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修学的基础_4 内容: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次我们看到地藏菩萨的前身婆罗门女,她的母亲因为在生时造作恶业,不信因果,不敬三宝,所以堕到地狱里面。 婆罗门女孝心真切,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寺那里,大兴供养,感得如来示现,教导她念佛。 因此婆罗门女回到家里一心念佛,念到一日一夜,就达到事一心不乱,因此她入定。 在定中来到了地狱,见到地狱里种种可怕的现象,又遇到一位无毒鬼王,上前向婆罗门女礼拜,欢迎她。 我们从这里开始看起。 请看经文:【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 此是何处。 无毒答曰。 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无毒鬼王向婆罗女礼拜之后,婆罗门女就请教鬼王,这里是什么地方? 无毒鬼王就回答她说,这里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经上讲,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叫做须弥山,这个世界有多大? 黄念祖老居士曾经讲过,这个世界至少有十亿个银河系那么大,这个大得不得了。 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中心就是须弥山。 那么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中心,都会有须弥山,在须弥山的周围有八大山,山与山之间都有海,总共有八个大海。 第八个海就叫做咸海,海水是咸的,围绕着这个咸海的山就叫做铁围山。 这个铁围山和地狱,我们能不能见到? 到底有没有? 在哪里? 这种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境界。 它有,确实有,但是用现在的话来讲,它是在不同维次的空间里面,我们人处在三维空间当中,不能够突破空间的维次就见不到。 如果我们有定功,就可以突破这些空间。 所以婆罗门女,你看,她是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入定了,她突破了这些空间,不但是见到,而且亲自来到地狱里面。 那她所在的地方,婆罗门女和鬼王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铁围山的西面第一重海。 下面经文继续讲:【圣女问曰。 我闻铁围之内。 地狱在中。 是事实不。 无毒答曰。 实有地狱。】『圣女』就是婆罗门女。 为什么叫她圣女? 因为她己经达到一心不乱了,就是圣人了,不再是凡夫了。 她继续问道『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我听说铁围山里面有地狱,这个是不是事实? 从这句话我们看到,这位婆罗门女平时都是听经的,读经的,常常读到地狱这些事情,所以叫做「我闻」。 听说是有这样的地狱,在大铁山里面。 但是信心都不算是很坚定,难免有一点点怀疑。 所以才会问,究竟是不是事实? 可见得平时听经、读经,信心都没有能够完全建立,信心如果能够建立,那个成就就很快。 婆罗门女现在信心建立了,因为她亲自见到。 如果有真正的信心,信佛讲的话,信经典里面的教诲,那我们的成就就快了。 修行怎么会需要三大阿僧祗劫? 不需要那么长。 所以《华严经》里面讲,「信为道元功德母」它可以增长我们的道业,增长我们的功德,所以信心很重要。 无毒鬼王回答她说『实有地狱』这个回答很肯定,一点都不假的。 为什么说「实有地狱」? 地狱是果报,因为世间人造恶,造不善的因,因此就一定会有地狱的果报,因果丝毫都不差的,非常之肯定。 下面婆罗门女继续问:【圣女问曰。 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 若非威神。 即须业力。 非此二事。 终不能到。】婆罗门女自己都觉得很惊讶,就问,怎么我现在会来到地狱里面呢? 所以她问无毒鬼王。 无毒就回答她,有两个因缘,人才会来到地狱里面,这两个因缘,第一个是菩萨的威神,他是愿力来到地狱里面救度一切众生,他不是来地狱受苦。 第二种就是造恶的众生,因为造作不善,不善的业很多很多,归纳起来基本上就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造十恶业。 这些人是业力来投生地狱的,他来地狱是受苦报的。 所以『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如果不是这二个条件,你不会来地狱的。 婆罗门女她不是来地狱受苦的,她是来地狱救度众生,救度她母亲,所以她是菩萨威神示现到地狱里面的。 地狱的果报确实来讲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你没有造作地狱的业因,就算地狱摆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 我们师父讲经里面常常提到一个故事,这个是师父早年认识的一位朱镜宙老居士。 