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惟传法师: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 内容: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空海(惟传法师)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 有一句话说:自古圣贤多寂寞。 因为真正的阿罗汉、真正的解脱者不多,而一般众生,如果你不是阿罗汉、不是解脱者的话,你没办法了解他的心行;你没办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所以他就变成常独行、常独步啊! 因为很少人能够看到他的踪迹,就像老子的足迹你不容易看到啊! 这里的常独行。 常独步,讲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啦! 你的体证不到那种情况的话,你是没办法跟他的内心世界起共鸣的。 所以他的内心世界就是常独行、常独步啊! 但是,那些解脱者、那些到达涅槃境界的解脱者呢? 达者同游涅槃路,如果你真的也来到阿罗汉的世界、解脱者的世界的话,那么你就能够跟他:哇! 大家在涅槃世界里面心心相印啊! 这里所说的心心相印传心,是说你的证量来到跟他相同的时候,你可以跟他分享内心的世界那一种解脱自在的世界;那一种无为无学无修无证无所得啊! 当你来到跟他心心相印的境界,你再看你的回头路,你会看到过去的颠倒梦想,你也会看到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面构筑梦幻世界,自讨苦吃。 所以常独行。 常独步。 达者同游涅槃路,这都是对解脱者世界的一种描述,以及众生就算证到三果,你都没办法了解阿罗汉的内心世界。 你会用你的自我意识去审判,但那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如实的。 调古神清风自高。 貌悴骨刚人不顾。 调古神清,就是说解脱者呢? 因为他都是与古圣先贤同游,所以神气清爽啊! 风自高,是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因为他知足、知恩,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足,所以人到无求品自高啊! 貌悴骨刚人不顾,他的外表呢? 看起来好像很平凡、很平淡,甚至看起来还觉得有点憔悴。 但是,他的骨头呢? 却是刚硬的。 骨刚,不是我慢的那个刚强,而是说他内心是有道骨的啦! 他不会去做不必要的攀缘,也不会在乎世间人的眼光、批判,他的内心是充满着详和、安详。 貌悴,事实上也可以说像那种解脱者呢? 常常是面有菜色啊! 因为阿罗汉常托空钵啊! 供养比较少啊! 不像那些重视修福的人,吃得满面红光。 如果以真实的佛陀来说,你要知道喔! 佛陀一天吃几次? 佛陀是日中一食,一天吃一次啊! 一天吃一次的人,你说他会满面红光,很福相吗? 那众生呢? 因为我们的摄影技巧好,然后就把佛陀的相加以修整边幅,修啊! 修啊! 修得这样比较好看、这样比较庄严,结果把真实的佛陀的实相都修掉了。 穷释子。 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穷释子,大家有没有听过贫僧、贫道? 那是一种自称,自称自己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有道、有的只是有法。 穷释子,一个真正在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有很多财富、很多财产的。 口称贫,虽然我们嘴巴上称贫僧,实在是身贫道不贫啦! 称贫,是因为你们穿的、住的都很富丽豪华,而我们是穿的随便就好了啦! 住的能够遮风避雨就好了啦! 所以佛陀常常穿的都是一些粪扫衣,都是尽量废物利用啊! 实是身贫道不贫,他的外表、外相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好像是很贫穷,但是他的道呢? 他内心所蕴藏的法宝呢? 却是不贫穷啊! 却是无限啊! 这里要跟大家讲的就是,众生的贫穷、贫富都是从金钱上面来衡量,但那是错误的。 不是越有钱的人就越快乐喔! 真正的富有是从你快乐不快乐上面来界定啊! 