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真法师:佛教徒对于素食与肉食应有的正确态度 内容: 佛教徒对于素食与肉食应有的正确态度明真法师经常听到出家的同参道友,有这么一种论调:“光灿灿的事实摆在面前,我不能昧着良心说新社会不好;不知怎么的,要热爱,却总热爱不起来。 ”为什么? 为什么既然知道新社会好,却又热爱不起来呢? 十之八九的答复,是:“出家人嘛。 ”这,显然是把“出家人”和“新社会”对立起来了,好像“出家人”和“新社会”之间天生就存在着什么距离似的。 这么讲对吗? 干脆地说:不对! 因为出家人虽然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殊生活习惯,却都是无碍于热爱新社会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同是出家人,也有热爱新社会,并不是热爱不起来的。 不热爱新社会,必然还留恋着旧社会。 出家人应当信从佛教的教诫,佛会要我们不热爱春光和煦、百花分郁的新社会吗? 佛还会要我们迷恋着旧社会的墟墓吗? ——恕我把话放重一点说:把不能热爱新社会的原因,归咎于出家,这简直是对于佛的侮辱。 尤其是可能充分证明这种论调错误的,就是:在一次佛教徒反右派斗争运动中,许多同参道友的思想提高了,对新社会有误解的,误解冰消了,对新社会不热爱的,热爱起来了。 有人可能猜想:政治思想提高了,宗教信仰准会削弱。 不! 绝对的不! 事实是:随着政治思想的提高,宗教生活反而过得更愉快、更虔诚了。 那么,出家的同参道友直到今天对新社会还热爱小起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从旧社会带来的思想感情在作怪。 无论你怎样夸耀:寺庙里的经济是“利和同均,,的,是十方僧众集体所有制的;无论你怎样强调:过去在寺庙里做当家,是洁身自爱的,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无论你怎样申辩:过去在寺庙里是“清众”,是下层阶级,也是被压迫剥削的。 无论如何如何,怎么怎么,有一点我们必须很好回溯一下,就是:当时寺庙里经济生活的来源? 这大家都明白,除了个别的劳动生产外,一般的经济生活来源。 总不外收田租、赶经忏和接受施主檀越的供养。 田租,是封建社会经济组成的主要部分。 寺庙里的经济生活来源,既然是依靠田租,当然也和其他地主一样,是利用土地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的,是站在剥削阶级立场而不是站在劳动人民立场的。 过去寺庙里和农民在收租上不晓得造成了好多纠纷,不但打官司变成了司空见惯的常事,有许多大寺庙,如常州天宁寺、湖南大沩山、当阳玉泉山等处还有和尚携带枪支向农民逼缴所谓“租谷”的哩! 当权派不说,也许你是“清众”,在这纠纷发生的时候,你——不,我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当时是站在寺庙里这一边? 还是站在农民那一边呢? 打开天窗说亮话,千万人中是很少有一个半个站在农民那一边的。 这种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我们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没有彻底地把它挖出来,长期梗塞在我们胸中,我们对新社会又怎么能热爱起来呢。 很简单,这是剥削思想在作怪,又怎么能归咎于出家啦。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也未尝不想请我们替他做经忏,大家都知道,可怜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这些闲钱来请我们做经忏啊。 因之我们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什么“大公馆”、“大富户”。 照顾我们庙里放五大士焰口,拜梁皇忏,或者做水陆道场的,当然也是一些有钱的“阔老”,起码都是所谓“小康之家”吧。 我们日日夜夜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剥削阶级”的身上,老实说: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这些起人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他们垮了台,也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即使我们真能看得淡,看得空,思想感情里面也不会那样乎安无事的。 我们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没有能够把自己很好地解剖一下,却让这些旧的东西腐蚀着自己的灵魂,要对新社会热爱得起来,这倒真是怪事哩。 供养,在旧社会,拆穿了说,是有多种多样的。 善男信女欢欢喜喜把金钱或物资捧到庙内供养和尚,供养法师,或者供养常住,你不接受,反而惹起他的懊恼。 这是自愿的、正常的。 除此外,也还有所谓的“攀缘”的、“化缘”的。 总之说攀缘说化,已非施主主动;而在或攀或化之中,又是变化多端,奥妙无穷,这里暂时“从略”好了。 施主早晨送银耳,晚上送燕窝,缺钱送钱,缺衣送衣,师父师父,喊是甜迷迷的,在这浩浩境风中,真能铁石心肠无动于衷的,又能有几个人。 那么,在这些施主檀越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又怎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在思想上不牵涉到阶级斗争中去! 回想回想:我们过去寺庙里殷勤接待所谓的“大施主”、“大护法”,有无钱无势的农民和工人吗? 恐怕我们那时候眼里是看不见农民和工人的。 我们过去所迎进送出殷勤接待的人,今天摆不出威风了;我们过去眼睛里看不见的农民和工人,今天昂然地站起来了,转一个大弯站到人民立场上来,没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是不可能的。 即使能转过来也恐怕是很难站得稳的,怎么对新社会热爱的起来呀。 出家人是佛的弟子,佛愿意剥削阶级的社会存在吗? 佛愿意广大的劳动人民永远被损害被侮辱吗? 佛不愿意平等、自由、幸福的新社会涌现吗? 把不能热爱新社会的原因归咎于“出家”,佛能饶恕我们吗? 佛不会唾弃我们吗? 真实出家人,是应该体贴一下“佛心”的。 为什么还不能热爱新社会? 这问题本来十分简单,只要我们肯回头看一下自己旧时代的生活就得了,可是,老是把思想感情埋葬在旧社会阴冢里的人,却又是极不容易看到自己过去面孔的。 (原载《弘化月刊》一九五八年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5-03-02 12:11: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