他大师父很多,也都对师父很关照,带领师父学佛。 朱镜宙老居士他的岳父是章太炎先生,可能有的人知道,章太炎先生是民国时期中国一位知名的学者,学问、道德都令人赞叹。 他有一次被东岳大帝请到阴间地府去做判官,大概阴间里面都听晓章太炎先生的道德学问,所以晚上章太炎先生睡觉之后,他的神识要去到阴间上任做判官。 章太炎先生是学佛的,他从经上看到有一种叫炮烙地狱,这个刑罚非常之痛苦的,就是罪人要去抱烧得红红的这铁柱,那些铁柱烧红了,一抱上去整个身体都焦烂。 我们说抱柱地狱。 这种地狱受生的罪人,通常是生前造作邪淫,所以业力现出来的境界。 他看到那个铁柱,好像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子,一抱上去身体就被烧烂。 章太炎先生就跟东岳大帝建议,说这种刑罚实在太惨了,不人道,可不可以把它废除? 东岳大帝就笑一笑,也不回答他,就命令一个小鬼带章先生去到刑场看一看。 于是那个小鬼带着章先生走了一段路,小鬼说,我们到了。 但是章先生什么都看不到,空荡荡的,看不到形象。 然后他才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原来那种炮烙地狱的刑罚,不是东岳大帝造出来的,不是阎王爷设计出来惩罚罪人的,不是。 是这些罪人自己造作的业力变现出来的,如果你没有造作这种恶业,你看不到这种地狱。 一切法唯心所做,所以章太炎先生没有做这地狱的罪,他就看不到这种刑罚,在他面前他都看不到。 章太炎先生也不是菩萨,他也不是有威神到地狱里面,因此他看不到地狱。 好,请看下面经文:【圣女又问。 此水何缘。 而乃涌沸。 多诸罪人。 及以恶兽。 无毒答曰。 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 新死之者。 经四十九日后。 无人继嗣。 为作功德。 救拔苦难。 生时又无善因。 当据本业所感地狱。 自然先度此海。 海东十万由旬。 又有一海。 其苦倍此。 彼海之东。 又有一海。 其苦复倍。 三业恶因之所招感。 共号业海。 其处是也。】这一大段是讲到婆罗门女又问鬼王,以及鬼王的回答。 婆罗门女又问说,这里的海水为什么会沸腾? 这沸水在煮这些罪人。 这些罪人很多『多诸罪人』。 还有那些恶兽,前面我们经文看到,这些铁身的恶兽,还有夜叉、恶鬼,争着吃这些罪人,折磨这些罪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 无毒鬼王就回答她,说这些都是『阎浮提造恶众生』。 「阎浮提」就是讲我们的地球,我们这个世界上造恶的众生,刚刚死了之后,『新死之者』,死了之后,还没有够四十九天。 经过四十九天之后,还没有人来『继嗣』,就是没有人为他祭奠,为他做功德。 要知道,人死了之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就会去投生,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总之一般不会超过四十九天。 四十九天之内,每七天死者他的神识、他的魂魄,都会受一次死的痛苦,所以在这个时候为他做功德,可以帮助他解除痛苦,『救拔苦难』,我们民间讲的做七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是超度他。 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他的家人、后人都没有为他做功德,这些人将来就会堕到地狱去。 『生时又无善因』,他在生的时候,因为没有做过善事,没有善因当然就没有善果,他所造作的都是恶因,他没有办法去超生,因为他没有超生的凭靠。 没有做过善事,他凭什么超生? 所以『当据本业所感地狱』,根据自己生前所造作的恶业,感得相应的地狱去受生。 在堕地狱之前『自然先度此海』,这个「自然」两个字意思很深,是说没有逼他去地狱的,统统都是自己恶业招感,因为自己的心恶、行为恶,所以变现出这些地狱自己去受报。 这个真是自作自受,哪一个人都代替不了。 正如《华严经》上讲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些地狱的苦报,统统都是自己一念恶心变现出来的境界,所以叫做自然。 渡过这一种业海,这个海里面海水沸腾,然后向东有十万由旬,这样长的距离,一个由旬大概相当于好像是八十里,这个长度很长,过了这么长的距离又见到一个海,那个海所受的苦痛,比这里的海又加倍了。 然后再向东走,『彼海之东,又有一海』这个苦痛又加一倍。 这三个海统统都是这些造罪业的人『三业恶因之所招感』。 三业就是身口意三业,身体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口造作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是造贪瞋痴,造这十恶业,招感来到这些业海里面受生,所以这些都是如影随形,唯心所造,这三个海叫做「业海」,这个地方『其处是也』。 婆罗门和鬼王所在的地方,就是地狱的入口,三业大海。 下经文又讲到:【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 地狱何在。 无毒答曰。 三海之内。 是大地狱。 其数百千。 各各差别。 所谓大者。 具有十八。 次有五百。 苦毒无量。 