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波法师:无常就是都在动、都在变化 内容: 假真并观【佛言:观天地,念非常。 观世界,念非常。 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这段经文说得也很通透,什么意思呢? 所谓佛言,观天地,念非常:佛陀告诉我们这些有缘人,你去观天观地,宇宙万有的一切事事物物,当你去观察其本质,心中会感悟什么? 无常! 所谓无常就是都在动,都在变化。 有人说生天很好,佛教的轮回观是圆形的;基督教的生死是直线形的,要么就生天,要么就堕落。 佛教说人死后,可能成为人,可能成为畜生,可能下地狱,可能成为阿修罗,可能成为天人,可能,因人而异,虽然有痕迹,却不是定法! 仅仅是可能。 但是,人即使生天了,怎么样? 佛经里边说,一旦天福享尽了,花冠会枯萎,身上会有臭气,因为无常会现前! 所以即使有多少劫的寿命也没有用了。 那个时候,一切就都不再好玩儿了,也不再快乐了。 永嘉禅师《证道歌》里说人天福报,犹如仰箭射虚空,就好像拿着箭向空中去射;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意思就是:当这个力量达到顶点的时候,就会掉下来;一旦掉下来呢,来生就不一定有这样的福报了,所以都会无常的!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这里就是念无常观,无常的力量是最大的。 无常观,即念非常,不是常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羡慕别人,应当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佛教里边有人,怀有一种很奇怪的观念,什么观念? 比如某某和尚啊,本来没那么大年龄,我们会宣传说他一百八了或许是善意,又难免别有用心;虽然我们尊重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尤其是那些为了佛教弘化和修行的高僧大德,我们甚至期望祈请他们常久住世,但是佛教从来没有让人们追求世间短暂长寿,甚至于忽略了生脱死的解脱。 不用说:随缘自在,当机立断,且就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了自己,我们足已无所谓长短的寿命,才是佛法的解脱精神。 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读书时,有一年暑假回来,当时我就在这门口,一个老人家进来了说:我就要见你们那个一百八十三岁的老和尚。 我说:根本没有啊! 如果有,是几个人的年龄加在一起一百八十三岁吗? 啊? 你唬弄我,我就要见那个人! 其实这是个令人伤感的故事。 毕竟一百八十三岁还是有量,佛教讲无量! 突破这个有量才能达到无量。 不是说不可以活得年龄大一点,有了生命数量,还应该有质量! 所以不入道也没什么意义。 当然,如果你入道了,活得年龄又大,那当然更好了,众生不都是着相吗? 大家会因此高高兴兴,你说啥不就有权威性吗? 我现在坐在这里,如果我一千岁了,那不用说,我啥话都不讲,大家就会佩服我了,不就是这样的事吗? 原标题: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发布时间:2025-03-23 14:01: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