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读佛经求感应 内容: 认真修行佛法是非常好的,我们平时修行持诵佛经是可以获得感应,而我们之所以感应道交,千万不要误会只有佛才有感应道交,妖魔鬼怪统统都跟你感应道交,理是一个,所以心正、心清净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正确的认识一下佛经的功德感应。 什么是感应,为什么获得感应演【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故以因缘为命。】「应身」是用,法身是体,报身是相。 应身是起用,从体起用,什么作用? 帮助别人开悟,帮助别人证得法身。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这是「应机赴感」。 「机」就是指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想学了,只要你一动念头想学,立刻感应道交,佛菩萨就现身了。 同修们一定要知道一个道理,这是真理,佛菩萨能应机赴感,妖魔鬼怪也能应机赴感。 你心里一想鬼,鬼就来了,一想妖怪,妖怪就现前,你想什么它就现什么,为什么? 因为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万法。 佛在自性里面,菩萨也在自性里面,妖魔鬼怪统统都在自性里面。 应机赴感是本性赴感,不是别的。 现在人喜欢奇奇怪怪的,这个奇奇怪怪念头一动,妖魔鬼怪都来了,佛菩萨都不见了,为什么? 佛菩萨没有这个机缘,妖魔鬼怪有这个机缘。 这是什么一种机缘? 喜欢感应、喜欢神通、喜欢禅定,喜欢搞这些东西,喜欢见神见鬼,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你只要一动这个念头就有,你真的看到,真的接触到,你会看到人放光,会看到人坐在那里离地三尺。 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应。 六祖在《坛经》上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本来具足的。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想佛就会见到佛,想菩萨就会见到菩萨。 这是我想成佛,我想成菩萨,我并不是想要见佛、见菩萨。 你想见,那个错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佛在《金刚经》讲得很清楚。 是我们自己想成佛、想成菩萨,想明心见性,这就与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 .. .演【因即众生能感之因,缘即诸佛能应之缘,因缘时至,感应道交,因缘别离,感应斯泯。】这是讲应身。 我们必须知道,与佛感应道交是怎么感应法。 我们今天求佛,所感应来的都是妖魔鬼怪,为什么不能感应到真正佛菩萨现前?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就是我们的心用错了,我们不是用的真心,我们用的妄心,妄心跟佛菩萨不能起感应。 不要说跟佛菩萨,阿罗汉以上的都没办法感应。 妄心能感的是六道,因为六道凡夫,纵然到非想非非想天,还是用第六意识心。 我们今天用第六意识心求佛菩萨,所感得来不是真佛。 要想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那就行了,才能感应道交。 用是非人我心、贪瞋痴慢心、嫉妒愚痴心,这怎么可能跟圣人感应道交? 这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说在这个时代佛菩萨不来,不是的,是我们无法跟他起感应。 我们还是自以为聪明,这样学佛,这一生还是会空过,很难成就。 修行,身口意三业最重要的是意业,也就是从心地修起,把这些错误的观念、思想修正过来,心正了,言语、身体造作自然都正。 所以会修的人从根本修,根本是修心地法门。 小乘人是从事相上修,大乘人是从心地上修。 戒律,小乘是论事不论心,大乘是论心不论事。 所以泰国、锡兰的小乘人瞧不起中国大乘佛教,为什么? 大乘佛教不持戒,他们那个戒持得很严,他是在事相上持,大乘戒是在心地上持,如果心地不清净,说老实话,那真的不如他。 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难得太多,大乘戒在起心动念之处。 这一段明白三身的道理,同时你就晓得怎样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要知道,一切诸佛、一切菩萨无所不在,为什么? 法身遍满法界。 法身佛,在华严里面称「毗卢遮那」,翻成中文是「遍一切处」,法身遍一切处,哪有不在的地方。 中国禅宗有个公案,是说有一个很顽皮的小沙弥,在大雄宝殿拉大便,这还得了吗? 不得了! 维那师看到之后马上报告住持,要处分他,这个对佛是大不敬。 结果和尚出来,就问他:你这是太不恭敬了。 小沙弥就回了一句话,他说:请和尚找一个没有佛的地方,让我去拉大便。 一句话把和尚问倒了,找不到! 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的化身,到哪里去找。 老和尚太著相了,一句话把他点醒,老和尚开悟了。 这都是真正开悟的人,用这种非常的手段帮助别人开悟。 所以感应道交,千万不要误会只有佛才有感应道交,妖魔鬼怪统统都跟你感应道交,理是一个,所以心正、心清净比什么都重要。 十法界依正庄严何尝不是感应道交变现出来的? 就看你念头怎么变法。 正是大经里面所讲的,「唯心所现」,境界是心现的,「唯识所变」。 唯心所现,现的是一真法界,这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怎么变的? 识所变的,识就是分别执著,《华严经》讲妄想执著。 如果没有妄想执著,那就不变了,不变就是一真! 法界就是一真。 一有了妄想执著,就把一真变成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胜有劣,一真法界里头没有胜劣,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学,学什么? 见怪不怪,我们的心就清净了。 不要被环境所动摇,不要被环境所染污,在环境里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就对了。 看到善人好事也好,恶人坏事也好,都把它看平等了,这叫真正修行。 当然我们功夫还不够,还没有办法在这两个极端的境界里面修清净心跟平等心,这功夫不到家;不到家的时候,最好远离它,我们心就清净了。 心地真正清净了,也不是故意要接近,为什么? 度化众生。 哪个地方众生机缘成熟,请你去讲经说法,请你住持道场,你就可以去了。 住持道场在从前都是佛菩萨、再来人,为什么? 他在境界里头不动心,才有资格住持教化一方。 还是会被外面境界所影响,只可以做学生,当清众,不能管事。 管事就要接触人,接触人就有烦恼,你烦恼天天增长,与道心就相违背。 学道的人烦恼是要天天少,不可以天天增加,天天增加那是修六道轮回,修三恶道,这就错了,决定不能这个搞法。 所以感应道交,我们一定要了解,一定要重视。 我们修行持诵佛经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但是我们可不是只是为了这些功德好处才去持诵佛经,我们自己在家修行佛经的时候也是需要正确的方法的,我们要清楚平时修行佛经是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3-29 08:57: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