大势至,大势就是力呀! 力量的力,势力。 大势至菩萨,大势登峰造极。 大势至菩萨就在咱们这个世界,摄受念佛的人归于净土。 夏老师的著作《净修捷要》里就说:大势至菩萨现居此界,现在就住在咱们这个世界,虽然在极乐世界,也在这个世界。 作大利乐给大家作很大的利益和安乐,于念佛人摄取不舍你念佛人在哪,摄受加持都是不舍弃的,令离三途叫他不怕魔干扰,摄受他什么,让他离开三恶道,让他得到无上的力量,得到往生。 《阿弥陀经》里说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听到阿弥陀佛,听到《无量寿经》来受持这个经,依法奉行,及闻诸佛名者,说阿弥陀佛还有很多佛名。 这个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已经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 还有念佛的人有一由旬光,由旬古代的天子行军时候这一天的路程,有的时候是四十里,有的时候是六十里,有的时候是八十里,那个不可以有标准,行军可以快一点,慢一点,但是里也不很标准,里也有大有小,大致这个数,我们就取最小吧。 说最小的把它夸大,四十里,用最小的,即是由旬。 一由旬的光,念佛的人你是放一由旬的光,所以有的人说我有气功,能看见谁有点什么光,奇异得不得了。 不知道佛说念佛的人他也有四十里光。 大家念佛,要修法,大家要上殿,不是只是自己得到好处,是这一方都得到好处,还不止一方,整个地球都得到好处,其实还不止地球,整个宇宙都得到好处。 所以为什么出家人要受到供养,这也是受供养的一个理由。 由上可见,念佛的人,有阿弥陀佛所派二十五个菩萨保护,又有大势至菩萨等等摄受,又受到一切佛的护念,所以就能远离魔障,没有魔,没有困难。 没有这些困难,可以安稳的修持,仗佛力故,他力的加持。 大家想学密,密也特别用他力,但现在密宗里头冒牌人太多了,很难得到一个真正的师父,那也很麻烦了。 师父就是魔,就坏了,掉过来干扰你。 净土法门稳当,称为易行道,或以谈他力为着相,或者说他力是着相,应知他力亦是自心,就是自心,自他不二。 自跟他不是两个,自他宛然,他不是两个,就有自有他,有自有他这个道理比较难懂。 这说个譬喻,上次佛性打了个比方,就像磁有磁性。 古代发明指南针,黄帝打败了蚩尤。 为什么指南针指南? 地心是有磁,一个铁的针受到磁的吸引,它就方向一定,不管是指南指北,反正是知道南北了。 磁性是什么? 磁的作用大极了,发电机有磁,然后有导线,导线在磁里边转,导线就生电了,就亮了。 一切的很多很多设备要靠电,就这么来的。 靠磁,在磁场里有运动的导体就出电。 倒过来,我们把这个导体没有动的原动力,我们在磁场里把导体通上电,就要运动。 电动的车子,许多机械电动机械就是这个道理。 有磁场给他通电,它就动。 原动力叫电动机。 就是利用一种磁,磁有这么大的作用,一个电动,一个发电,这个重大的作用知道了,靠电能动的就是电动。 这也是一种磁,靠发电,然后大的电力是靠发电机。 不管是水利发电,什么发电都是靠电磁场的运动出来的。 但是磁性是什么? 你把那个铁砸成粉末,比粉末还小,你也找不出什么东西叫磁。 它就在铁的里头,所有的电子所运动的轨道都是一致了,就表现出磁性了。 这就是磁。 磁性你不能说是没有吧,要是没有的话怎么会发电呢? 怎么会电动呢? 你不能说没有,你说有吧,拿来我看看。 谁能把磁找出来,谁也找不着,谁也拿不出来,谁也分离不出来,不可得。 所以空和有拿这个打比方。 我们的佛性决定是有,但是说在哪个细胞里,哪个血管里头? 都不是,觅心不可得。 无,它是有;有,它是无。 众生的这种见解,你是想不明白的,这是佛性的研究,自他不二。 这是一个大的磁铁,我这是一根针,我们知道一根针被它给吸上了,是不是? 被那个磁铁吸住了,磁铁就能吸铁,不然怎么叫吸铁石呢? 为什么能吸铁? 因为铁也有磁性,它就是乱,里头分子都是乱动的。 在这个大磁场下,这个电子,路也就走顺了,走顺了就显出磁性。 磁场是不同的极相吸,南极北极相吸。 北极和北极同等相排斥。 咱们划出一个磁力线,我们都练过,从这极到那极,这两个磁场一个磁力线。 这就是作用。 磁场是这个磁场,铁粉的线可以看出来,这是共同的,是它的也是它的,两个之间共同的。 磁场是一个,这个东西它那里头是铁粉,我这也是铁粉,也是一个,就说是自他不二,有什么两样? 你也是这个,我也是这个。 这边磁场是一个,就说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啊! 这明明是两个东西嘛,我这是一个大磁铁,我这是一个磁针,而且我本来是没有磁性的,因为它的作用我的电就走一致了,我的磁性显出来了。 就好像众生因为佛的教化。 我的妄想也没有了,我心里也净了,我也跟佛心一样了,这不就是自他宛然,自他不二。 