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种自性 内容: ◎ 编 者自性有四种,谓实自性、假自性、世俗自性、胜义自性。 因有四种,谓生因、成因、转因、还因。 境界有七种,谓有相境、有分别境、对治境、安住境、增益境、损减境、自在境。 行相有五种,谓分析行相、差别行相、正解行相、观察行相、作随作行相。 等无间有九种,谓自类等无间,异类等无间,三摩钵底等无间,退等无间,生等无间,邻次等无间,隔越等无间,起等无间,灭等无间。 增上有七种,谓取增上、生增上、住增上、受用杂染增上、清净增上、田增上、执受增上。 所依有八种,谓界所依、趣所依、洲渚所依、村田所依、补特伽罗所依、无病所依、尸罗所依、庄严所依。 依有五种,谓众具依、善友依、法依、作意依、三摩钵底依。 摄有十一种,谓界摄、相摄、种类摄、分位摄、助伴摄、时摄、方摄、具分摄、一分摄、更互摄、胜义摄。 相应有十种,谓他性相应、不相违相应、遍行相应、不遍行相应、所治相应、能治相应、曾习相应、未曾习相应、下劣相应、广大相应。 成就有三种,谓种子成就、自在成就、现行成就。 杂染有四种,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障杂染。 摘自《阿毗达磨辞典》 发布时间:2025-05-25 12:33:4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