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广化法师:告佛教青年书 内容: 告佛教青年书广义法师讲弟子普济记~为庆祝二五一九年卫塞节~两千五百一九年前的今天,在中印度东北,靠近恒河的一个国家,释迦牟尼佛诞生了! 他告诉当时的人们,罪恶与善良的分别;憎恨与慈悲的分别;执迷与理性的分别! 而人们沐浴在那因他而圣洁的恒河中,接受他大公无私的教化和光热! 两千五百零九年后的今天,我们聚在一堂了! 由于经典的详细记载,以及无数伟大菩萨的德行,我们已深切地认识:我们将使尽我们的精力,学习他的伟大,而将我们从他那儿所得的一点光热,散发给这苦难的人们! 并将我们对生命的祈望,付托在所有像恒河一样圣洁的河流中,滋润大地的枯竭,冲洗人类的无明! 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各位青年朋友(在空中)见面;但是,我们都知道,你我的肩上,都负荷著一个重担;而这重担,又是永远不能摆脱的! 那是什么? 那就是——振兴佛教,度化众生! 今天,我们应该有勇气,在千百万人之前,挑起这个伟大的担子! 而我更相信,你我非但有勇气,而且,将有用之不竭的力量,来承担这个大任! 因为,你我的本性,都是光明磊落的,蕴含著无比的能量;所谓‘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这个地方,我将和各位谈谈,我们所应知应行的几件事。 一、佛教青年应有崇高的志节;也就是必须立志。 各位青年朋友! 自从工业革命,科学抬头以后,欧美的人士,渐渐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物质文明,可以代表人类生活的全部;尤其是美国醉心科学发展,忽略精神生活,以致道德伦理观念日趋日下。 接著,更发表所谓的‘科学万能说\’。 然而,时间证明,物质的享受,并不能弥补精神的苦闷;相反的,由于生活的紧张,以及纵欲狂欢的结果,更造成了无数的社会问题,如精神病、儿童问题、老年问题等等。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婚姻制度;他们的婚姻制度,已渐渐成为‘同伙型\’(PartneyType),就是夫妇的结合,完全像生意的买卖一样;一切的金钱、物质,以及家务的管理,都各自分担一半。 而他们结合的动机,不是纯为肉欲的享受,就是把家庭看做‘消愁解闷\’的地方! 这种婚姻制度,不是显示其人民的精神失常,就是人类兽性的复发! 根据美国许多心理学家的调查结果,美国人们已对现有的文明,发生厌恶;因为他们的衣著,以及种种生活行为的表现,都开始回复到原始的状况! 由于以上的事实,所以,又有许多悲天悯人的人士,提出对人类的警告和劝言,呼吁大家不可忽略精神的寄托。 然而,他们的宗教,却又不能发生作用,一切教会一日日地瘫痪下去;这由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二年,以及一九六五年,盖洛普氏的三次民意测验中,即可看出! 于是,他们好像面临了世界末日,黑暗再度笼罩著他们! 他们更加彷徨,更加恐慌了! 其次,再看看我们东方人自己。 我们东方人自从吃了不少‘洋枪大炮\’的亏,以及目前物质援助的‘金钱攻势\’下,可以说,已丢尽了我们的自尊心。 因此,近百年来,我们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而这观念的危险,比起美国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观念是甚么呢? 那就是:‘所有固有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 都是社会进化的绊脚石! ’我刚才为甚么说这种观念,比起美国人的,更为危险呢? 因为,这不但显示我们民族的自卑,而且,它还将引发和西洋人一样,忽略精神生活的错误观念! 这个道理很明显;因为,假如我们再不把握住一些真正属于东方人自己的文化,而永远跟在西洋人的后面走,那不必说是东方人最大的耻辱,更糟糕的是,我们将重蹈他们‘文化失调\’的覆辙! 由于东西两方都有如上所说的观念在作祟,因此,迷惑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全世界的人,都陷在矛盾与彷徨的深渊中,他们已经不知道今后的生活应该怎么办了! 在这混乱的局面中,很幸运的,(而且,也是早就预料到的),佛陀的遗教,并不像其他的神教一样,在衰败下去,相反的,却渐渐地兴盛起来! 当然,这是因为它有一套完善的哲学理论,更有合乎科学,甚至启发科学的事实! 因此,今天在这里,我希望各位应知应行的第一件事是:‘佛教青年应有崇高的志节:也就是要立大志’! 