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日面佛月面佛 内容: 马祖道一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嗣法弟子。 跟随怀让禅师,随侍左右达九年之久,深得心印。 后出世说法度众,法席大盛,座下出八十余位善知识,遍布各地。 早在怀让禅师跟随六祖之时,六祖就告诉怀让:西方般若多罗(达摩祖师的师父,西天第二十七代祖)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踏杀天下人,就是说培育出很多很多大善知识,教化天下。 本公案中的马大师 就是这位马祖道一禅师。 马大师不安。 不安,就是生病了。 诸位可能感到奇怪,象马祖这样了不起 的大祖师,已经开悟成道了,怎么还会生病呢? 其实,病都是夙障,是过去世久已造下的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免不了要造点业。 所以,纵是开悟的大祖师,也免不了要生点病。 但是,开悟了,犹如大梦醒来,过去现在所作所为皆如梦幻,了不可得,即使身患重病,因心空不作病见故,亦不为病所苦。 假设我们身体有了病,不要时时刻刻想着病,不为病所苦,业障即当下瓦解冰消。 假如你时刻记着病,那就痛苦了,难过死了! 开悟成道的人不把 病摆在心上,你看着他病了,他自己可跟没病一样。 宋朝的慈明 禅师晚年中了风,嘴都歪了。 他的侍者急得跺脚:这可怎么办? 你平生呵佛骂祖,现在报应了不是? 禅师说:不要发愁,我给你 弄正它就是了。 说着用手一推,嘴就正了,跟没病一样。 业障到 祖师身上,如热汤销冰。 业障好比债务,在祖师那里,要还就还, 要不还就不还,还也不作还想,不还也不作不还想。 马祖是大祖师,别人看他生病了,他自己并不作病想,没什么痛苦,没什么不安。 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院主,就是寺院里的当家师。 和尚,是梵文的音译,中文意思是亲教师,就是最亲最尊的老师。 当家师来慰问马祖:您近来身体怎么样啊? 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 日面指白天,月面指晚上。 白天晚上都是佛,就是说白天晚上都一样。 没病是这样,有病是这样,有病没病都一样。 佛者,觉也。 须觉破一切事物,皆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 觉有照意,要时时用心观照,不可疏忽。 我们平时说话、走路、工作,都是佛性的作用。 须用功绵密,观照保护它。 不能逐境生心,有所住着。 须健康不作健康想,生病不作生病想,穿衣不作穿衣想,吃饭不作吃饭想,如此绵密用功,心里放教空空净净、坦坦荡荡地,还怕不能成道吗? 修净土的人一天要念数万佛号, 心系阿弥陀佛,无暇生起妄想;参禅的人贵在疑情,疑情一起, 妄想自然不生;我们修心中心法的座上咒语不停,座下绵密观照, 左右照顾着这个心,不令外驰,故皆有所证入。 禅、密、净都是佛说的法,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证到都是一样的。 不能说这个法好,那个法不好。 门户之见,分河饮水,害人害己呀! 应该日面佛,月面佛才对。 这个公案就这么简单。 只这日面佛,月面佛极是难见。 下面就是雪窦禅师为这则公案写的颂: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 五帝三皇已成为历史陈迹,过眼云烟,了不可得。 而佛性却 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亘万古而长存,历沧桑而不 变。 昔嵩岳元圭禅师打坐时,见一帝王,形貌非常奇伟,率随从 威风凛凛而来。 禅师问他来干什么,他说:你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 禅师说:我观佛与众生都是平等的,对您能另眼看待吗? 那 帝王说:我是岳神,掌握着人类生死的大权,能让人活,也能令人死,你怎么能用平常的眼光看我呢? 禅师说:我本来就不曾生,你能令一个无生的人死吗? 在我看来,身体和虚空不二,我和你 不二,你能让虚空和你损坏吗? 就算你能损坏虚空和你,我却是不生不灭的,你尚且没有证到这个我,又怎能让我生让我死 呢? 禅师讲的这我,便是法身,便是明心见性的性,本来 就是不生不灭的。 那岳神却是根性大利,竟能言下知归,他原不 知道有法身不生不灭之事,经禅师开示,却顿然明白了。 他向禅师顶礼,恭敬地说:我比别的神正直,也比别的神有智慧,谁知您的智慧更为广大。 请您传授给我戒,使我也能得度。 所以雪窦禅师为日面佛,月面佛写颂,便直下指注:五帝三皇是何物。 宋朝的神宗皇帝认为这一句不好,说这个颂讽 国,为此不允许把《颂古百则》收进大藏经。 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 这里说的君,就是指明心见性的性,法、报、化三身 的法身,彻悟本来的本来。 刚才讲过嵩岳元圭禅师的襟怀, 以启大家对了生脱死的正解。 若非彻悟本来,襟怀何能如是博大? 何能如是潇洒自在? 为了彻悟本来,雪窦重显禅师历尽艰辛, 苦修了二十年。 几度差点丧身失命,都是为了它呀! 都是为了这个君。 骊龙颔下有珠,异常珍贵。 雪窦禅师用骊龙之珠比喻这个君。 下苍龙窟里摘取骊龙之珠,比去老虎嘴上拔毛更为艰辛, 需要何等的坚强意志、需要何等的毅力才行啊! 我们呢,才做了一 年功夫,就叫苦连天:哎呀! 怎么还没有消息呀? 是这个法不灵吧。 换个法修修。 要是这样,修到弥勒佛下生,也无了期。 当年 二祖见初祖,白雪齐腰。 达摩祖师在洞里坐着不动,二祖也不敢讲话,就站在洞外等,雪下得很大,都埋到了腰部。 这是何等的毅力?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能历此等艰辛,能有此等毅力,你的好消息就来了,结果就圆成了。 屈! 堪述。 屈,就是冤屈。 冤枉啊! 为什么冤枉? 啊! 原来我们本来是 佛啊。 我们原先不知道,为此事历尽艰辛,修啊! 修啊! 噢! 原 来如此! 此事与苦修竟然毫不相干,原来竟是白费劲! 诸位,我 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佛性时时都在你面前放光,是你自己不肯承 当啊。 不肯承当,就是有妄想,有执著。 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成 道时就说:奇哉! 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我们只要放下妄想执著,当下就是佛,何用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 这不冤枉吗? 所以叫屈! 堪述,就是也值得说说。 这辛苦没有白受,值得一提。 为什 么呢? 明白了宇宙、生命的本源,超脱了一切束缚,不再为生死所拘,自在逍遥,无往不利了。 我们修道见性,有三种不同情况:明眼衲僧莫轻忽。 明眼衲僧,是指彻悟本来的人。 彻悟本来,就能洞察一切,不为所拘,这叫顶门具眼。 彻悟本来,就会善观机缘,以非常的手段启发学人,这叫肘后有符。 就算你是顶门具眼、肘后有符的明眼衲僧,到了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 这里,也不可轻轻放过(轻忽就是轻轻放过),大须仔细! 珍重! 发布时间:2025-03-03 09:04: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