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海法师: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 内容: 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 2004 年 4 月 3 日 )茵茵芳草绿,悠悠赤子心。 弃养方觉痛,思亲不知春。 香焚涤业累,梵唱慰故人。 谁言佛无孝,佛子孝最真。 佛法落实于心行,可以四字概言:知恩报恩。 何为知恩? 如父母师长、亲眷善友等有益于我者固易知恩,若以缘起法观之,即交肩路人,乃至胎卵湿化、蠢动含灵一切有缘无缘众生,无非于我有恩者。 何以故? 于无始生死轮回中俱曾互为六亲眷属也。 极言之,山河大地、无情世界亦为有恩德者,何以故? 成就我人色身故,生以赖之死以托之故。 以是《梵网菩萨戒》云? “勿放火烧山林旷野”,应“行放生业”,此乃“生生受身常住之法”。 《妙法莲华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 ”以山河大地在在皆为菩萨行道之所,其恩非小。 何为报恩? 易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然善行非一,有轮回生死之人天有漏善,有一已解脱之小乘善,唯究竟觉悟、成就佛果乃至善、极善、圆满善也。 兹善非遥,成于目前。 目前之法,于在家人份上即孝养父母、克尽人伦、恪守职责、服务社会。 舍此无以成佛,无以报恩。 由是以观,知恩,心欲其广大;报恩,行欲其平常。 佛法要义,于斯备矣。 今有邢平、邢智、张淑芬,慈父弃养,痛感五内。 为报亲恩,恭设上堂大斋一堂供佛及僧,回向亡父神清智朗,超生净土。 某不辞饶舌,代家师上堂举扬佛法大义,即今因斋庆赞一句又作么生道呢? 一念清净无量光,四恩三有尽酬偿。 发布时间:2025-03-14 13:17: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