立志,在这里大略可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对自己说的;那就是要立下学佛、成佛的大志;第二,那是对他人说的;也就是要立下救人、救世的决心! 各位都知道,佛教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在它的‘度化众生\’! 这种利他心怀的宏大,不是其他道德、宗教所能比拟的! 因为,一个佛教徒,非但要度化自己,度化人类,而且,他还要度化其他的畜生、饿鬼等等。 我相信各位对有利自己这方面的志向,已经坚定不拔地立下了;因此,在这里,我只希望各位再立下‘度化众生\’的大志! 而事实上,佛陀,以及其他大菩萨们,已明白地告诉我们,自己要成佛,非得先度化他人不可! 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以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两句话,已给我们很明显的启示! 因此,说到真实处,立下救人、救世的大志,也就等于立下学佛、成佛的大志了! 而各位青年朋友们! 我今天所要强调的,也正是‘度化众生\’这点! 假如各位能立下这个大志,那么,这混乱的世界局面,或许可以扭转过来,而人类将不再是彷徨著,而是充满著对生命的祈望了! 第二点,我希望各位知道并实行的是:佛教青年应有‘为学\’的精神;也就是,要有‘求诸自己,并利他人’的精神。 佛陀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我们知道,这句话,非但说明了人类的真如本性最为光明,最为尊贵;而且,它更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那就是,我们的一切行为,不管是谋生或处世,不管是学佛或救人都必须‘求诸自己\’的力量! 当然,要想不依靠他人,必得先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我要提出‘为学\’这一点来。 另外,我要再强调的是:我们非但要有‘为学的精神\’,而且,还要把我们所求得的学问知识,传授给他人! 因为,本著前面所说的:‘要成佛,必先度化他人’的精义,我们是非得这么做不可的! 一切的学问,不是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因此,我说:‘要有为学的精神,即要有“求诸自己,并利他人”的精神’! ‘求诸自己\’和‘并利他人\’,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同样,‘为学的精神\’和这二者又是不可分离的! 在这里,我们应特别注意的是,为学,非但是要学习佛法,而且,其他世间的学问,也都必须知道;当然,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一门,做深入的研究。 这种世间的学问,约略可分为:一、论理学(或逻辑学);二、语文学;三、医学;四、科学;这在佛法中所说的,就是:因明、声明、医方明和工巧明等四种,假如再加上‘内明\’,也就是佛法的话,那么,就合称‘五明\’了。 这四种世间的学问,我相信一提出来,各位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 要宏扬佛法,要振兴佛教,要度化众生,非得用这四种学问做媒介不可! 第三、佛教青年应有纯洁的操行;也就是,要有良好的行为。 各位青年朋友! 我相信这一点的重要性,是不必再说了! 假如一个佛教徒,做不到这点,那真太愧对佛陀了! 而各位也知道,宗教之所以和其他学问不同,最大的区别,也就在这里! 当然,我们最先想到的良好操行,一定是‘五戒\’;那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这五个戒律,合称为‘人乘因\’;也就是说,守住这五条的人,才真正有资格做个‘人\’! 我相信各位对这五条都很熟悉,因此,我也不必多进一步,我要提出的操行标准是:‘六度\’;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布施\’这一项。 我们都知道,一个团体的成功,完全在于这个团体的分子,是否能够贡献自己的精力? 我们今日所处的社会,已经不是一种互不相干的原始社会了! 科学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以及分工的精细,使得我们无法避免社会所给予我们的影响! 这是个庞大的团体! 而在许多方面,它也是值得我们去贡献精力的! 假如我们各个,都能够发挥这种牺牲小我的伟大精神,那么,这个社会,将无所谓纷争,无所谓贫困,无所谓颓废了! 相反的,那将是一个人人所日夜梦寐著的极乐世界了! 