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灵岩法要》壹、判一代圣教【一】 内容: 《灵岩法要》壹、判一代圣教一、判别教法㈠二门分判修持法门有二不同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 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 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 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则恐尽未来际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离也,可不哀哉! 愿我同人,咸生正信。 (增广下·近代往生传序)【注】一个宗派之独立,重在有其独特的判教思想,他宗如此,净土宗亦不例外。 学净土者,首须明此,方知法门宗旨。 如人之有眼,不迷失方向。 所谓「通途、特别」,即印祖对一代圣教之总判。 通途法门但凭自力,如画山水,一笔一画渐次而成;特别法门全仗佛力,如照山水,重重峰峦一照俱了。 一者渐次而成,一则一照俱了,此二门「难、易、顿、渐」之差别也。 修学净土,先知此义,方不至以「通途」论「特别」,执「自力」弃「佛力」。 《文钞》于此多有阐发,如大师《复周智茂居士书》云: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皆须己力。 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 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 学修净土,首当明了此「通、别」之义,方可善择法要,不至法义混淆。 欲详明「通、别」之义,尤当通观净宗祖师对一代时教之教判。 龙树菩萨最早判一代时教为难易二道,昙鸾大师继承而发展之,后道绰大师结示为圣净二门。 今引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释,以资详解「通、别」之义。 其《往生论注》言: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 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 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难易二道判,明「「通途、特别」之义至为明显,难行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易行者:乘佛愿力,便得往生。 道绰大师承此义而结示「难易二道」为「圣净二门」,以明:「圣道一种,今时难证。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欲详知者,可观《安乐集》之圣净二门判。 综观净土宗历代祖师之教判,一代时教虽广,可结归如下:一仗自力一仗佛力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 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 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 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 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 (增广下·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一切法门,专仗自力。 净土法门,专仗佛力。 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 (增广上·净土决疑论)【注】「自力、佛力」为「通途、特别」二法之根本区别,通途者即自力法门,特别者即他力法门。 一为因地之法(修因而证果),一为果地之教(以果觉为因心,因心顿同果觉),故其力用大别,难易迥异。 如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言:仗自力者:「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僻支弗地。」仗他力者:「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为自力、他力? 学修净土,善知此义,至为要紧。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明辨此义言: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 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 以禅定故,修习神通。 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 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 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 如是等名为他力。 故知: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谓之自力;乘佛愿力,念佛往生,谓之他力。 自力他力,力用悬殊,净宗祖师,无不论及。 古德所言「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 自力岂可与佛力并论乎? 善导和尚言:「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学净土者,当善思之。 勿以通途论特别法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与通途法门并论。 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 佛说难信,盖即指此。 (增广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 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 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 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 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 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 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 既往生已,见思烦恼,不断而断。 以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人之功德智慧,绝无令人起贪瞋痴者。 此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 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净土法门者,盖以通途教理,论特别法门也。 使彼知是特别法门,则自行化他,莫敢或违矣。 (三编下·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离则两益合则两害净土法门,不可以《金刚经》之道理及禅宗之道理论。 各别论之则有益,混融论之则有损。 (三编上·复东海居士书)净土,乃特别法门。 其余,乃通途法门。 离则两益,合则两害。 (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注】观此可知:法门不同,宗旨迥异,不可一视同观。 自视一法通、法法通者,尤当善思。 佛本应机说法,因缘各自有别。 各行有缘之法,各守本门宗旨,各得相应之益,方为善学法者。 不可强作主宰,自视通家,妄欲圆融,拟议他法,如是则彼此具害、自损损他矣。 自误误人不胜其多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 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 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 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 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 (续编上·复善觉大师书(民国二十九年二月))谢谢来访! 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发布时间:2024-11-16 13:25:5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