次有千百。 亦无量苦。】婆罗门女又问鬼王说,地狱在那里? 因为如果三海还不是地狱,地狱在那里呢? 无毒就告诉她『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大地狱正是在这三海里面。 数量非常之多,『其数百千』百千来计数,『各各差别』。 每个地狱的形状、受的苦报都不同,有好多种差别。 为什么有那么多差别? 因为众生造恶的业因不同,造业的程度不同,众生的心量不同,所以招感地狱都有各各差别,有大有小。 『所谓大者,具有十八』大的地狱有十八种,我们俗语都讲的十八层地狱,这十八层是最为苦痛的,其中包括无间地狱。 还有是其余的『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有其次的五百种也都是无量的痛苦和悲惨,『次有千百』其余还有千百种,『亦无量苦』下面经文继续讲:【圣女又问大鬼王曰。 我母死来末久。 不知魂神当至何处。 鬼王问圣女曰。 菩萨之母。 在生习何行业。】婆罗门女看到这些地狱,听到这些地狱的状况,心里面很难过,那她想到她自己的母亲,她就是为救度母亲而布施供养念佛的,所以念念都不忘记自己的母亲。 在这里问大鬼王,我的母亲『死来未久』,刚刚去世,不知道她现在的『魂神』,就是她的灵魂去了哪里? 去了哪一趣? 六道里面去了哪一道? 鬼王就请问『菩萨之母』,鬼王尊称婆罗门女为菩萨,因为婆罗门女念佛达到三昧,可以称为菩萨了。 她能够示现到地狱里面去救度众生,这是对婆罗门女的尊称。 他说,「你的母亲在生的时候做什么事? 做什么业?」鬼王问得很在行,问她的母亲在生做什么业,可以判断她现在会堕到哪一道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下面经文就说:【圣女答曰。 我母邪见。 讥毁三宝。 设又暂信。 旋又不敬。 死虽日浅。 未知生处。】婆罗门女就回答鬼王,说我的母亲因为『邪见』,不相信佛法,『讥毁三宝』,讥是讥笑,毁是毁谤,对于佛、法、僧三宝不但不信,还要毁谤。 婆罗女是一个孝女,千方百计来诱导她的母亲学佛,她的母亲有时候都能够勉强相信,『设或暂信』就是有因缘的时候,暂时能够生起信心,但是这种信心很微薄,不能够持久,转眼之间又故态复萌,对三宝生不起真正的恭敬。 这个「旋」就是没多久,没有多久又习气现形。 那我们想一下我们现前,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对三宝是不是真正有坚定的信心,佛教导给我们的,我们是不是百分之百的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 还是听经的时候好像听明白了,出了讲堂之外『旋又不敬』,马上又故态复萌,原形毕露,还是这些贪瞋痴的习气。 所以我们凡夫的道心不能够坚定,这个信根很浅薄,境界风一吹我们的心就动摇了。 这个我们要深深忏悔,以婆罗门女的母亲为鉴,不要再重蹈覆辙。 这里婆罗门女的母亲『死虽日浅,不知生处。』还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刚刚过世的,不知道现在在哪里。 这是因为对三宝没有真正的信心,所以纵自己的贪瞋痴习气造作恶业,堕到地狱里面去,现在不知道到哪里。 所以这个邪见很麻烦,人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难免会造作恶业。 这个正知正见,一定要依佛经上讲的,我们以佛经、佛的教导作为标准,不可以随便相信自己的意见。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末证得阿罗汉果以前,知见都未必正确,不能够相信我自己的意思。 只有证得阿罗汉里以后,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这时才叫做正知正见。 为什么? 因为阿罗汉我执断了,凡事他都不会有我的这个念头,就是说完全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看东西,讲东西,都非常之客观,不会主观凭着自己的意气用事。 『』凭着自己主观意气用事的,往往会造作罪业,这就是我见、我执。 整天以为我是对的,我对他不对,这就是我执。 所以学佛一定要依教奉行,老老实实听佛讲,听老师的教导,依靠正法,不是依靠自己的观念。 好请看下面的经文:【无毒问曰。 菩萨之母。 姓氏何等。 圣女答曰。 我父我母。 俱婆罗门种。 父号尸罗善现。 母号悦帝利。】无毒鬼王听了婆罗门女介绍她母亲在世的时候,原来是邪见,不信三宝,所以造作罪业,想想很有可能会堕到这个地狱里面来。 所以就问『菩萨之母,姓氏何等』你的母亲姓甚名谁? 圣女就回答,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婆罗门种』人,婆罗门是贵族,是贵族人来的。 贵族在人间,他有福报,福报享完了还是要堕落的。 所以地狱门前没有分别的,统统是造什么业得什么报。 她的父亲叫做尸罗善现,母亲叫做悦帝利。 把她父亲的名字都报上来,因为古时候妇人,妇嫁随夫,所以报名称往往要把父亲的名都报出来。 好像现在西方人,他们结婚了,女方改姓男方的姓。 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无毒合掌。 启菩萨曰。 愿圣者却返本处。 无至忧忆悲恋。 