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水晶佛珠念珠 内容: 天然水晶又称石英石,在中国最古老的叫法是“水玉”,意谓似水之玉。 佛书中则称莹洁晶光的水晶为“水之精灵”,认为水晶会闪烁神奇的灵光,可普渡众生,尊称水晶为“菩萨石”。 水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自然环境中结晶而成,,成分是二氧化硅。 颜色多为无色透明(少量因结晶过程中,环境变化而混入杂质,形成紫色、茶色、绿色、金丝状、珊瑚状等不同形态),硬度大约在6-8左右,熔点1713℃,纯净的天然水晶体是最佳的光学材料。 今天,因水晶体内的包裹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而极具观赏、收藏价值。 水晶的理化性质1、硬度:为莫氏硬度7,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这使得脆且易碎的黄玉、欧泊石、祖母绿之类的宝石相形见绌。 2、解理:无。 所谓解理是指矿物被打击时,常沿一定方向有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以分为五类: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无解理,水晶则属于无解理。 3、断口:贝壳状。 断口也叫破口。 它是指矿物被打击后只产生不规则的破裂,破裂面凹凸不平称为断口。 根据断口的形状可分为:贝壳状和锯齿状。 4、比重:水晶的比重为2. 56-2. 66克/立方厘米。 同体积的水晶重量是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 56-2. 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5、条痕:无色。 矿物粉末的颜色叫条痕。 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留自色,是比矿物的颜色更为可靠的鉴定特征之一。 6、透明度:透明、半透明。 矿物透光的程度叫透明度。 水晶的透明标准为:光线透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象。 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是半透明。 7、光泽:玻璃光泽。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8、折射率:水晶的折射率为1. 544-1. 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指当光线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9、水晶的熔点:水晶的熔点为1713摄氏度。 发布时间:2025-02-08 11:04: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