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8 内容: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大士神光第二十八)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第三卷大士神光第二十八本品显极乐大士神通光明。 于圣众中,特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最尊第一。 威神光明,利生功德,悉超余圣。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 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洞视\,天眼通也。 彻听\,天耳通也。 心意善恶,口所欲言,皆能知之,乃他心通也。 知过去之事乃宿命通也。 知现在及未来之事亦属天眼通。 此通能于六道死此生彼之事,明晓无碍。 上文表彼国菩萨神通。 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 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身光\,圣众有顶光与身光。 从身所发之光,称为身光。 寻\者,长度;八尺为一寻。 又昙鸾师云:田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 成谓横舒两手臂为寻。 声闻身光仅及八尺,菩萨光明则数千里。 极乐国土一切菩萨威神光明,咸皆殊胜。 但别有上首二尊,于一切众中,最为第一。 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 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 又随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 前释就智,后释就悲。 此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言大士乃阿弥陀之弟子。 密宗以为阿弥陀之化身。 又观音本地为正法明如来。 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 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又《观音三昧经》云: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 我为苦行弟子。 (此中之我\,即释迦如来)又《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 《观经》谓大士顶上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又\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 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大势至菩萨\。 菩萨之大智大势(力)可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 据《楞严经》,大士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今于此界(娑婆),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与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之胁士。 《观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 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 《悲华经》曰: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大势至。 又《思益经》曰:我(大势至菩萨)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 故名大势至。 《观经》又云:此菩萨(大势至)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 当地动时,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故《大日经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 言此圣者(大势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 又《观经》谓大士\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 常在阿弥陀佛左右。 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 现居此界,作大利乐。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此二菩萨皆是在此娑婆世界,行菩萨道,往生极乐。 为十方人民示此典范。 普愿众生,求生净土。 现居此界\,此界者,即此娑婆世界。 因与此土众生因缘深厚故。 作大利乐\者,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同生极乐也。 观世音菩萨,世称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普门品》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又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 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若有急难恐怖,但以至诚归向大士,虔持名号,悉得解脱。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谢谢来访! 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发布时间:2025-05-28 13:22: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