悦帝利罪女。 生天以来。 经今三日。 云承孝顺之子。 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 非唯菩萨之母。 得脱地狱。 应是无间罪人。 此日悉得受乐。 俱同生讫。】无毒鬼王听了婆罗门女报上父母姓名之后,鬼王知道了,她的母亲己经超生了。 所以『合掌』,这个「启」就是好恭敬的向菩萨报告,这种表现出一种欣慰的神情。 为什么会欣慰呢? 因为她的母亲己经超升了,是一件喜事来的,不再在地狱里面去受苦了。 所以鬼王恭敬的向菩萨报告『愿圣者却返本处』希望菩萨你回家去吧,『无至忧忆悲恋』你不需要忧虑,不需要担心你母亲。 这个『悦帝利罪女』,悦帝利就是婆罗门女的母亲,她是造罪人,是罪人来的,但是她现在已经生天了,生天以来己经三天了。 这个原因是因为『云承孝顺之子』因为她有一个孝顺的女儿,子女都叫做子。 这位孝女就是你菩萨了,为自己的母亲在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那里供养修福布施,而且真正念佛修行,念佛修行达到三昧,修学有了大成就,这是真供养,如教奉行,这是真供养。 由于你这种供养的功德,使得你的母亲己经从地狱超生到天上,去到忉利天享福了。 如果不是菩萨的母亲,『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假如不是这个孝女真正为母亲修福,她现在没有可能能够脱离地狱的,她是无间罪人。 要堕到无间地狱去,无间地狱是讲苦痛无间断,非常悲惨,但是她现在己经超生,『此日悉得受乐』现在享受天福的快乐了。 和她一起在地狱里面受刑的人,也都超生了,一同都离苦得乐。 所以从这经文我们知道,婆罗门女对母亲的孝养是真实的。 孝养父母有三个层次,第一孝养父母之身,就是在物质上供养父母,使到父母能够得到温饱,得到安享晚年,这是物质上的供养,这个够不够? 不够。 第二个层次是孝养父母之心,让父母生欢喜心,懂得随顺父母,帮助父母解脱忧愁,解脱烦恼。 这里面帮助父母学佛,才可以真正帮助他解脱烦恼,他如果能够这一辈子求生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才是真正的永远脱离六道的苦难,「得究竟乐」这是孝顺到了圆满。 还有第三个层次,孝养父母之志,父母对我的志向要做到。 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成,望女成凤? 世间人都是这样望的。 但是在世间的成就都不是尽孝,真正把孝道做到究竟圆满了,必须要自己认真修行,超凡入圣,做圣人,学佛做菩萨了、做佛了,这样才叫真正圆满的孝顺。 所以你看,现在婆罗门女为她的母亲真正认真修行做了菩萨,她的母亲可以从地狱里面超生,所以古语有说「一人成道,九祖升天」确实如果不学佛法,我们不懂得怎样能够尽孝,所以学佛之后要多点为自己的父母做善事,认真改过自身、修行,把这个功德回向给父母。 如果父母在世,他真正得福,如果父母去世了,他都能够因你的功德而超生,地藏王菩萨往昔就是这样过来的。 所以地藏菩萨是孝子、孝女,我们应该学习地藏菩萨的精神。 好,请看下面经文:【鬼王言毕。 合掌而退。 婆罗门女。 寻如梦归。 悟此事己。 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 立弘誓愿。 愿我尽未来劫。 应有罪苦众生。 广设方便。 使令解脱。】无毒鬼王向婆罗门女报告完毕之后,『合掌而退』。 「合掌」表现出非常之敬慕,尊敬、佩服婆罗门女。 尊敬、佩服什么? 因为婆罗门女是孝女,孝是感人至深,使人感动。 不但感动人,还感动鬼,在地狱的鬼王都受她感动。 所以孝感天地,真正孝顺的人,得到一切人、一切龙天鬼神的尊敬。 他退下了,婆罗门女这时候仍然从定中出定,『寻如梦归』,「寻」就仍然,仍然回到自己家里。 这个「梦」就是讲这种境界好像梦境一样,好像做了一场梦,但是她不是做梦,她是在定中见到地狱的现象,她出定了。 『悟此事己』了悟原来供养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的功德,和念佛的功德是这么殊胜,可以真正令自己的母亲离苦得乐,所以对佛陀更加尊敬和信仰。 于是『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在佛的塔佛之前,立下弘大的誓愿。 这个誓愿是什么? 就是地藏菩萨的本愿『愿我尽未来劫』这个「未来劫」,不是短时间,不是一年二年,不是一世二世,是未来的无量时间里面,「尽末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在这未来无终止的时间里面,所有因造作罪业而受苦的众生,为了他们而『广设方便』,这个方便讲的是,「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最便宜、最合适的方法,「广设方便」,使他们能够解除苦难,从恶道中超生。 正如帮助自己母亲一样,可以帮助母亲超生,也都可以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超生。 一切的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所以这个大誓愿就是「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众生无量无边,但是我都要去度他,都要帮助他们得到解脱。 