因此,一个佛教徒,甚至社会上的任何一员,只要他想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操行的人,第一步,他就必须学习布施! 各位都应该知道,布施分为三种:第一是财物布施;第二是诸法布施;第三是无畏布施。 第一种的布施,除了金钱、物品外,必要时,连自己的生命也要布施! 我们所谓舍身取义。 第二种,诸法布施,就是尽自己所知,把世间一切学问,传授给他人,使他人脱离昏昧无知的境界;当然,这些学问除了佛法(内明)外,还有前面我们所说的其他四种世俗学问。 第三种是无畏布施,为甚么叫无畏布施呢? 那是因为除了钱财、学识的布施外,还要拔除他人的恐惧心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说,人人都害怕在大马路上摔交,那么,我们就千万不要乱丢香蕉皮之类易滑的东西在路上。 以上,是布施的大概情形。 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布施呢? 那是因为,六度中,其他五度,都是依靠布施这一项而后才能做到的! 有了布施的功德,道心才不致退下:戒律才能够坚守;对于人家的侮辱,才能够以一笑置之度外;最后才有精进、禅定的能力,而获得光明磊落的大智慧! 因此,布施非但是社会进步的绝妙方法,而且,也是学佛的第一步! 第四,佛教青年应有深切的愿力;也就是,必须发大愿。 各位青年朋友! 一切事情,不管是世间的或出世间的,要想成功,就必得发大愿;因为,有了大愿,才会积极地去做,才有‘突飞猛晋,一日千里’的成绩! 所以,每一个佛教青年,都万万不可忽略这点! 在‘普贤行愿品\’的偈言中,有这么一段,后来这又成为皈依时的忏悔语;那就是:‘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每一个佛教青年,都应该有这种去恶务尽、坚强、自新的精神。 在前面,我已提到‘佛教青年要有崇高的志节\’;那时,我只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精神生活,也就是劝各位一定要学佛。 但是,今日学佛的人,实在无可计其数,而真正有成就的,却又少得可怜! 一般人都只是纸上谈兵,要不然就是‘闭门修行\’,成了最为无用的‘自了汉\’了,所以,在这里,我又特别提出‘发大愿\’这三个字来;我相信各位应该明白我的用意才对! 在前面那段偈言中,多半注重自己的修身方面,因此,我们应该还要有‘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以及\‘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的牺牲精神和救世大愿! 各位都知道,这两句偈言,也是由‘普贤行愿品\’中抽出来的。 既然我们非但要修养己身,而且还要有救世度人的精神,那么,我们就非得有实际的行动不可了! 底下就是一个宏法济世的建议,或许可供各位参考。 各位青年朋友,我们都知道,目前佛教界的宏法工作,大都是由一个大团体的力量,去影响各人的;也就是说,先由佛教界的大德居士们,设立一个佛堂、图书馆,或则是青年会,然后,由这团体经常举办活动,而吸引群众入教的。 这种宏法的方法,当然也有它的优点,而且,目前,甚至到将来,都是不可废除的! 但是,它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这个机构,固定的团员往往很少,而且组织却非常庞大,因此造成了结构不健全,内容松弛等不良现象;最后除了出版刊物,做做法事外,其他真正的宏法工作,都无法实现了! 一个成功的团体,其份子之间,必须要有‘我们感\’(We-feeling),大家关心这个团体,保护这个团体,那才会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宏法工作,必须先从家庭开始组织,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必须先建立一个纯粹佛化的家庭,而后再去接引左邻右居,以平日的言行,来感召他们;如此,由于一个小家庭的佛化,将影响一个大家庭的佛化;再由一个家族的佛化,扩展到整个村镇的佛化! 各位! 这不是梦想,因为事实上是做得到的! 今日之所以无法做到,只是大家不做罢了! 我们佛陀希望我们这么做! 我们佛教也希望我们这么做! 而整个的社会,更期待著我们这么做! 各位! 努力吧! 那将是你我的光荣! 整个社会的光荣! 佛教的光荣! 底下我将列举一个真正佛化的家庭,所应做的宏法工作:(一)每星期至少举行一次佛法的演讲,以吸引亲友邻人。 演讲后应有讨论会,解答听众的疑问。 (二)每星期制定一个修习的中心德目;例如,第一周是‘布施\’,那么,家庭中每一个分子,以及参加的亲友邻人们,在这一周中,都要特别注意‘布施\’的修习。