如果你有很多的钱,但是你却过得不快乐、过得忧悲苦恼,那你是很穷啊! 如果你有很多钱,但是你却一直想赚更多的钱,你不知足,你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你不断地在追逐钱,钱越多,你又想赚越多,那表示你的钱还不够,表示你还很穷。 那解脱者呢? 他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他是知足、知恩、感恩,所以解脱者他是真正的富有啊! 富有不是从物质上来分,而是从精神上来看。 你真的知足、知恩、感恩,你就是非常富有的人。 你真的天天过得很快乐,你就是非常富有的人。 如果你有很多的钱,但是你过得并不快乐,或是你一直想拥有更多钱,那表示你还很贫穷啊!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那些解脱者呢? 贫则身常披缕褐,我说贫穷是因为我身上常穿的就是几件破旧的粗布衣。 讲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可能因为将近一年来,我在跟大家结缘上课的过程中,大概常常都是穿那一、两套衣服,有些学员就觉得老师可能没有什么衣服好穿,所以就很关心的陆陆续续买一些衣服给我。 谢谢大家的好意! 事实上,我所穿的、所需要的不多,我也不会在外表上讲求要怎么样穿才性格、怎么样穿才有品味。 有一次在大乘精舍上课的时候,讲到衣服方面,我说如果参加丧事的时候可以穿这一套;参加喜事也可以穿这一套,这样的衣服最好。 有人就说:那穿出家服啊! 我说:不一定! 我这一套衣服也可以,喜事、丧事一样都可以参加。 所以你真的内心安详,外相方面,你不会很在乎的。 你只要穿得自在、无伤大雅就好,但不要又刻意装出像嬉皮的那种样子,不要给众生造成麻烦、烦恼啦! 不要在外表上面打量啦! 道则心藏无价珍,真正的解脱者,他的内心所蕴藏的法宝呢? 那是无限量啊! 无价之宝啊! 他就像撞钟,你不叩,他就不响;叩小,他就响小;叩大,他就响大。 他有无价之宝,只看你会不会挖而已。 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这个得道之人解脱者,他那些无价的珍宝呢? 用无尽啊! 利物应机终不吝啊! 他对法布施方面不会吝惜的。 他不会自私自利,也不会说要有什么条件,要你拿多少钱给他,他才传法给你。 没有那些啦! 为什么他能够这样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呢? 因为原来你都是用自我的金钟罩,把自己跟这个法界的大海隔绝起来。 所以你会觉得你的生命好像越来越萎缩、越枯萎,那是你用自我把自己阻绝了。 当你了悟整个法界的实相之后,你那个自我会很高兴、很欣喜地打开、撤除掉,这时你会来到无我的世界。 当你无我的时候,整个法界的法流它是不断的涌入、不断的穿流而过。 这时候,你原来那即将枯乾掉的井水呢? 它会一直涌冒法喜,变成泉源不断的泉水。 那个活的法水、活的泉水,它会不断的涌入啊! 这不是说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将自我打开、撤除掉之后,你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这时候你的法宝、你的法喜那是无限啊! 所以说无价珍。 用无尽。 利物应机终不吝。 解脱者对于法布施方面是不会吝惜的啦! 你要的越多,他可以给你的也越多。 而且他给你越多之后,这个泉水它还可以更加加速促进它的流动、流通。 这就是利物应机终不吝啊!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 三身,就是报身、法身、应化身。 三身四智体中圆,当你真的解脱之后,你的各种智慧,它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你的智慧眼打开之后,包括你对一切人事物的观察;包括你实修实证而产生的无畏智,那些都会自然的展现出来。 这都不是装出来的啦! 这一定都是透过实修实证而来的。 八解六通心地印,解脱是有分不同层次的。 当你真正究竟解脱之后,其他各种的解脱,以及各种的观察力,包括漏尽通都会很自然的展现、很自然的流露出来;你的烦恼、不安那些也会都止息了。 上士一决一切了。 中下多闻多不信。 跟大家讲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讲这个最高、最好的解脱之道,如果是上等根器的人,一听了之后呢? 