那用什么方法来度? 这个广设方便,就是用无量的法门,就是四弘誓愿的后面三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个是方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三样是方便。 所谓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些统统都是为一切罪苦众生,不是为自己。 所以我们修行要懂得,不是为自己离苦得乐,要想到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自己多受一点苦不紧要,要帮助众生真正离苦得乐。 生活条件方面差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醒我们要有出离心。 所以古来真正修行人,吃住、用度都非常之简朴,很简单,很朴素。 我们说「方丈」,寺院的主持叫做「方丈」,什么意思? 他住的房间就是「一方丈」,一平方丈这么大的一个室而己。 我们的师父大家都见到,在世界上这么有威望,大家可以下去十楼看一看,他的办公室,他的活动空间,真是「方丈」,而且里面还堆满了法宝,他坐的一个沙发,两边都是逼的。 所以看见老法师这一种操守,这一种品行,我们不能不敬佩。 他为了什么? 他不是为自己享受,真正为一切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八十多岁的人,每一天还讲经两个钟头,为什么? 所以这个是菩萨发心,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最后一句是总结:【佛告文殊师利。 时鬼王无毒者。 当今财首菩萨是。 婆罗门女者。 即地藏菩萨是。】忉利天宫法会里面,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讲,也就是对我们讲,那个时候的无毒鬼王,就是现在在座时候的财首菩萨,他当时是鬼王,现在己经成了大菩萨,今天亦在座。 婆罗门女就是地藏菩萨。 这里讲的是地藏菩萨往昔一个公案因缘,可见得地藏菩萨完全都是从孝亲做起,所以这一段这一品到这里结束。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里学习,地藏菩萨为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教导我们如何来发心。 好,我们先休息五分钟。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好! 我们现在开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二品「分身集会品第二」。 这一品是本经正宗分里面的第一品,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是本经的序分,就是一段引言、前言。 这一品开始是正式的内容,正宗分里面是从第二品到第十品。 末后是流通分包括第十一品到第十三品。 那这「分身集会品第二」与前面的一品,都是介绍地藏菩萨的,地藏菩萨是能化之主。 这一品的品题「分身集会」意思很深。 地藏菩萨在十方无量的世界里面化身、分身,这次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开地藏法会,当然地藏菩萨一定要来参加。 地藏菩萨是从无量世界里面地狱处分身,这些分身统统都集合到忉利天宫。 这一个「分身集会」的表法的意思,是讲到法身是一,分身是无量,法身和分身也是一。 好像天上的月亮,月亮天空里面有一个,但是你看到湖水里面,平静的湖水里面它影现月亮,在一个小的清潭里面,你也看到潭水里面也有月亮;你拿一个盘装点水进去,摆在那里一看,盘里面有月亮;拿一个杯,杯里面也有月亮。 所以月亮虽然是一个,但是它的化身是无量,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个分身、这个化身就是这个意思。 月亮好比是法身,法身不动,但是分身无量。 所以地藏菩萨他的境界是什么? 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这是《华严经》所讲的无障碍的法界「一多不二」。 法身能够分,分身出去的,讲的是从体起用,从法身、理体里面起作用,分身是起作用。 集会是讲这些分身统统聚集到一处。 在这个品里面,我们看到地藏菩萨的分身统统都集合为一体,这一种集会是摄用归体,意思是很深,可以见得地藏菩萨威神、愿力、神通、智慧不可思议。 佛在这一品里面,教导我们的是要学习地藏菩萨,佛在这一品里面付嘱、请地藏菩萨在末法时期担起教化众生的责任,教化众生必须要为众生做一个好样子,那我们也都来学习地藏菩萨为众生做一个好榜样,孝亲尊师、修十善业,这个是好榜样。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我们也都是地藏菩萨的分身,所以要和地藏菩萨同心、同愿、同行。 我们学习经文:【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 所有地狱处。 分身地藏菩萨。 俱来集在忉利天宫。】