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怎样念“ 阿弥陀佛” 功德更大? 内容: 菩提心我们念佛忆佛要与佛相应,念阿弥陀佛是大乘法,大乘法的标志就是菩提心。 我们既然闻到佛的名号:无量光无量寿,能不能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 发菩提心从理论上分俗谛的菩提心和胜义谛的菩提心。 俗谛菩提心又分愿的菩提心和行的菩提心,那我们先要从愿的菩提心上来修。 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就叫愿的菩提心。 我们怎么真实地生起愿一切众生都成佛道的心? 这是有观修的。 按照佛法的教理,要观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 这样观想的时候,你心里面的功德生起来,心是充实的,不是空的。 众生皆父母修行千万不要落空,要真实地生起这种心来,观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 同样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跟没有观的念佛相比较,功德是天壤之别。 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念佛,念的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但心却是有限的,念念都有量,两个不相应。 发起菩提心的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等于无量句,因为菩提心本身就无量,以无量念无量,如是因如是果,这样就“母子历生,不相违远……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母恩报母恩要把一切众生都当父母,那接下来要修什么? 观父母的功德、父母对我们生命的恩,叫忆母恩、念母恩、报母恩。 用什么来报母恩? 发菩提心,愿一切父母不受苦。 只有通过佛法,通过我们戒定慧的修持,才能够产生无漏的功德,才能够产生让众生离苦得乐的力量。 这样修,你的愿菩提心才生起来,有了这样的愿菩提心再念佛,功德就很大。 所以发菩提心要先发俗谛的,俗谛的里面先发愿的菩提心,愿的菩提心要先视众生如父母,视众生如父母里面要思父母的恩、忆念父母的恩。 那你该修什么? 要忆念父母的恩,要报父母的恩,然后把这种心扩大,一切众生过去无量劫都做过自己父母,要以这样的心来念佛。 如果你不能发菩提心,六度万行不相应,就在那些技巧上念,不能了生脱死。 来源:五台山佛教 发布时间:2025-05-21 15:06: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