他会展现出大丈夫的气魄,当下承担去求证。 等到他真的证悟到之后,一切就了了。 上士一决一切了,当你体证开悟之后,你的所有的疑结都会破除。 中下多闻多不信,但是中等根器或是下等根器的人呢? 多闻多不信啊! 中下等根器的人听了这些会说:真的吗? 是这样吗? 有那么简单吗? 有那么快吗? 不可能啦! 我们业障这么深重呀! 所以中下根器的人是多闻多不信啊! 这样,也只能够随缘了啦! 随便你,随你高兴好了。 但自怀中解垢衣。 谁能向外夸精进。 但自怀中解垢衣,是说一个真正要迈向解脱的人,他是不断的回来反观、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他不是去向外看,不是去挑别人的毛病、不是去跟别人比较。 谁能向外夸精进,修行不是去向别人炫耀、不是去跟别人比高低。 有的人修行之后,就是要向别人炫耀,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多么厉害;不然,就是要去跟别人比高、比低、比大、比小。 那都不是真正走在解脱道上。 真正走在解脱道上,他是但自怀中解垢衣啊! 从他谤。 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众生不了解一个真正的解脱者,所以对他会有很多的毁谤;众生都是从自己,用自我的眼光来衡量一个解脱者,所以对他会有很多的批评。 好吧! 那就从他谤。 任他非。 把火烧天徒自疲。 这些毁谤、批评对一个解脱者来讲,那都是无关痛痒啊! 他仍然是解脱自在啊! 但是,对你呢? 对这些批评者、批判者呢? 你只是自己阻断解脱之路而已。 你不愿意相信那些解脱者,然后又批评他、攻击他,你只是在阻碍、阻断你自己的解脱路,把火烧天徒自疲啊!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 对一个解脱者来讲呢? 我听到那些批评啦! 毁谤啦! 我闻恰似饮甘露,就好像在喝甘露法水。 为什么? 因为众生在告诉你:我们就是这样在颠倒梦想啊! 众生还会拿出他实际在颠倒梦想的例子来给你看。 知道吗? 所以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因为你看到众生真的是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面自寻烦恼,自断解脱之路。 这时候,你不但对众生没有任何的瞋心,你会生起大慈大悲之心啊! 真正的解脱者他遇到众生的攻击、批评,他是不会起什么瞋心的。 因为他看到众生在流露颠倒梦想的实相,而他内心生起的就是大慈大悲啊! 但愿有因缘众生能够出离苦海,远离颠倒梦想啊! 所以销融顿入不思议,他不但没有瞋心,代之而起的是大慈大悲之心啊! 观恶言。 是功德。 此则成吾善知识。 别人的恶言、冷言冷语、毁谤批评这些呢? 都是功德啊! 它是来考验你、来检验你啊! 看看你的证量是真是假,所以他也是我们的善知识,要感恩啊! 不因讪谤起怨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 不因为他毁谤、批评你,然后你就起瞋心;不因为他夸赞你,然后你就起贪心。 像这样,这都是境界在考验你,看你会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 看你的悟境、体证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你就可以展示出、流露出无生慈忍力。 那个无生,就是你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你不会因为遇到顺境就起贪,遇到逆境就起瞋啊! 所以你面对这些呢? 你展现出来的是无生法忍。 而对众生的批评、讪谤那些呢? 你流露出来的是大慈大悲愍众生啊! 没有瞋心,只有体谅与包容。 这不是用压抑的喔! 不是说以后别人批评我、攻击我,我很想生气,但是老师说不可以生气,生气的话我的境界就不够高,就曝露出来了,所以就压抑着。 你用压抑的话,你是会内伤不断啊! 内伤不断的话,你又会去伤害众生喔! 所以你要真的就是心与空相应,面对各种的批评、考验,你才能够无生啊! 宗亦通。 说亦通。 定慧圆明不滞空。 宗亦通,就是说你的体证来到了超越宗派、超越宗教,而不是说成为某个宗派的继承人,就一直弘扬那个宗派的法。 不是这样的啦! 你不是要成宗教的信徒,你是要成为解脱者啊! 