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慧法师:净慧长老:说禅病 内容: 坐禅的时候,因为身体和业障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种种病相,于扰我们的修行。 这就是禅病。 禅病有多种多样,有属于身体方面的,也有属于精神方面的。 按禅经上的讲法,禅病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四大不调。 四大不调,每一大都会产生101种病,共有四百四病。 比如水大不调,它本身就是一种病,再加上它连带可能引起的100种病象,共有101种病,象脬肿、燥热等等,就属于这101种病相之一。 第二种原因是鬼神作用或者魔王干扰。 比如,在修禅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回向心,只求个人福报,鬼神就不会拥护你,这时,魔王就会来干扰你。 因为,如果你修禅定修成了功,出离了三界,就不再是魔王的眷属了,所以魔王要来干扰你。 为避免鬼神的作用和魔王的干扰,发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种原因是自已的业报所感,也就是业障或业障病。 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过去种下的苦因所感的苦果。 一切禅病的原因,都不外乎这三种。 与此相应,病相也有三种:四大不调的病相,五脏的病相,五根的病相。 其中,四大不调是引起五脏、五根生病的原因。 四大不调必然会有病相表现在五根和五脏上面,这个懂一点医学的人都知道。 首先、四大之病相。 地水火风四大关系失调,失去了平衡,就会引起疾病。 所谓失调就是指某一大的力量过盛,或者不足。 地大增盛就会引起身体枯瘠(枯瘠就是瘦),没有色泽和光彩。 水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浮肿。 火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寒热无度、口干舌燥、大小行不利(大小行就是大便、小便)。 风大不调就会引起身体行走不稳,虚悬不定,气急不畅。 实际上,如前面所说,每一大失调都会有101种病象,这里只是对每一大的失调举了几个常见的典型病象罢了。 在打坐的时候,如果身体不适,大家可以自己观察、体会,看看自己身体不舒服究竟是由哪一大引起的。 其次、五脏的病相。 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 心肝脾肺肾和五官有相对应的关系。 心主口,肝主眼,脾主舌,肺主鼻,肾主耳。 心脏不好的人,肯定吃饭没有胃口,口干,身体寒热不调,口里面好象经常缺水份。 如果是肺有病,身体就会感到膨闷,如胸闷鼻塞,等等。 如果是肝脏有病,就会常常愁忧不乐,悲思无度,或者嗔恨心比较重,头晕眼疼。 如果是脾脏有病,就会觉得身体表面好象有风在吹,通身不舒服,痒闷头疼,吃饭没有味道。 因为脾主舌,它与味觉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肾脏有病,就会出现咽喉噎塞、腹胀耳鸣、腰疼气短。 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病相,与五脏大体差不多。 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修行人只有当身体非常健康,五根、五脏、四大各方面都很协调的时候,用功才容易进步。 出家人中当然也有身体非常好的,但是从我个人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来看,出家人身体不好的特别多。 湖北归元寺的方丈昌明法师,我的同学,他曾对我说:哎呀! 你瞧当和尚的,不是四大有病,就是五根有病,要么就是五脏有病,没有几个健全的人。 我说:不会吧? 唉! 怎么不会呀! 你看我收的几个徒弟,全是有病的。 一年到头都在吃药,一年到头住在医院里! 可见,出家人身体不好,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出家人容易生病,当然和他的生活习惯突然发生改变有关。 刚进寺院里来,集体关心不够,加上自己又不会调理,自然容易生病。 这是情理中的事。 上面提到的这三个方面的病相一般人都有,你就是不修禅也会有。 为什么我们要把它们列为禅病呢? 因为,在修禅的时候,如果用功不当,比如在数呼吸、看话头、或者念佛的时侯,气息运用得不当,也引起上面所说的种种疾病,所以说是禅病。 坐禅时,用意念太下了,就会使地大和水大增盛;用意念太上了,就会使火大和风大增盛,从而会造成相应的四大、五脏、五根之病。 那么,该如何对治这些禅病呢? 既然你的病是由修禅引起的,那你就应该用修禅的方法比如调息运气来治疗。 禅经里讲到了五种治疗禅病的方法,今天我只介绍其中的一种,因为其它四种不常用。 只有这第一种方法,我可以学着用,就是用气息来治病。 这种方法随时就可以用,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调好我们的某些疾病。 禅经上讲,有六种气、十二种息可以用来对治由修禅引起的病。 所谓六种气,就是吹、呼、嘻、呵、嘘、呬。 假如我们感到身体发冷,那是因为我们把气息太往下沉了,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吹(qu),用吹可以去寒。 吹字的发音方法是,嘴圆圆的,把气从丹田引出来。 当然不是要你成天都这么做,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做上三五次。 第二种气是呼(fu)。 假如你感到身体发热,就用呼来对治。 一边呼,一边观想体内的浊气被排出来,这样才能起作用。 第三种气是嘻(xi)。 它既可以去痛,还能治风。 肚子疼的时候,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腿子疼也可以试一试! 第四种气是呵(ho)。 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可以用呵气来对治。 第五种气是嘘(xu),它可以去痰。 第六种气是呬(si)。 牙齿上下扣紧,然后呼气。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也可以用这六种气来对治五脏里面的病,如呼和吹可以治心病;嘘可以治肝病;呬可以治肾脏方面的病。 各位下座后回到自己房间,可以试验一下。 除了六种气之外,还有十二种息也可以用来治疗禅病。 所谓十二种息,不过是用意念来观想息道的状态、部位和性质。 根据所观想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十二种,即上息、下息、满息、交息、增长息、灭坏息、暖息、冷息、冲息、持息、和息、补息。 假如我们的心态或者身体比较沉重,你就可以运用上息,观想气息从丹田一直上升到鼻端,这就叫上息。 上息可以对治情绪低沉等病。 如果你感到身体虚悬,坐不稳,好象悬在空中一样,你就可以运用下息,观想气息从丹田一直下到脚趾尖。 身体恢复了正常之后,再运用正常的息道。 这十二种息,不管是上息还是下息,满息还是交息,只是临时运用,不可长久坚持。 长久坚持这么做,可能会引生别的病。 善用这十二种息,可以遍治众病;不善于运用,则可能会引起其它的毛病。 总而言之我们要记住,有六种气和十二种息可以治疗由禅观产生的一切疾病。 当然,治疗禅病还有一些别的方法。 如意念转移法,就是利用观想的方法,把病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把病转到木头柱子上,或者转移到树上,这样自己的病就没有了。 另外,持咒、术法,也可以治病。 术法治病是外道。 外道也修禅,他修禅有了病,就用术法来治。 现在不是也有一些外道能够治病吗? 他们确实有两下子,能够把你的病说得八九不离十,而且还采取一些方法,也确实能够使你的病一时的见效,但是不能持久。 因为他不是用正法,只是一种术法而已。 所以,由修禅所产生的病,最好还是运用气息来治疗,这样比较稳妥。 发布时间:2024-12-23 14:07: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5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