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悟慈法师:十二 三聚经 内容: (十二)三聚经{一○}大意:此经也和增一经一样,是采佛说的方式。 法相之分类法是依1. 趣恶趣,2. 趣善趣,3. 趣涅槃之三法众,各各增一至十之增一之法。 而此经和增一经同缺巴利文的原典,故此二经可能是依众集经和十上经同一原典而抄译的? 大意:本经也和增一经同样的,以佛说的体裁结集下来的。 也是法相的分类法。 然而其内容乃和前几经有些不同,是依(1)趣恶趣,(2)趣善处,(3)趣涅槃法之三法聚,而各各由一而增至于十的增一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在于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都俱在。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要对你们讲说微妙之法,为义味都清净,梵行都具足之法,所谓三聚法。 你们要谛听! 听后要思惟而念它,当会为你们说。」这时,诸比丘们,都受教而在听佛说法。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所谓三法聚(善趣、恶趣、涅槃)就是:有一法趣于恶趣,一法趣于善趣,另一法乃趣于涅槃。 甚么叫做一法趣于恶趣呢? 所谓没有仁慈,而怀有毒害之心,这就是为之一法将趣向于恶趣。 甚么叫做一法趣于善趣呢? 所谓不用恶心加之于众生的身上,这就是一法将趣向于善趣。 甚么叫做一法趣于涅槃呢? 所谓能够精勤,能够修身念处,就是为之一法将向于涅槃。 又有二法趣向于恶趣,又有二法趣向于善趣,又有二法趣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二法趣向于恶趣呢? 一种就是所谓毁戒,第二就是所谓破见。 甚么叫做二法趣向于善趣呢? 第一就是所谓戒具,第二就是所谓见具。 甚么叫做二法趣向于涅槃呢? 第一就是所谓止(定),第二就是所谓观(慧)。 又有三法趣向于恶趣,三法向于喜趣,三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三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三不善根,也就是1. 贪不善根,2. 恚不善根,3. 痴不善根。 甚么叫做三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三善根,也就是1. 无贪善根,2. 无恚善根,3. 无痴善根。 甚么叫做三法趣向于涅槃呢? 所谓三种三昧,也就是1. 空三昧(空为万事当中去观人或法之空。 所谓空我所见。 非我为空我见,是观空而住的禅定)。 2. 无相三昧(无相就是灭,是指涅槃,涅槃是没有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没有男女,以及生、异、灭之三有为相,是观无相,也就是以空而观无差别的相状之禅定)。 3. 无作三昧(无作为无愿,无愿为无相,为观无愿求之事,是观无愿而住的禅定)。 又有四法趣向于恶趣,四法向于善趣,四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四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1. 爱语(贪爱之语),2. 恚语(瞋恚之语),3. 怖语(恐怖之语),4. 痴语(愚痴之语)。 甚么叫做四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1. 不爱语(不贪爱之语),2. 不恚语,3. 不怖语(不恐怖之语),4. 不痴语(不愚痴之语)。 甚么叫做四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四念处:1. 身念处(观身不净),2. 受念处(观受是苦),3. 意念处(观心无常),4. 法念处(观法无我)。 又有五法向于恶趣,五法向于善趣,五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五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破五戒:1. 杀生,2. 偷盗,3. 淫逸,4. 妄语,5. 饮酒。 甚么叫做五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持五戒:1. 不杀生,2. 不偷盗,3. 不淫逸,4. 不欺语,5. 不饮酒。 甚么叫做五法趣向于涅槃呢? 所谓五根:1. 信根,2. 精进根,3. 念根,4. 定根,5. 慧根。 又有六法向于恶趣,六法向于善趣,六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六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六不敬:1. 不敬佛,2. 不敬法,3. 不敬僧,4. 不敬戒,5. 不敬定,5. 不敬父母。 甚么叫做六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六敬法:1. 敬佛,2. 敬法,3. 敬僧,4. 敬戒,5. 敬定,6. 敬父母。 甚么叫做六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六思念:1. 念佛,2. 念法,3. 念僧,4. 念戒,5. 念施,6. 念天。 又有七法向于恶趣,七法向于善趣,七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七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1. 杀生,2. 不与取(人不给他,强夺或闇取),3. 淫逸,4. 妄语,5. 两舌,6. 恶口,7. 绮语。 甚么叫做七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1. 不杀生,2. 不偷盗,3. 不淫逸,4. 不欺语,5. 不两舌,6. 不恶口,7不绮语。 甚么叫做七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七觉意(七菩提分):1. 念觉意,2. 择法觉意,3. 精进觉意,4. 猗觉意,5. 定觉意,6. 喜觉意,7. 舍觉意。 又有八法向于恶趣,八法向于善趣,八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八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八邪行:1. 邪见,2. 邪志(邪思惟),3. 邪语,4. 邪业,5. 邪命,6. 邪方便,7. 邪念,8. 邪定。 甚么叫做八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1. 世间的正见,2. 世间的正志,3. 世间的正语,4. 世间的正业,5. 世间的正命,6. 世间的正方便,7. 世间的正念,8. 世间的正定。 甚么叫做八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八贤圣道:1. 正见,2. 正志,3. 正语,4. 正业,5. 正命,6. 正方便,7. 正念,8. 正定。 又有九法向于恶趣,九法向于善趣,九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九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九恼:有人1. 已侵恼我,2. 现在侵恼我,3. 当来会侵恼我;我所爱的,4. 已被侵恼,5. 现今侵恼,6. 当来会侵恼;我所憎的,7. 已被爱敬,8. 现今爱敬,9. 当来会爱敬。 甚么叫做九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九无恼:如他已侵恼我,我恼有甚么益处呢? 1. 不生恼,2. 现今不生恼,3. 当来不生恼;我所爱的,他已侵恼了,我恼有甚么益处呢? 4. 已不生恼,5. 现今不生恼,6. 当来不生恼;我所憎恨的,他已爱敬(逆其心),我恼有甚么益处呢? 7. 已不生恼,8. 当来不会生恼,9. 现今不生恼。 甚么叫做九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九善法:第一为喜,第二为爱,第三为悦,第四为乐,第五为定,第六为实知,第七为除舍,第八为无欲,第九为解脱。 又有十法向于恶趣,十法向于善趣,十法向于涅槃。 甚么叫做十法向于恶趣呢? 所谓十不善:身业之,1. 杀,2. 盗,3. 淫,口业之4. 两舌,5. 恶骂,6. 妄言,7. 绮语,意业之8. 贪取,9. 嫉妒,10. 邪见。 甚么叫做十法向于善趣呢? 所谓十善行:身业之1. 不杀,2. 不盗,3. 不淫,口业之4. 不两舌,5. 不恶骂,6. 不妄言,7不绮语,意业之8. 不贪取,9. 不嫉妒,10. 不邪见。 甚么叫做十法向于涅槃呢? 所谓十直道:1. 正见,2. 正志,3. 正语,4. 正业,5. 正命,6. 正方便,7. 正念,8. 正定,9. 正解脱,10. 正智。 诸比丘们! 像如是的十法,乃能得至于涅槃,这就是名叫三聚微妙的正法。 我为如来,为众弟子所应作的,没有不周备,都忧念你们之故,演说这些经道。 你们也应该自忧其身,都宜当住在于闲居独处,在树下等处,去思惟其中的奥义,不可有懈怠的心念。 如果现在不勉力用功的话,后悔也是无益的!」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发布时间:2025-04-20 14:29:1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