(句号与国语文稿有异?)『尔时』讲的是释迦牟尼佛正在忉利天宫,召开这一次地藏法会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我们前面经文看到,放无量光明云,出无量微妙音,召集一切诸佛如来、大菩萨、天龙、鬼神,统统都来集合到法会里面。 这时候地藏菩萨的分身也都统统来齐,有多少? 『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这个数目字是天文数字,我们无法计算的,你看「阿僧祗」,翻释成中文就是无央数,就是你没办法计数。 这么多的世界,阿僧只前面再加无量,无量前面再加「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可见得这个数目字的广大,超过我们凡夫思惟想象,你用世界上最好、最快速的电子计算器来计算,都计算不过来,这么多的世界,都有地狱。 『所有地狱处』地藏菩萨是专门在地狱里面化身教化众生,地狱是最苦的地方,哪里最苦地藏菩萨就去哪里,所以每一个地狱里面都有地藏菩萨的分身,而且这些分身也都是无量无边的。 这么多的分身地藏菩萨『具来集在忉利天宫』统统来齐。 那我们会问了,怎么这些地狱那么多? 劳烦地藏菩萨化身化这么多,为什么? 因为世间人造恶的众生很多,为什么地狱多,就是因为造作恶业的众生多。 所以造恶不中止,地狱就没有办法空! 那我们看一下现前的这些众生,确实造作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慢,不孝父母、不敬尊长,统统都做齐,所以地狱怎么可能不多! 我们要为众生做一个好样子,首先要把自己的地狱罪业放下,对于世间一切法表现出不贪、不瞋、不痴的样子,不贪财、不贪利、不贪名,真正为众生做一个好样子,这就是学习地藏精神。 好,下面经文说:【以如来神力故。 各以方面。 与诸得解脱。 从业道出者。 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 共持香华。 来供养佛。】世尊释迦牟尼佛,含笑放光,云音遍布法界。 因此很多的众生,得到佛神力的加持,从四面八方来集会,这些众生都是在业道里面得到解脱的,这个业道就是六道轮回。 在六道轮回里面他们受长劫的苦难,现在都能够得解脱。 因为都是跟随地藏菩萨学习,都是学习孝亲尊师、修十善业,他们得到了解脱。 《华严经》里面讲所谓「大心凡夫」,他们虽然是凡夫,但己经是心量广大的凡夫了,他们能够跟随地藏菩萨同来忉利天宫,人数也是『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每一个世界里面都是千万亿不可计数那么多众生。 地藏菩萨的学生遍布法界,这些大心凡夫今天有缘参加忉利法会,非常之兴奋。 他们拿着香和花来供养诸佛,供养释迦牟尼佛,也供养在座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以他们的福报真的大,你看供佛,我们想供养一尊佛不容易,现在想供佛都供不到,释迦牟尼已经灭度了,我们只能供养佛像,供不了真佛。 他们这些人一到忉利天宫,不仅能供释迦牟尼佛,所有来齐的十方诸佛如来统统都供养,一尊都不漏! 一时一处遍供诸佛。 那香和花是供养的物品,都有表法的意思,香是表示净信,信心清净。 花是表示因,表示依教奉行,修因证果。 真正去依教奉行,这个是真实的供养。 下面经文说:【彼诸同来等辈。 皆因地藏菩萨教化。 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跟随地藏菩萨来的众生,都是曾经接受地藏菩萨教化,那么我们知道,地藏菩萨教他们什么? 一定是教他们孝亲尊师,一定教他学习修十善业,他们得到了不退转。 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道上不退转,这一句话是梵文,翻释成中文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了,在成佛的道路上面永不退转。 为什么能够永不退转? 因为他们修行有根、有力,所谓五根五力,五根是信、进、念、定、慧,信就是信心,信有根,就产生力,信心生信力;精是精进,有了信心之后才能够精进,进根就生进力;念就是正念,念根生念力;定就是禅定,定根生定力;慧就是智慧,慧根生慧力。 所以五根五力都能够具足,所以他能够在成佛道路上永不退转。 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们都不会留恋。 【是诸众等。 久远劫来。 流浪生死。 六道受苦。 暂无休息。 以地藏菩萨。 广大慈悲。 深誓愿故。 各获果证。 既至忉利。 心怀踊跃。 瞻仰如来。 目不暂舍。】这些大心凡夫,他们过去生中都曾经流浪到六道里面,『久远劫来』这个时间是漫长的,漫长的时日里面『流浪生死』,在生死轮回里面流浪,在六道中受苦。 『暂无休息』不能够有一刻的休息,没有你的逃处! 这种苦痛,这种悲惨,从来都没有休息过,很可怜。 『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地藏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藏菩萨视一切众生为一体,视一切众生为父母,所以以他广大的慈悲心,深重的誓愿力,救度这些众生。 