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闻未闻听未听触未触 内容: 闻未闻听未听触未触 常常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心随境转的例子不少。 我们怎样面对自己每时每刻的境缘事相呢? 在自己知见中寻找答案是满满皆是,个个满怀震词滔滔不绝。 可惜对于修持来说无益益处,只能使你退行千里,往往就是不知不觉自己就站在了千里之外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哪,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怎样保持永驻不随境缘之心呢? 诸佛菩萨与祖师大德道尽真言,让我们做到境随心转,可惜我们且没有做到,与闻未闻听未听触未触我们相反了,闻就是闻了,听就是听了,触就是触了。 全部失心着相了,让所缘事相纷飞的念头牵跑了。 被一切境缘事相迷失了自己的心性。 自己的德能无法布施供养诸佛菩萨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了。 我们要把闻就是闻了,听就是听了,触就是触了作一改观。 就现前来说要忙忙地扎扎实实得改过来,逐步恢复我们的本来面貌,让虚空法界少一些向我们这样迷失自性的之众,多一些通达明了宇宙真相的圣贤之士,来开拓我们的心性,恢复我们的自赋的光彩。 怎样才能达到闻未闻听未听触未触,就是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闻未闻听未听触未触? 众说风云道言不同,其理自入。 我们只要自己记住,所闻而不闻,所听而不听,所触而不触,就对了。 其中我们不但要静还要动,要不一切境缘会说我们呆如木鸡不尽人情。 比如读经典要用清净心读,把经典的理论方法境界读在自己清净心里。 这样读就受益,不但自己受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因你的读经而受益,这样你就功德无量。 不能把清净心留在经典里,哪只能为增添一点小福报而已。 还有的一边读经典一边妄念飞飞,这样读经典就连自己的福报也减折。 把我们的清净心用自己的方法或者借鉴名师方法留驻不异。 不行先借用自己所喜欢的事与相,作为所缘镜,把自己的清净心系理。 忙忙习以为常就不往外跑了,就有功夫了。 有了功夫,所闻所见所触。 都不会被污染了,反而比以前所做的事相更圆满。 因为以前着相只是一意的为自己,所闻所见所触都在相里。 若在相外的事相就是自己受益众生受益,众生因你的业力所力感化,能改变众生的生态心里,化解众生的仇恨,不生嗔恚嫉妒之心,众生众感弃恶杨善是时所归,我们的虚空法界就会变得和睦祥和,你能看你的功德有多大。 若不能离相,哪就障碍所碍,会变得事与愿违,怨天尤人。 还是跳出舞蹈的事相外,尝试相外自在快乐,你就不会愿意在回去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10:31:2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