真理,它是没有宗派、宗教之分的。 你如果真的体证到真理的话,那是超越宗派、宗教的。 这就是宗亦通。 说亦通,如果这一条解脱之路,你是扎扎实实的走过来的话,你真的走过的话,你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众生,怎么样去走出解脱路啊! 而你的说法也会很圆通、很通畅。 定慧圆明不滞空,一个解脱者呢? 他是很潇洒、很自在的。 但是在那潇洒、自在里面,他是有定、有慧的啦! 他是定慧圆明,很自在又不滞空,不执着在空里面、不执着在涅槃、不执着在无为,他是能够无为无不为啊! 非但我今独达了。 恒沙诸佛体皆同。 这个境界不是说只有我(永嘉大师)才能够做到,你们都做不到,不是这样啊! 恒沙诸佛体皆同,过去的佛、过去的那些解脱者,他们所体证的都是来到相同的涅槃境界、解脱自在的境界啊! 而这都不是我私人的,不是我独创的。 师子吼。 无畏说。 百兽闻之皆脑裂。 师子吼,是说一个真正体证到究竟法,来到解脱自在的阿罗汉呢? 当他上台说法的时候,就好像狮子在吼一般。 这里用狮子吼来表示他弘法时,那种威震八方和他的那种摄服力。 无畏说,如果你真正有所体证来到解脱自在,你的讲经说法是会具有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啊! 但如果你只是闻思,你还没有经过实修实证的话,你的讲经说法里面都还会有很多的疑、很多的保留、很多的畏缩,还会没有信心。 如果你是经过体证、实证来的话,你所展现出来的是大丈夫的气势、大无畏的精神,这里面是没有我慢的。 要弄清楚喔! 他只有如实语、如实说;说实相、说真相,而没有我慢。 为什么他会大无畏呢? 因为真理实相不是他个人的啊! 它是宇宙的真理实相;它是大自然的法则,任何人都可以来求证,他不怕你去求证啊! 你越去求证,你越会相信他所讲的话是真是假。 所以他会展现出那种大无畏的精神。 但是,这样的一种解脱法呢? 百兽闻之皆脑裂啊! 一般根器比较小的人、比较不具足的人,听到这些法,他会起烦恼;他会不喜欢;他会逃、会跑,他不要啊! 那有可能? 我不相信。 然后很多过去的那些知见,又把他引离开解脱法。 所以百兽闻之皆脑裂啊! 香象奔波失却威。 天龙寂听生欣悦。 香象,是描述中等根器的人。 中等根器的人听到这种上乘之法,还是一样会逃跑啊! 他听了几次之后还是会逃跑、会闪开、会闪躲,会设法躲开。 他不喜欢,因为他要追求的是神通、是感应,他要塑造的是自我有成就感啊! 如果告诉他这种要拆掉自我的那个框框,他会怕啊! 所以不是真正要解脱的话,他就会继续逃、继续跑。 这就是香象奔波失却威。 虽然,他说要修行,他很喜欢修行,但是他的修行却是想要有所成就啊! 他的修行不是为了断我慢、不是为了究竟解脱。 天龙,讲的是上等根器的人。 上等根器呢? 你真的是为解脱而来的话,你听到这些解脱法,你会很寂静,心很柔软地去听。 当你听闻时,你的内心会不断的产生震撼、会不断的产生法喜。 这就是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 涉山川。 寻师访道为参禅。 我(永嘉大师)过去呢? 是不断的跋山涉水、上山下海、国内国外,到处去参访;到处去求道、觅道、修道。 用生命去修、用生命去求,就是为了了悟生死大事,为了大安心、大自在啊! 像玄奘大师的那一种求法,那都是用生命去求法啊! 如果你真的有用生命去求法的魄力和决心,你的成就会很快。 如果你还是可有、可无,有也好、没有也没关系,无关痛痒;有的话,多增加一些知识、知见。 像这样的话,你还要继续再浸泡很久啊! 你的苦还吃得不够,你就继续再多吃一些苦吧! 自从认得曹谿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自从认得曹谿路,讲的就是六祖惠能的意思。 自从,事实上那只是一个代表,意思就是说自从我认得、了解涅槃之路,了悟法界实相之后,我了知生死不相干啊! 以前无明的时候一直贪生怕死、一直恐惧死亡。 当你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你会体会到: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那是法界的事啊! 耶稣要来这个世间诞生,不是耶稣自己在决定的,是上帝要他来的,也就是整个法界的因缘啊! 上帝,讲的就是当整个法界的殊胜因缘形成、具足,耶稣就出现啊! 你的出生也是这样啦! 