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应该做的德行都不做了,只是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布施\’罢了。 (三)每日不要伤害凡有情识的生物,而至少要救放一条生命,愈多愈好。 (四)每日都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来读佛书或诵经、静坐。 (五)每餐最好都有仪式;食前合掌默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如此日久,则可增强信仰和愿力。 (六)若佛弟子有专长,如音乐、绘画等等,可经常举行家庭音乐会,或绘画练习,邀请亲友邻人参加。 而最好每一家庭,都和其他佛教团体保持连系,以便推介有这方面天才的亲友邻人,而藉此大量吸收入教者。 另外,在这个家庭的小小布教组织中,应以自立为最重要;在时机未成熟时,千万不可要求参加的亲友邻人们布施财物! 要使人知道,我们佛教徒的慈悲,不是为了获得任何报酬的! 我相信,这种佛化的家庭,将会使佛教振兴起来! 佛教之所以成为一盘散沙,完全由于缺乏这种澈底的工作! 各位朋友! 青年人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只要各位发下这伟大积极的大愿,哪怕只完成了万分之一,其力量也是惊人的! 我们东方人一向缺乏这种精神,总有‘自扫门前雪\’的观念;这种,‘自了汉\’的做法,实在不是佛教的真精神! 而且,早已被公认为旧时代的遗毒了! 因此,在这里,我要再三强调,希望各位朋友们,朝著这个方向去做,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无数或小的青年会、图书馆、佛堂等等建成了! 这非但是佛教事业的一大进展,而且更是整个社会的福利了! 第五点,我希望各位知道并实行的是:佛教青年应有严正的智慧。 各位青年朋友!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除了修行的方法外,最重要的是,佛教还要遍求智慧! 一切的五戒、十善、六度、万行,都是为求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相! 而其他宗教,除了求求福报,求求享乐外,最多也只不过是追求生命的不究竟解脱罢了! 因此,一个佛教徒,不应光求福报、享乐,更不是求永生或成神仙! 而是要抱著绝大的信心,去寻求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成为一个具有大智慧的‘觉者\’! 但是,各位应该明白的是:智慧和知识不同;前者是内求于心的;而后者却是经验的累积。 一个人要成为知识的保藏库,很容易;然而,要成为有智慧的人,却非有‘举一隅而反三角\’的精神不可! 在我们佛教,要得到大智慧,就必须先从持戒和禅定开始。 所谓‘戒、定、慧\’三部曲是也。 而要有戒和定的能力,必须先有布施的功德。 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而它的原因,底下我们也会提到。 在佛家,则以‘闻、思、修\’来获得大智慧。 关于这些,我相信各位都很熟悉,我也不必赘言! 底下另外举出四个获得严正智慧的方法:(一)扬弃情执:‘人是感情的动物。 \’各位! 这是一句时时挂在我们口头的俗语。 我们都知道,要获得严正的智慧,第一步,就非得把人们的这种妄念情执扬弃掉不可! 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有理智的。 但是,由于妄想及不纯洁的情感的作祟,大部份的理智都被淹没了,并不能发生丝毫作用! 从‘十二因缘\’中,我们也可以明白这个道理:有了这种不纯净的情感在作祟,就会执著,一旦执著了,那一切不正常的思维都出现了,使我们变成了迷惘,如陷身在五里云雾中一样,所谓‘爱、取、有\’即是。 当然,不必把情感完全扬弃,而用‘美化情感\’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获得大智慧。 但是,这点我们目前不谈,留待下面再谈吧! 在这里,我们只先就获得智慧的第一步著眼,因此,我们非得扬弃情执不可! (二)应用想像力:最近美国的教育,特别注重在‘想像力\’(Imagination)的训练。 想像力虽然只是智慧的一部分,但是,无可置疑的,这种专门性技能的训练,确实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发觉出许许多多未知,但却极有用的事理! 范纳先生(Mr. Jules Verne)说得好:‘天下任何事情,只要有人想得到,那么,就有人做得到。 ’而佛陀的教化、更进一步要人们运用\‘正思维’的方法,运用正思维的方法,才能分别是非邪正以及事理的偏圆。 