这样来理解才是一个正理解。 但只承认自,而不承认他,只承认理,不承认事,只看这些事,而不知道理,而不认识理,你就对这个事相,迷于事相,而不知本来。 所以这个法门因他力而显自性,佛的加被护念,念得你自得心开,显得自心。 从有念入无念,从念阿弥陀佛开始,念来念去,你就念而无念。 在念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的这个念,只有这一句清清净净的阿弥陀佛。 这一念就是本法的深妙之处。 《弥陀要解》说此法门全在了他即自,在于了解,了他不仅是了解,这个了字很深。 这事你能不能办成功,这事你能了吗? 能了,解决的意思。 这个了不但了解、解决的意思。 此之全在了他即自。 能够深刻的认识,他就讳言他佛。 你不肯说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 禅宗人有这个问题,这个就是他见未忘,还有他见。 要没有他见,跟他还有什么关系? 所以偏重自佛。 只承认我自己本佛,阿弥陀佛是我自心本具,那么往生也就不必了嘛。 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你不但有我见,而且是颠倒的我见。 第三点就是说他力法门,得到佛的护持,所以这个稳当。 同时要把他和自的关系作一个叙述。 稍微差了一点点,就这样吧。 关于这个《大乘无量寿庄严平等觉经》,关于前面的纲要作为讨论。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教的缘起。 以什么因缘而兴起这样一个圣教呢? 说明了圣教的兴起有它的共同之点。 为什么兴了《无量寿经》呢? 净土法门又有它的特殊性。 大教缘起,《无量寿经》以持名念佛法门为什么兴起? 这个我们解释了三个问题了。 下面说第四个问题。 为什么兴起这样一个持名念佛的法门? 四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无量寿经》第四个问题是什么呢? 暗合妙道,巧入无生这个就是净土宗最奇特、最殊胜、最微妙、最圆融不可思议之处。 它既然是巧被三根,三根都普被。 最高的如文殊、普贤,最低的如五逆十恶,甚至于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事情是这样,道理呢? 它有一个道理呀! 它并不是说特殊有什么,练什么功似的,一个法术,一个诀窍。 你知道诀窍你就成功了,不是这个意思。 佛法里头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很多人以为密法里有这些,都不是,它是暗合妙道,巧入无生。 因为这是圆教,圆教的教法都需要先入后修。 你必须入了之后才能修啊,你不入整个是糊涂的,那凭什么起修? 这都是先入后修的法门。 只是从这个悟的境界上开始才能进修。 谈悟谈何容易啊! 千万个难得一个半个,当前要找一个开悟的人难极了,谁介绍介绍咱们国家,有哪几个是开悟的,谁都很为难。 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七朝的福报加在一块,光有福报不行,还有九代的状元。 七朝天子的福,九代状元的才华、聪明集中于一身,这样的人才有开悟之分。 那你先悟后修,当然很难啊。 净土法门是什么? 还有就是这两个最特殊了,一个净土法门,一个密宗,而你不必悟也可以修。 不悟怎么能修? 所以它是诸佛慈悲的大智慧,大慈悲的结晶。 给予这个法门让谁都可以作,在作的过程之中你不知不觉,你还不明白,不知道,已经合乎道妙了。 其它的法门是证悟无生。 从证悟上堂堂正正的证入无生法忍。 这是巧入无生,巧妙之法,暗合妙道,巧入无生。 是这样一个教在兴起,这样一个教才能普被三根,才能使没有开悟的人也能够得到一生的果实,殊胜的果实,可以圆修。 圆修跟普通的修相差是一天等于一劫。 圆人跟普通人的修持都是凡夫,一个是圆的见解,一个不是圆的见解,两个人的修持日劫相倍,有圆解的人修一天,等于没有圆解的人修一劫。 那么有圆解的人很难,净土法门就可以从一个普通的凡夫开始,当然暗合妙道,这就是它的殊胜之处。 怎么暗合? 去看下文。 这个经给我们说,我们要修,要无念,要离念,世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生就无灭了,这个不是凡夫所能做到的,要到圆教。 小、始、终、顿、圆。 判教,华严的判教,五教,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圆教是最高的了。 圆教法里头最高级了,他才能够离开一切心意识的分别。 心的分别、意的分别、识的分别,这才叫真正得了无生法忍。 