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诸天著乐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 内容: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第14堂課暇滿人身難得(下)日期:2021年11月14日(日)在佛陀時代,目犍連尊者的一位弟子得了病,於是目犍連就以神通飛到忉利天,去找耆婆幫忙。 耆婆生前是一位名醫,也是目犍連的弟子,死後投生到了忉利天,所以目犍連就特意飛到天上去找他。 到了天界的時候,剛好趕上天人成群結隊地前往歡喜園。 目犍連尊者就站在路邊,所有天人一一從他眼前走過,可是沒有一個人顧得上看他。 耆婆在人群的最後面,也正好趕過來,他看到目犍連在路邊,於是就揮了揮手,可是卻沒有停車,直接從尊者前面開了過去。 這個時候,目犍連心想:「他原本是我的弟子,如今享了天福,感受到了天樂,卻忘失了本心。」隨即就用神力,強行讓車子停了下來。 車一停,耆婆便走下車,恭敬的向目犍連行了一個禮。 目犍連這時就各種責備,說他這樣做實在不妥。 耆婆聽後,回答道:「念我曾經是您的弟子,所以剛才向您揮手致意。 您看看,其他天人有人向您打招呼嗎? 做天人太享受、太快樂了,其實心中並不自在,所以才會如此。」然後目犍連就問耆婆:「我的一個弟子生病了,應該要如何醫治?」耆婆答道:「只有斷食才行。」在經文的後半部分,佛陀是這樣解釋的:「凡受戒法,以勇猛心,自誓決斷,然後得戒。 諸天著樂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 餓鬼以飢渴苦,身心燒然;地獄無量苦惱,種種楚毒,心意痛著,無緣得戒;畜生中以業障故,無所曉知,無受戒法。 雖處處經中說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戒,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戒也,以業障故。 以四天下而言,唯三天下:閻浮提、拘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下中間海洲上人,一切得戒。」所以說,不管是我們外在的身體,還是內在的精神、思惟能力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都讓我們擁有了其他眾生所不具備的優勢。 我們不僅可以行善、持戒,還可以聞思、實修。 因此,無論是我們的人生,還是人身,都是修學佛法最好的狀態和載體。 发布时间:2023-04-26 13:39:5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