世间的一切事理,都是真如本性染著后的作用产生的,范纳先生的话,实在早已概括在佛法之中了。 一九五三年美国研究创造性思想权威,奥斯明博士(Dr. Alex F. Osbam),曾写了一部叫‘应用想像力\’(Applied Imagination)的书,专门用来训练想像力的运用;后来,这部书至少发行十万册,再版十二次! 这部书虽然著重在工业创造力面的训练,然而,我们也可似从中获得应用想像力的真窍,而用来体察人生的真相。 各位不妨读一读。 (三)要获得严正智慧的第三个方法是:由感觉的世界,升华到纯粹抽象的非感觉的世界。 这点非常重要! 一切的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 而一部思想的进化史,也无非是人类追求抽象世界的奋斗史! 更重要的是,它也正是人与佛之间的桥梁;因为,有了它,才可以进一步有‘直观\’(Intuition)的能力,而任何宗教的体验,一旦缺乏‘直观\’,那是无法入其大门而登其堂奥的! 所以,我要提出这点来。 美国现代哲学史家,史铁士(W. T. Stace)先生,在其‘希腊哲学史(A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一书中曾说:‘我们所有早期的经验,都是属于物质世界的。 心理世界必由内省而起;而内省的习惯,必来自少年或壮年时代,有些人甚至终身难达这种境界! ’为了证明他这段话,他以我们日常所用的语言举例说:‘我们的文字,其表明心理的事实,总是藉助于物质;比如,我们说某人是一个“清澈”(Clear)的思想家;“清澈”两字,本来是形容物质的,水不含其他杂质,就叫做“清澈”。 又如说,某人的思想极“明显”(Luminous),这也是取譬于物质——光,来说明的。 我们又常说“心中”或“心头”有甚么事,其实,心何尝有上下表里之分? 我们不过把它想像成一个占有空间的物体罢了。 .. .. .. ’由上面这段话,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在幼稚的时代,的确都被感觉世界的物质所迷惑著;这种毒害,用佛教的名词说,就是‘相\’;它深入我们心灵的最底部,破坏我们正确的思想力,以致使我们无法获得大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它的束缚! 至于如何去破除,那就全靠各位的反省和小心思考了! 当然,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的实修工作,也是达到这种纯粹抽象世界的好方法之一! (四)第四个获得严正智慧的方法:美化情感;也就是实际地去做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的工作。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前面两点都可以从书本、学校或训练班学到,而第三点实际上有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在这点里面。 佛教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哲学的;二是科学的。 前者是一套完整的推理体系,以及许多不可用推理,而必须用‘直观\’方法体验的真理;包括四谛法、十二因缘、因果论、六道轮回等等,以及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等等实际修行的方法;它们部还未被科学所证实。 而后者呢? 则专指已被科学证实的‘诸法实相\’,如时空的虚幻、宇宙的无边,或则是,除地球外,还有其他星球的预言等等。 佛教虽然分为这两大部分,但事实上却是合一的;因为,它要我们以五戒、六度的修行工夫,通过那套完整哲理的媒介,而了解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 也就是说,第一步必先信仰这套哲理,而后证得科学的、佛的境界。 而各位都知道,信仰是由感情而来的;所以,我在前面说:不必扬弃情感,只要美化情感,也同样可以获得大智慧。 至于为甚么又要做五戒、六度的实修工作,那是因为五戒、六度的修行,可以增强信仰的力量;而它又可以美化情感的事实,那更不必说了! 各位! 千万记住! 要获得严正智慧的最好方法是:美化情感,也就是实修五戒、六度! 尤其是六度中的‘布施\’! 记住! 记住! 第六点,我要各位知道并实行的是:佛教青年应有科学的眼光。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A. Comte),把人类进化分为神学、玄学和科学(Theological Metaphysical Scientific)等三步骤,虽然这种方法,已被认定为无目标的肯定,而渐渐失去其价值;但是,无可否认的,现在的确是科学的天下! 