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时时刻刻修福修慧,才能有福如大海 内容: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因为佛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所以称为如来,也就是佛的十号之一。 是哪十号呢? ①如来、②应供、③正遍知、④明行足、⑤善逝世间解、⑥无上士、⑦调御丈夫、⑧天人师、⑨佛、⑩世尊。 说这部《华严经》时,如来现千丈卢舍那身,所居的宫殿,当然要有三千丈之高。 这种境界是由如来大威神力所变化现出来。 这宫殿的楼阁是非常宽广博大,又庄严又美丽,不但充遍一方,而且也充遍十方。 【众色摩尼之所集成。 种种宝华,以为庄校。】这座宫殿的楼阁是用很多杂色的摩尼宝所造成。 用种种的宝华来庄严这座宫殿。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用大威神力来庄严道场,现千丈卢舍那身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凡夫俗人听起来,觉得这种庄严道场,好像没有什么重要似的。 实际上这种庄严,都是表法,表示佛在因地修种种的行门,行种种难行的苦行。 现在成佛,才能有这种种的庄严。 【诸庄严具,流光如云。 从宫殿间。 华影成幢。 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 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所有庄严的宝华,所放出的光,好像种种的宝云,从宫殿有空间的地方,聚会这种流光的影,成为宝幢形。 在这宝幢就有无量无边的菩萨。 不但有无量无边的菩萨,每一位菩萨把自己道场中的众生,都率领来到菩提道场。 在菩萨来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时,能出现诸佛的光明,互相照耀。 在诸佛的光明里边也发出一种妙不可言的音声。 又有摩尼宝王作为宝网。 【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因为如来得到自在神通力量,所有种种的妙音、种种的宝网、种种的光明、种种的境界,都从这个道场中显现出来。 所以菩提道场的里边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如来的自在神通力,变现不可思议的境界,在这境界之中,犹如琉璃,也如虚空。 在虚空中所有的众生,所住的房屋,都在这种境界里边,现出影像。 因为这样,所以在《金刚经》上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念和行为,不知有多少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因为都不出如来的四智范围之外。 什么叫做四智? 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这四智是从凡夫的八识转变来的。 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转识成智。 【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十方诸佛,以他们神通的力量来加持道场。 就在一念之间,能把法界包括着。 【其师子座,高广妙好。】佛所坐的宝座,叫师子座。 因为师子为百兽之王,师子一吼,百兽俱畏,所以佛说法喻为师子吼,外道天魔闻之生恐惧心,而能降伏他们。 因之,佛座叫师子座。 这个师子座非常高广,又非常妙好。 【摩尼为台,莲华为网,清净妙宝,以为其轮。 众色杂华,而作璎珞。】这个师子座,是用摩尼宝来做台,用各种颜色的莲华来做网,又用清静妙宝来做轮。 这种清净妙宝,又叫避尘珠。 这种宝珠放在哪里,哪里就一尘不染。 这种宝珠是什么所成就? 是由持戒清净,感应所现的妙宝。 又用各种颜色的华来做璎珞珠。 【堂榭楼阁,阶砌户牖,凡诸物像,备体庄严。 宝树枝果。 周回间列。】堂是大厅,也就是正厅。 榭是亭子,在水边有树的地方而建的。 楼是两层以上的房屋。 阁是在楼上边又有一个楼房。 这堂榭楼阁的台阶和门窗及一切所有物像,每一件物体,都是妙好庄严,有十种不可思议的美丽堂皇,令人一见就生菩提心和清净心。 这世界的人,为什么有染污心? 有不清净的思想? 因为我们的业障是不清净的,所以显现出来不清净的世界。 要是有清净的业,所感现的世界也就清净。 用七宝来庄严树的枝和叶及果实。 这种宝树是在师子座的四周围,回相间隔的行列。 【摩尼光云,互相照耀。】摩尼宝珠所放出的光云,这个光云相照那个光云,那个光云又照这个光云。 互相照耀,来庄严道场中的师子座。 【十方诸佛,化现珠王。】在这个时候,十方诸佛来到师子座,化现珠王(理圆解满的意思),凡是初成佛,皆有一切诸佛现形灌顶,一切菩萨亲近敬仰。 【一切菩萨,髻中妙宝,悉放光明,而来莹烛。】十方无数的菩萨,在发髻中的妙宝,都放大光明,而来到道场光明照耀。 【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妙音遐畅,无处不及。】又以十方一切诸佛,威德神通的力量所持,演说如来妙法,这种广大的境界,用微妙的音声,通达于四方,宣扬于四方,没有一处是听不到这种妙音,这是在一粒微尘中也能听到,因为都在转法轮。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 于一切法,成最正觉。】当此之时,释迦牟尼佛坐在师子座上,在一切法中,佛是最正觉。 菩萨可以说是正觉,但是谈不上是最正觉。 二乘可以说是觉,不可以说是正觉。 外道和凡夫都叫不觉。 不觉以为自觉,这都是邪知邪见,也就是不觉。 