使他们『各获果证』统统都证果了,不再搞六道轮回。 他们现在来参加地藏法会,也都是表示对地藏菩萨的感恩。 『既至忉利』来到忉利天,他们很兴奋,因为感恩,因为能够见到佛,能够听闻正法,心里面很欢喜。 『心怀踊跃』他们的心里面踊跃欢喜,真是非常之难得,有这么殊胜的机缘来参加这一次法会。 所以地藏法会是所有法会里面最殊胜的一次,我们今天能够有这么一个机缘一起来学习,一起来参加这个地藏法会,确实心怀踊跃。 他们见到释迦牟尼佛,见到诸佛如来,『瞻仰如来,目不暂舍』「瞻」是仰视,「仰」是景仰。 对佛这个天人师,智慧、神通、德相圆满,所以令这些众生,目不转睛的看着「目不暂舍」。 看到这一句话,我就想起在十年前,一九九七年五月份,我当时还在美国读博士,常常都会到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参加念佛。 一九九七年五月,我们的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在这里主持佛七,我第一次参加他主持的佛七。 第一次能够面对面的见到他,过去都是听经,看录像带,没有见过真人,但是听经多年,对师父都怀着崇高的敬仰。 当时我二十四岁,所以见到师父那时的心情,确实讲,跟这个经上讲的,「心怀踊跃」,很兴奋,很欢喜。 在斋堂里面师父是对着我们吃饭,他坐在那里,我们坐在后面,我一边吃,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师父,真是「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对师父这种由衷的敬仰之心,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凭着这一点诚敬之心,所以学习、听经就自然会用心。 所以可以体会出当时来听经的这些大心凡夫,难得机会见到如来,这种欢欣雀跃的这种心情。 请看下面经文:【尔时世尊舒金色臂。 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这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化现神通,张开他的金色的臂,那个手臂是放金光,来摩所有这些地藏菩萨的头顶,我们说摩顶。 地藏菩萨的数量是『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他们的化身这么多,当然佛的手臂也就化现出这么多,每一个分身上面都会摩顶。 这样摩顶是释迦牟尼佛安慰、慰劳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在这么多的世界里面尤其是去地狱最苦的地方,去度化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安抚、安慰地藏菩萨,说你辛苦了。 下面经文说:【而作是言。 吾于五浊恶世。 教化如是刚强众生。 令心调伏,舍邪归正。 十有一二。 尚恶习在。】『而作是言』这是释迦牟尼佛接着下去讲,说我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五浊』前面介绍过,是说我们这个世间,充满着污染,造恶的众生很多,所以叫浊恶世。 在这个浊恶世里面『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众生很刚强、很顽固,不肯接受佛的教诲,对于善法不肯听,任着自己主观的意思来造恶,所以教化这些众生非常不容易。 但是世尊难行能行,用正法调伏众生,用戒定慧三学,以「戒」调伏众生之身,以「定慧」调伏众生之心,告诉众生四谛因缘,这些无上甚深的妙法『令心调伏』。 使到他们能够改邪归正。 所教化的众生里面,大部分都能够回头,十有八九都能回头,但『十有一二,尚恶习在』,这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人,他们的恶习气很深重,调伏不过来,还在那里造恶。 造恶的众生将来必定受恶报。 所以这些众生,佛很慈悲,把这些众生付托给地藏菩萨。 释迦牟尼佛将要入灭度了,还想着苦难的众生,所以在忉利天宫正式委托地藏菩萨,在佛灭度之后,一直到弥勒菩萨出世这一段时间,弥勒菩萨出世将会成佛,这一大段时间里面,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时间,地藏菩萨将会接着佛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 教导这些恶业众生用什么方法? 地藏菩萨用的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反复强调的就是这种根本法轮。 如果一个众生对父母不孝、不能够尊重师长,这种人菩萨、佛来度他都度不了。 所以地藏菩萨要从根本上面来教化他,增长他的善根,使到他的善根将来有一天能够得以成熟。 下面经文说,都是释迦牟尼佛接着下来讲的:【吾亦分身千百亿。 广设方便。 或有利根。 闻即信受。 或有善果。 勤劝成就。 或有暗钝。 久化方归。 或有业重。 不生敬仰。 如是等辈众生。 各各差别。 分身度脱。】这里讲『吾亦分身千百亿』是讲讲释迦牟尼佛与地藏菩萨一样,亦都是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用最合适的方法,来教导不同根性的众生。 