而且,佛法是否合乎科学的问题,早已在学术界辩论多次,证明了它不但合乎科学,而且往往预言了科学的趣向! 它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以及‘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年心不可得’等等的理论,早为科学界所推崇!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应有科学的眼光,否则,非但要落在时代的后面,而且将永远无法成佛了! 至于如何才能有科家的眼光,那我想各位所受的科学教育也不少了;在此. 只提一点,这也是前面已经说过的;那就是‘扬弃情感\’。 科学最注重‘客观\’,扬弃情感,正是客观的更具体说法。 最后一点,我希望各位知道并实行的是:佛教青年应有扬弃神的观念。 但千万不可落于无神论的泥沼中。 我们都知道,除了佛教外,其他的宗教理论,都是崇拜一神或多神的。 这种理论,大概可分为:(一)多神论;(二)一神论;(三)汛神论。 现在简略说明如下:(一)多神论:这种宗教理论的起源,多半是由于人类的无知;有的是因恐惧,有的是因对大自然不可知力量的崇拜,乃至于有的是对先民们的怀念、感恩或敬畏而起。 在东南亚地区的民间,以及全世界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多流行著这种信仰;如中国的土地公、城隍公、以及风神、木神、灶神等等。 很显然的。 这种理论只是无稽之谈罢了! 是未开化时代的遗物! (二)一神论:大概说,一神论是由多神论演化而来的;西洋的耶稣教,由原始犹太教演化而来即是一例。 所谓一神论,乃是假设一个高高在上,具有人间一切完美德性的神灵,而掌管著宇宙的运动,以及人类的善恶和生死。 (三)汛神论:依历史的演化看,这种理论,较一神论更进了一步;他们认为宇宙确实有神灵存在,但祂的神性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入的,充塞在你我之间,也充塞在草木花石之间,而和宇宙融和为一了。 我们已经说过多神论的无稽,而一神论呢? 佛教并不否认‘祂’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祂’之所以存在,和其他万物的存在一样,都是依著我们自己的‘心识\’而显现的;也就是所谓的‘一切唯心造\’。 当一个人,由于信仰‘神性\’的万能,他就会产生类似佛教所说的‘禅定\’工夫,进而得到精神上暂时的的解脱,或产生人类思想所无法了解的‘幻觉\’;这就是他们教徒所说的‘神迹\’了! 这种‘神迹\’确实是有的;但是,那完全是自己心力所造成的,绝不是‘神\’的恩典! 而所谓的‘神创造万物\’那更是违背科学的说法! 至于汛神论呢? 那只不过是更狡猾的说法罢了! 因为,这倒不如说:‘宇宙中有一个真理,充塞在万事万物中’,如此,假如我们再补充一句:‘而这真理并非是超人的神灵,而是由于各人亲身体验追求的结果。 ’那么,所谓的汛神论,还不是盗取佛陀的教义吗? 因此,汛神论在理论上亦不能自圆其说。 另外,我为甚么又要说,不可落于无神论的泥沼中呢? 因为,无神论者,是迷信物质文明万灵的,像目下极权国家。 这种理论是人类精神文明退化的主因。 我已说过,‘神\’虽然是心力所造的,但是,只要我们一天未能控制自己的心力,我们如果只一口否认‘神\’的存在,那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那将使自己毫无忌惮,如不羁之马,任性胡为,其结果更为恶劣。 我们之所以要扬弃神的观念,是因为‘神\’并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我们必须独立! 而我们又要扬弃无神的观念,是因为宇宙中的确有一我们自己心力可以真正发挥神的力量。 以上,我所列举的七点,都是热切希望各位佛教青年知道并实行的。 东方人的学术思想,贵在‘实行\’,因此,我要请各位特别注重‘实行\’!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佛陀的诞生,那么,我们就不可忽略佛陀伟大的德性! 我要重复我最先起所说的:‘我们将使尽我们的精力,学习他的伟大,而将我们从他那儿所得的一点光热,散发给这苦难的人们! 并将我对生命的祈望,付托在所有像恒河一样圣洁的河流中,滋润大地的枯竭,冲洗人类的无明! ’我们要高声欢呼:伟大啊! 佛陀! 伟大啊! 佛陀! 它振兴起来了! 振兴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5-04-14 14:45: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