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很多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一法 内容: 很多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一法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作者:大安法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 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就是学戒律的,而且对净土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结果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他的戒律似乎也发挥不了作用,还是病得很重。 他就思惟到天台讲五停心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呐,开始念佛,念佛他就把他的病念好了。 由这个念佛一法他才反观到自己原来的那种轻视净土,那种发的愿很高妙是不切实际的。 他原来发的愿是仿照一个慧布法师发愿,说:“与其在西方净土十二大劫在莲华不得出来,倒不如在五浊恶世水深火热当中生生世世救度众生。 ”他是发了这么一个愿的。 这个愿固然很伟大、很崇高,也符合菩萨道精神,结果发现一病了以后他没有办法,自己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你怎么能生生世世在这个世间去救度众生呢? 所以他就忏悔自己原来那样的,这种志愿虽大但心力不及的情况,还是导归净土。 所以他到后半生,三十多年都是老实念佛,念得还很有体会,对净土宗的主要的典籍他都有著述。 这个人很有学问,灵芝元照律师。 他就持戒念佛,这个学在戒律,行在弥陀,念念求生净土。 他在那个开示里面特别谈到念佛一法对一个学戒律人的重要性。 学戒律,他面对这种境缘现前的时候,他的烦恼还是很难把它伏住的,尤其是淫欲的烦恼。 他谈到淫欲的烦恼,尽管行为上不做,但内心的种种念头、种种的那种表现形式,最后说,“这太难了,还是赶紧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自己饮水,现在我们知道,水,乃至于一切万物,都有见闻觉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确实会变得很善很美,这是博士给我们做实验的。 譬如比如我们平常喝的这杯水,你在水上贴个「感恩」,贴个「爱」字,这个水的质量就特别好,你要是相反的,贴个我「我讨厌你」、「我恨你」,那水的质量就特别不好,甚至于常常喝人会生病。 然后你就懂得为什么大悲水能治病,就是这道理。 现在我们晓得水有见闻觉知,我们用大悲咒水晶杯,这就是大悲水。 什么时候贴上去,一个小时以后你再喝,它确实就管用,你不会念也没关系,水会看,所以这个方法很好。 结缘 大悲咒水晶杯 敬请加微信18680571807 长期结缘 全年流通 所以他深知这样的一个情况,其中的消息,所以他对这个念佛一法,专靠佛力甚至是全靠佛力往生一法是一往情深。 他了解到净土高超律宗的特点。 那这个教下那就更多了,像智者大师,作为天台宗的祖师,导归净土。 好,那么我们了解这个高超律、教、禅宗的特点。 禅宗后面会谈到,很多禅宗的祖师,秘修净土一法,因为禅宗开悟并不意味着他已经了生脱死了,他还有见思惑未断,所以对禅宗开悟者来说,他更应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暴露身份必须离开大安法师《高僧传》里面谈到,就是杭州钱镠王,钱氏家族。 现在这个家族还兴旺发达,很多的后代都很发达,钱学森、钱伟长、钱穆,这些都是这个家族的。 这钱镠王有一天就供千僧斋,那一般佛门讲供千僧斋,一定会有圣人来参与,或者宾头卢尊者,或者是其他的圣人。 所以钱镠王就要留一个位置,空那个上位,给圣者,但是谁也不敢坐。 这时候就到了快开斋的时候,有一个和尚过来了,叫长耳和尚,就是耳朵很长,这个他大摇大摆地坐上来了。 大家都知道就是当地的一个和尚,大家心里犯嘀咕:我们都是等圣人的,你坐在那里干什么? 但是大家也不说。 就用完斋了,用完斋,这个长耳和尚就离开了,这个钱镠王就问这个永明延寿大师,说:我今天我供的千僧斋,有没有圣人来啊? 这个永明延寿大师说有啊。 有? 是谁啊? 锭光佛。 锭光佛来了。 那还得了,锭光佛那是了不起。 那是谁啊? 就是坐在第一个位置的和尚,长耳和尚。 钱镠王就赶紧派人去追呀。 这个长耳和尚这时候就到了山上,看到有人追,他就走到山里面,石头自然打开了。 但那个追他的人赶紧磕头,哎呀,你不要走啊。 这个长耳和尚最后说了句话,说弥陀饶舌。 弥陀饶舌,饶舌就是多嘴的意思。 这个山壁就闭上了,圣凡永隔,就等于涅槃了。 但这些大家没有追到长耳和尚就很沮丧,但是回来后想,讲了句弥陀饶舌,可不是说永明延寿大师是不是阿弥陀佛呢? 赶紧就说报告了这个信息。 那一听,好,赶紧去找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那时候在净慈寺,做方丈和尚。 一去那里,传来消息,说永明延寿大师圆寂了,所以这些公案都反映一个事实:暴露身份必须离开,要么就很麻烦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0: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