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内容: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这是净土祖师不厌其烦再三宣说的。 这个法门,阿弥陀佛成就的四十八大愿产生的力量,是果地上的功德。 他把果地上的功德完全恩赐给我们,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之心。 所以我们因地修行的心里凝聚着阿弥陀佛的愿力。 这就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念佛一法,对靠自力有刻骨铭心的教训,才能靠佛力,行持上才能有根本的改变。 梦东禅师参禅开悟,他生病后发现参禅的功夫用不上,开始念佛,由梦东禅师转变为彻悟大师。 作为比丘解决人生大事,在选择法门当中确实艰难倍至。 因此净土宗祖师用他修行的实践来证明禅净两家的异同,从实践当中总结的结论。 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靠什么力量来成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 我们能够相信净土法门念佛求生,就能够往生净土成佛,其主要的依据是在阿弥陀佛那里。 他在无央数劫以前,发四十八大愿,建立至极庄严清净的净土,接引无量无边的信愿念佛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问:人死后烧纸钱有用吗? 答:鬼道有作用。 这是民间的信仰。 所以人家在做这个事情,不要轻易地去批评人家或者阻止人家。 站在佛教的义理来看,我们好好地诵经念佛回向给他,他得到的利益更大烧点纸钱,寄托哀思,可以允许它的存在。 《佛说阿弥陀经》说,是悦所怀也。 就是佛的本怀一旦有机会畅演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喜、愉悦。 解释一部经典的名题。 一般讲,有智慧的人听到经题就能够了解一经之义。 经典建立名题有,人、法、喻、单、复,这些都是译经家常说的一些常识。 《阿弥陀经》主要是以人为名,能说和所说都是以人作为名题。 发布时间:2024-12-29 14:08: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