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波法师:皈依三宝的人要有正知正见 内容: 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所谓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八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见,就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一定要准确! 什么样的看法是准确的呢? 1. 四法印最根本的是四法印,即小乘佛法的三法印无常、无我、解脱和大乘佛法的一实相印。 一切都是烟云! 都是没有实在性的,这就是正知正见! 但是,我们依然要相信因果! 为什么要相信因果啊? 因为好人得好报,恶人得恶报! 我们无须着急,因果迟早会报。 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解脱! 才能不受轮回之苦! 但是在我们没有解脱之前,生命的痕迹历历在目。 色不异空的同时,也是空即是色! 所以因果不会断灭! 只能轻受,或者不受! 如同犯法,做了就会有成本! 如果没有成本,不但社会失去公平正义,而且对其本身而言,则会越陷越深,最终无可救药! 或许有人会说:我拜佛了,偷东西时没被抓住你瞎扯! 你下次或经常偷试试? 看看抓不抓你? 如果不抓你,那么你就彻底没救了! 所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因果不昧! 因果就是因缘。 常在江边站,没有不湿鞋的! 只有不在江边站,远远地看着它,你才安全! 或者你站在山上才更安全! 就是我们根本就不招惹这些东西,我们才会真正安全了。 2. 深信因果所谓深信因果,就是对一个佛教徒而言,不可或缺! 深信因果的表现,我们会去考虑法律、道德、自己的信仰,乃至佛教的尊严和形象。 而现实中的一些佛教徒往往因为任性,考虑的常常都是自己:自己信佛,别人信不信佛,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不管;自己是不是守法,不管;自己是不是跟社会道德违背的,不管;自己是不是违背三皈依,不管如果这些我们都不管了,那我们还算什么佛教徒? 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担当,只是心里不能纠结这样的责任和义务,视为做游戏;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了;而且你还要可爱,你可爱了,人们才会爱我们;大家爱你了,你信仰的佛教就会有尊严,你的信仰就有说服力。 如此,你在家里,大家就会认同你,你会影响全家人来学佛。 相反,如果你不可爱了,那么你全家人会拒绝! 如果家人都接受不了,那么这个信仰就有问题! 度众生要先从同我们最有缘的人开始! 否则,菩萨度众生,无有是处! 偶尔也会有人到寺院里来投诉,因为他家里的一个人学佛了,弄得家里不负责任,鸡犬不宁,甚至称王称霸虽然很多人还是不错的! 落到现实行动中,证明佛法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 如此,我们就是在弘法,我们就会让人们感觉到:佛法就是:放下不是放弃! 随缘不是随便! 圆融不是圆滑! 负责不是负担! 我们要知道,佛法首先让我们活的简单,让我们活的豁达,不去计较! 活得简单,就不复杂,不复杂就快乐! 只是,一些人就是复杂,就是讲究,讲究来讲究去,就会把自己和别人讲究烦了,甚至偏离佛教解脱的根本! 该讲究的要讲究,比如在佛殿里、做佛事、拈香,我们要一本正经去做这样的佛事。 如果你连这样的事情都不能认真对待,那么我们的恭敬心从何而来? 不该讲究的不要讲究,比如有人在外面还要顶礼法师外面不可以顶礼,更不可以没完没了地顶礼。 恭敬是应该恭敬,但是,要有节有度,时节因缘还是要把握。 有些人不是要有恭敬心,而是因为无聊和寂寞,或者是因为错误地认识佛教3.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徒最终的目的以及所要秉承的原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教化众生的方法离不开这三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两点是工具,后一点是目的! 我们在授菩萨戒的时候,问受戒人:汝是佛子否? 大家回答:是佛子! 好,那么是佛子就应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这是三聚净戒,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摄律仪戒,就是法律、规则、佛教的戒律、三皈依等我们要遵守;所谓摄善法戒,就是我们遵守的法律、规则等一定是符合善法的;所谓饶益有情戒,就是我们遵循的所有规则和所做的善法,都是要跟众生结缘的,而不是要结怨的。 比如有些事情,我们如果做不到,要给人家一个解释和理由;如果没有解释和理由,就会造成误会和误解! 任何事情,都有规则和理由,尤其是管理者需要去平衡更多人的想法和诉求! 如此,更多人才会释然! 就不会产生太多的误会和怨恨! 最后则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所以佛教徒要深信因果,要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才能获得佛法的真正受用,如此才能得到信仰的真实利益,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广结善缘! 我们就有理由说:我们生也安乐,死也安乐;我们就有理由说:我们是自在的,是无所畏惧的。 就像死亡一样,怕死终究要死,索性我不怕死了,那么就会死得慢一点儿,但是最终你要接受死亡的现实;而且,当你接受死亡的时候,你的生命应该是升华的,你才有可能是解脱的。 因此,大家需要时时提醒自己。 原标题:佛教徒要深信因果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转自微信公众号:闻法 发布时间:2025-03-22 12:28: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