不觉就是愚痴,愚痴的人,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对的,没有一样不是对的,所以才叫不觉。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佛的智慧能入三世,能知道过去所种的是什么因,现在世应结是什么果;现在世所种什么因,未来世就结什么果。 佛不但知道自己,也知道众生。 过去世平等、现在世平等、未来世也平等。 什么是三世? 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是前生,现在是今生,未来是来生,这叫三生。 这时,有人说:“我不相信,我一世不太明白,怎样相信三世? ”那算是你说对啦,你既然不明白一世,当然不会明白三世。 不相信三世是可以的。 可是信不信有昨天? 有今天? 有明天? 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了,明天的事情更不知道。 那么,这三天的事情,尚且记不清楚,何况三世的事情,怎还记得。 【其身充满一切世间。 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佛的身不但充满一切世界,而且又充满法界,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佛的音声又能普遍通达到十方的国土,所谓“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 ”【譬如虚空,具含众像。 于诸境界,无所分别。】佛的法身,好像虚空一样,具备一切万象。 虚空对一切的境界,没有分别,不分彼此。 【又如虚空,普遍一切。 于诸国土。 平等随入。】佛的法身,又好像虚空一样,普遍于一切处。 在大的国土就有大的虚空,在小的国土就有小的虚空。 换言之,有多大的国土,就有多大的虚空,是平等的,不会有大有小。 【身恒遍坐一切道场。 菩萨众中,威光赫奕。 如日轮出,照明世界。】佛的法身,常遍满法界,普遍坐于一切道场,在道场里有无数的菩萨,威德的光明,好像中午的太阳光,照着眼睛睁不开一样。 又好象太阳刚刚升出来,普照世界有光明。 【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佛在三世所修行的众福成为大海,完全已经清净无染。 我们人所修的福报,不是在一生一世修的,而是在多生多世修行的。 修福(财施)将来会有福报。 修慧(法施)将来会有智慧。 最好福慧双修,将来福慧双全。 切记! 不要以为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恶小而为之。 善虽小也要去做,大善事从小善集聚而成的。 恶虽小也不要去做,大恶是从小恶集聚而成的。 注意! 要时时刻刻修福修慧,才能有福如大海。 在福里边,有的修清净福,有的修污浊福。 佛和菩萨所修的福是清净的,就是说把恒河沙数的烦恼,都已经断尽了。 【而恒示生诸佛国土。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遍周法界,等无差别。】菩萨时常示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诸佛的国土里边。 没有边际那样多的相好庄严。 菩萨身有圆满的光明。 这种光明普照一切法界。 在法界里边这种光明,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 【演一切法。 如布大云。】在法界里边演说一切妙法,好像在虚空中排布大云一样,令众生的身心都得到清凉。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在大菩萨和诸佛他们每一根毫毛端上,都能容纳一切世界。 毫毛虽然小,但是能容纳世界。 世界虽然大,但是没有出一毛端,所谓“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不是在一毛端能现宝王刹,而是在每一个毛端都能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在一粒微尘里边转大法轮,教化众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一粒微尘里边听佛讲法。 毛端这样小,怎可以容纳世界? 这种境界是没有法子可以解释的,只可以说无障碍。 【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为什么小中能容大? 大又在小中? 哪有这种道理? 实在令人百思莫解。 这种境界,就是菩萨各现神通的力量。 他们现这种境界,是令众生把自己的知见消灭,要学习佛法。 教化众生、调伏众生,令众生没有我见,令众生惭愧,无惭无愧是学佛法的绊脚石,永远不会有成就。 【身遍十方,而无来往。】诸佛的身是遍满十方,所以没有来,也没有去。 譬如一杯水,已经盛满了,再往什么地方盛呢? 在没有满时可以再盛水,这是来。 把水喝了,这是去。 现在这杯水是满的,没有人来喝,没有人来添,所以没有来往。 现在遍满了,从什么地方来? 到什么地方去? 怎样满的? 这是诸佛一种神通妙用。 谁能证得这种境界,谁就能而无来往。 【智入诸相,了法空寂。】智慧能随顺一切相,能明了法本来是空寂。 因为性静,所以为寂,因为相无,所以为空。 【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 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这些大菩萨能把三世一切佛所有的神通变化,在光明里边能看见这种神变。 又能看见一切佛土,和没有法子能算出来的过去劫,三世诸佛所有的庄严,都显现出来。 这些大菩萨都知道,怎样会知道呢? 因为智入诸相。 发布时间:2024-10-27 11:07:0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