波浪要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波浪要消失,也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啊! 波浪的形成与消失,跟波浪本身不相干啦! 这就是了知生死与我不相关。 今天缘起现象你有这样的一个生命,你要知道这是整个法界的恩赐啊! 所以你要好好珍惜它,善用当下这么美好殊胜的因缘。 但这个珍惜里面没有抓取,你是活的很全然,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 就算有一天,你表面上是死了,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的死,你只是回归法界;就像波浪消失,回归大海。 所以说若生、若住、若异、若灭。 有没有? 《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那个若字。 若生、若住、若异、若灭,好像是生、好像是住、好像是异、好像是灭。 真正呢? 它是不生不灭,它是不断的变化、变化而已啊! 冰融解,也不是冰的完全消失,它只是变化、变化。 像我们今天到户外禅修,有指引大家去看一棵枯树。 有没有? 那棵枯树在法界里面,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啊! 法界没有排斥它,它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啊! 所以不要用二元对立的眼光来看生、死。 你要看整体,你才会自从认得曹谿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当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真的参透生死大关的话,你的生命会很洒脱、很自在。 不管到哪里,你都是大安心、大自在啊! 行亦禅。 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个真正的解脱者,不管是动、是静,他都是无修无修之修啊! 他就是那么地清醒明觉、安详自在。 所以他是行亦禅。 坐亦禅,语默动静呢? 体安然啊! 体安然,就是说他的内心是很安详、很自在的,包括在跟你说话,他的内心也是保持清醒明觉,没有恐慌、没有不安。 所以你看! 这是很活泼的解脱境界动、静都是解脱自在啊! 纵遇锋刀常坦坦。 假饶毒药也闲闲。 纵遇锋刀常坦坦,就算遇到灾难他也是坦然地面对。 坦然面对是说他冷静地面对一切境界,但却不是说:现在假设我在房子里面,房子着火了,烧起来了,我面对大火也一样,坦坦荡荡的面对,不逃也不跑,来证明我的证量很厉害。 如果这样,那是没有智慧啊! 事实上,这里是说如果是因缘遇到刀锋这种情况呢? 我也是坦坦荡荡,平常心的来面对。 其实你如果冷静而有智慧地去面对那些逆境的话,反而容易大化小,小化无喔! 假饶毒药也闲闲,就算整个因缘如果到后来要我像苏格拉底一样,被赐毒而死,因缘如此的话,我也以平常心来接受啊! 如果整个世间、整个众生不希望我讲话,要把我的嘴巴封起来,要把我毒死,解脱者他也是假饶毒药也闲闲啊! 因为这是世间的因缘。 耶稣被判死刑,吊上十字架,因缘如此,也是就接受啊! 所以纵遇刀锋常坦坦。 假饶毒药也闲闲。 但是,解脱者他不会刻意要去自讨苦吃,他不会去逞强,不会刻意要去挑衅找麻烦。 如果因缘如此,他是冷静的去面对一切的因缘。 我师得见然灯佛。 多劫曾为忍辱仙。 这是叙述佛陀也是经历过很多的觅道、求道、修道,才能够来到解脱自在啦! 几回生。 几回死。 生死悠悠无定止。 这就是说,你在还没有解脱以前,你就是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啊! 从小到现在,你是跌跌撞撞的,你也都在欢喜、忧悲苦恼之中头出头没。 那都是在生、在死啊! 几回生。 几回死。 生死悠悠无定止,你还没有解脱,你紧抓住生命的话,你就会贪生怕死;你就会不断地在苦海里面轮迴。 而那种轮迴是生死悠悠无定止啊! 自从顿悟了无生。 于诸荣辱何忧喜。 自从顿悟了无生,当我体会到了不生不灭的大自然法则、真理实相之后,哇! 了悟了生死大事之后,于诸荣辱何忧喜。 也就是说因为你来到了大安心、大自在,你不会再成为境界的奴隶,所以你能够解脱自在啊! 发布时间:2025-04-03 13:04:4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