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做到这一点,修再?多法也没用! 内容: 不做到这一点,修再多法也没用! 东北佛教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不灭。 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学佛就两个字,‘悟’与‘迷’,重点在有没有‘悟’。 修行一定要悟,而‘悟’就是“发菩提心,提起正念。 ”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大用现前。 开悟的人悟到无念。 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有念,有清净的念。 我们的本性是无常吗? 不对! 本性若是无常,我们永远不能成佛。 一般而言,皆认为本性是常,是不生不灭而非生灭的。 我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吗? 错! 我们的本性是无常。 为什么? 因为大用现前,既然要起作用,而起作用就是无常。 如果我已开悟,跟大家说话即是本性在作用,现在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觉性当下现前。 我们一般都以观念在学佛,教育往往落入文字的游戏,书本拿来就一直在教义、教理上研究,从未契入空性的道理,所以谈到不生不灭,就透过主观的意识,将之观想为一种永恒的东西。 有人说:“永恒如同虚空一样。 ”如果永恒是一种死寂的东西,那么,佛性就没有作用,成了一潭死水。 所以,佛性是‘常’还是 ‘无常’? 佛性,你讲‘常’,不对,它要起作用——“依体起用,摄用归体。 ”说佛性是‘无常’也不对,因为无常是生灭法。 对立法,乃凡夫之见,著无常则不能成道。 接着,我们来讨论佛性是什么? ‘佛性是常’因为它不生不灭;‘佛性是无常’因为它大用现前。 所以,简单讲,悟道就是你讲什么都对也都不对。 你讲“无常”不对,因为空性不是无常,《楞严经》讲:你可曾见过虚空坏掉、烂掉? 我们这个色身会烂会坏,凡是有相的东西皆会烂会坏,但无相的虚空会烂会坏吗? 我们的觉性亦复如此,所以,说“常”不对,说“无常”亦不对。 说“无常”对,何以故? 因为 “作用”。 说“常”对,为什么? 因为“不生不灭”。 难就难在这地方。 说常、无常、生灭、不生不灭都对,也都不对。 要先认识佛,才能成佛。 我们以正思惟来探讨,何者为‘佛’? 泥塑纸绘,被供奉的是佛吗? 那只是佛像而已。 什么是佛? 清净心就是佛。 事相上悟到绝对的空性,名为开悟。 觉悟到这颗本自具足的清净心就是佛。 那么,清净心是什么东西? 它不是有形相的事物,无法用言语形容,亦无法以笔墨描绘,但处处起作用。 我现在讲话就是,你们听课也是——起作用,此系就事相上而言。 佛性就是理,但不离事用,不坏事相。 因此,就理体来讲,是绝对的;就事相上来讲则千差万别。 开悟即是在一切的事相上,悟到绝对的空性。 古时候,有人打破碗、打破杯子、打个香板就开悟。 为什么? 在事相上体悟到这不生不灭的绝对理体,就叫做开悟。 他就身心自在,万缘放下。 泰国高僧阿姜·查说:“放下一切执著,是我们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 ”何谓做功课? 去掉那份执著,放下那份假相,名为‘做功课’。 《楞严经》云:‘想像为尘,纳想为垢。 ’我们用文字来教育,会栽培一些学者,但不能造就成佛道者。 虽然看很多经典,但拼命著相,没有正思惟,因此无从得到法益。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作文章,所以烦恼断不了。 例如看到毛巾,我们晓得这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假相。 理相上知道,但平常观照的功夫不够,无法突破。 譬如说,你看到一个俊男,知道这是缘起性空,可是却断不了爱著之想,分手后念头仍萦绕不停。 ‘缘起性空’的道理你很清楚,但就是断不了,这是‘习气’使之然也。 至于‘纳想为垢’,就像我们每天都用同一个杯子泡茶,即使有一天,你把它洗干净,杯里依然有茶的味道。 所以说‘修行容易,习气难断。 ’就是这样。 因此,在一个团体里面,能有一个好的环境修行,是很有福报的。 发布时间:2023-04-21 17:26:4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