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孩子做作业如不督促就完成很慢,怎么办? 内容: 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 孩子所有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 家长要先接受这个结论,如果不接受,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为什么? 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果。 因、缘、果是事物变化的总规律,也是整个宇宙的基本规律。 什么是因呢? 比如,炸药是因,打火机是缘,爆炸就是果;汽油是因,打火机是缘,燃烧就是果;种子是因,土壤是缘,发芽开花结果就是果。 万事万物都可以看出其发展过程,就是因、缘、果。 万事万物都可以有他的三个层次,就叫因、缘、果。 果是怎么来的? 因加缘等于果。 善因加善缘等于善果,恶因加恶缘等于恶果,善因加恶缘不结果,恶因加善缘也不结果。 孩子的问题是结果。 比如,树上结个酸味的果子,我们要不要去骂果子呢? 如果你骂他:你应该给我甜,否则我就把你砍了! 说了之后一样是酸的。 为什么? 如果它会说话,它就会回答你:因为种子就是酸种子,我甜不了。 今天很多人都是直接去改变果,却少有人去改变因。 人分三种思维:果上思维,因上思维,缘上思维。 转变思维模式,就会转变命运。 舍弃过去在果上追求的思维,改为在缘上追求,就是智慧,如果能够在因上思维,就是大智慧。 佛法说:菩萨重因,众生重果。 菩萨总是思考因,众生总是思考果。 为什么人们喜欢西医,不喜欢中医? 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果上思维。 阑尾和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老天爷、上帝、自然宇宙都很精密,怎么会多设计一个免疫系统呢? 但很多人都切除了阑尾和扁桃体。 所以,果上思维的人,就是哪里长个包块就切哪里。 对应这三种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也有三种,就是在因上改变,在缘上改变,在果上改变。 任何道理只有产生一个结果,这个道理才是正确的。 如果一个道理用时间检验不通,就不成立。 中医的智慧,一个人头上痛,医生可能会在他脚上扎针,这是外国人打死也想不通的,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智慧。 所以研究事物有两个范畴:科学和哲学。 中医里面讲究左病右治,前病后治,病在前,治疗在后面;病在左边,治疗在右面,反其道而行。 比如,高血压是上部的病,中医教患者把注意力放在脚心。 这叫上病下治。 这是因为在一个地方的某种结果在另外一个地方表现出来了。 比方,我们把树根砍了,树头上的尖就萎掉了。 由此知道,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问题在孩子身上的一个表现。 尤其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产生问题,其根源全部在父母。 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还来不及造业,即使造一点业,还来不及受果报。 所以,孩子十二岁以前的问题,父母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十二岁以后,如果孩子造业,做些不好的事情,也是父母让他去造的这些业,也是父母的责任。 在我心中,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给你一支好笔,最后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了一堆狗屎,或者画了一个鬼,使看到狗屎的人恶心,看到鬼的人害怕。 父母怎么能去怪这张纸是狗屎或是鬼呢? 我们才是孩子这张画的创作者。 我们也是自己人生的创作者。 十八岁以前我们是爸爸妈妈的作品,十八岁以后就是自己的作品了。 所以,孩子出问题,首先要把根源弄清楚再说方法。 根源是大问题,把大问题弄清楚了,我们就会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去玩游戏? 为什么不爱学习? 我们一定要多问为什么。 同时生的孩子,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和我们家的孩子不一样,是我们家风水不好吗? 家长们应该找原因,凭什么人家孩子就好,我家孩子就好不了? 在我博客里有篇文章,是关于深圳的一位居士静莲的。 她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爱打游戏,于是来请教我该怎么办,请教之后她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向人赠送《和谐拯救危机》的光碟,一共送了2000套。 赠送时她还写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上是这样写的:今有深圳居士某某,赠送《和谐拯救危机》2000套,祈求家庭幸福,生活和谐。 如果您在看完这套光碟之后有所收获,请你祝福我的孩子。 第二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公婆忏悔磕头。 过了不久她的孩子对她说:游戏我不打了,我要卖了我的装备。 这个孩子网上游戏的装备卖了一万多块钱。 这个世界很奥妙。 后来这位妈妈碰到好多善缘,有些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竟然到她家里面帮她的孩子补课,静莲本人也同意给孩子补课。 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快就提高了,拿到一个国际数学大奖,接着拿了第二个大奖,又拿了第三个大奖,最后他总共拿了五个这样的国际数学大奖。 他高中毕业,考上了世界上最好的、最大的数学系加拿大华天鲁大学数学系。 孩子是结果,当因改变,缘改变,果自然会改变。 比方说1加3等于几啊? 等于4,所以4是1加3的结果。 如果把3改成5,等式就变为1加5,那么结果就变成6;如果把1改成0,等式就变为0加2,结果就变成2了。 所以,结果是根据因加缘来变的。 因变,缘变,果就变。 此外,自变他就变,内变外就变。 积极的改变内在,外在的运气就会特别好,生意也会变好。 发布时间:2023-04-16 17:16:1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