所以花开见佛悟无生,就是悟这个无生法忍,圆教八地的菩萨才可以。 别教,天台讲四教,藏、通、别、圆。 别教的初地只相当于圆教的初住。 圆教的阶次很高,圆教的八地菩萨才能真正证无生法忍,可见圣者就不容易。 到八地圣者都不容易的事,咱们安能期望于这个? 具足烦恼的凡夫,希望凡夫去修,就离开念,离开相。 善导大师在我们大陆,大家在心目中不是这么特殊的崇敬。 在日本不得了,对于善导大师亲切极了,尊敬极了。 他们就说这个净土中第一代祖师就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导了。 第三代他们日本人。 这么尊敬善导,善导确实是大德。 莲池大师说,大家说善导是阿弥陀化身,莲池大师说,虽然不是弥陀,那也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之流的人。 这个善导,由于一些传记,把他记载成自杀了,可恶啊! 善导大师一个很伟大的著作叫做《观经四帖疏》,下面就是善导大师的议论。 这个是净土宗的祖师,咱们国内净宗二祖善导。 《四帖疏》说:今此观门等,《观经》所讲观佛像好,观日轮,观水等等观上去,十六观,这些个观的法门,是指方而立相。 那么观的西方,不是指出一个方,立向。 你要观这个佛,观这个白毫相,观这个佛无量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种种相。 住心而取境,心就住在你所观的境上,取那个境。 观日轮,天天看太阳落,看了之后就老想太阳,睁着眼,合着眼都看到太阳现前。 《无量寿经》的汇集者,我的老师夏老师,他这个观成功了。 睁开眼也看见一轮红日,闭眼也看见一轮红日,日观就初步成功了。 取境这是十六观的相吗? 观佛的白毫,不就有白毫相吗? 不是无相,不是离念,你心里想着这个,老观这个,这不就是念吗? 为什么这样? 因为如来全知,咱们的大慈悲如来慈父,全知,就是早知道了。 不要等到末法才知道,早就知道末代的最浊众生,这一些凡夫有罪、有垢、垢障,很浊,这样的一些凡夫。 你叫他给一个相,叫他在这个相上住心,尚不能得道成功,何况你叫他离相,而求到事上能有佛? 有所证得,所以就叫指方立相。 为什么呢? 末代凡夫只有从这个地方下手。 底下说的我们必须如此,在这里这句话就说明了这个指方立相。 我们这个《观经》,观想念佛,念一句佛号,念这个名字都是相。 这说明必要,这样立相的巧妙之处何在呢? 这底下还有。 再以众生妄心,念念相续,如急流水。 咱们自己说吧,咱们这个妄心,这个起心动念的这个心,所起的这个妄念,是一个接着一个。 这个刚灭,下一念又起了,这一念已灭,一个新念又生出来了。 就如同急流之水呀。 这个水老在哗哗的流呀。 咱们这个念头老是这么起,一个念接着一个念,那就是水上一个浪花接着一个浪花,从未暂歇,从来没有暂时休息过一会。 若勉强按捺,现在你说我按着它不许起妄念,不许起妄念。 有很多人这么用的。 管着它,你起这妄念就不行,就这么定住,这么观。 这就是禅里搬石头压草。 这个妄想来拿块石头把它搬来把这个草压住,表面看起来草不往外长,可是它那个草的根越长越粗。 有一天那个草多多少少能把石头抬起来呢。 搬石头压草,粗念虽得暂息,你压它,一来就不起,坐在这,这样的话,那个维系的念头从来没停过,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 而有许多坐禅定的人,坐到最后,也没有自己了,也没有床铺了,也没有房间了,一切皆空了,自己以为是很好的境界了,甚至于是一种无相,很高,见了佛的法身境界了。 其实在禅定来说,这个都还是欲界中的事情。 在三界之中,欲界中的禅定,那差的远呢。 还有色界,还有无色界,你哪出得了三界呀! 在这种情况下,行人很容易错误认为这个就是。 粗念不起,细念他不知道,就说我相应了,实在是大的谬误呀。 很大的错误,所以参禅常常会出现很多毛病呀! 难行道,禅定很殊胜,戒定慧。 但是也要很善巧,要知道如法。 所以大慈悲父,兴无缘之慈,同体之悲,就给我们一个奇妙的方便法门。 这是个最奇妙、最奇特、微妙这样一个法门。 最容易、最方便,指方立相。 叫你老想着西方。 净土人都坐着不背西,面西,他老想着西方啊! 摄心专注,把这个心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老念着这个佛,就用这个妄心,妄心开始。 谁都有一个妄心,你妄心专注一个境,专注西方极乐世界。 就我这个念头,我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小孩子都可以啊! 现在好多小孩说话都会念佛,那么这个妄心持佛名号。 发布时间:2025-05-28 15:07: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