根性不同,所以教导他们的方法也不同,这里佛跟我们讲四种根性,第一种是『或有利根,闻即信受』,第一种众生是利根的,根性好利,听到佛法之后,当即能够相信,当即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 这个「闻」就是接触,一接触到正法,他就能够开悟,开悟之后自然能够修行,所以闻思修三学是一次完成,他没有次第,这一种人是上上根人。 佛在世的时候,以及正法时期,佛灭度之后一千年谓之正法时期,这些众生很多,利根人很多。 第二种根器『或有善果,勤劝成就』这一种根性是钝根人,不是利根。 但是他们善根都是很深厚,听见佛法之后,能够不断的去增长信愿行,闻思修虽然不能够一次完成,但是他可以渐进式的,所以这些是钝根人,通过勤勉的努力,也都可以成就。 这在佛的像法时期这种人很多。 第三个根性人『或有暗钝,久化方归』这一种根性,很暗钝。 「暗」就是没有智慧,「钝」就是根性很钝,接受能力很慢,所以他的觉悟是很长久。 但是佛并没有舍弃这种人,用长时间去教化他,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这种人因为根性暗钝,不可以学很多,学不过来,一定要一门深入,用长时间才能够得到觉悟,才能够成就。 那在末法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大部分众生都是这种根性。 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自己想想,确实我的根性暗钝,学佛、听经都有十几年,但是真正这些毛病、习气还有一大堆,还没有能够彻底觉悟,彻底回头。 所以佛的经教我们能够明白,能够懂得,但是在依教奉行方面打了很多折扣。 所以一定要用长时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有可能成就。 我们所幸的是现在因缘很殊胜,跟着我们师父上人学习,只要能够定下心来,师父说「十年寒窗」,真正可以有这种耐性,最后一定可以成就,『久化方归』。 第四类根性的人就更差,『或有业重,不生敬仰』这种人业障深重,对于佛法他无敬仰之心,当然就不可能会依教奉行。 现在这些人讲起佛教说是迷信,他不会敬仰,这一种人他的因缘还没有成熟,要等到将来成熟之后,才能够回头。 我们不讲别人,不信佛的人我们不讲,就是讲我们信佛的,也都打了皈依了,甚至受了五戒,拿着个宝了,皈依证拿到了,有没有真正对佛生起敬仰之心? 如果真正对佛敬仰,我们就会依教奉行。 对佛菩萨每天还顶礼膜拜,甚至拿香蕉、水果、鲜花来供养,佛的教导一点都听不进去,佛教我们不贪、不瞋、不发脾气、不骂人,我们天天都在做,这种就叫做「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所以读经要常常观照自己,看我自己有没有犯经上所讲的。 这一些众生『各各差别』他们根性不同,『分身度脱』佛度化他们,业障再重也不要紧,只要我们能够老老实实,信佛的话,信心不动摇,能够努力去做,去依教奉行,一定可以得到度脱的。 譬如说我们现在末法时期,佛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净土能够度我们,我们要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佛是怎么样教导我们的,我们就信得过。 业障再重,再没有智慧,我们只要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必定能够度脱。 到了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了,这就不是下根,一下子就超到上上根人,变成利根了,所以根性并不一定,随着我们修行,我们可以提升的。 好,请看下面经文:【或现男子身。 或现女人身。 或现天龙身。 或现神鬼身。 或现山林川原。 河池泉井。 利及于人。 悉皆度脱。 或现天帝身。 或现梵王身。 或现转轮王身。 或现居士身。 或现国王身。 或现宰辅身。 或现官属身。 或现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身。 乃至声闻。 罗汉。 辟支佛。 菩萨等身。 而以化度。 非但佛身。 独现其前。】这里讲的是,佛对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化无量种身来教化他们。 所谓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 所以化身都不一定,目标就是为了觉悟众生。 所以『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这是以人身的形体去现身,好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是以人身为我们示现成佛,教导我们。 佛菩萨在这个世界化身是无量无边的,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出来,其实各行各业,贩夫走卒,男女老幼,都可能有佛菩萨的现身,因此我们要尊敬一切人,你对某一个人不尊敬,说不定那个人就是佛菩萨。 这里是教导我们礼敬诸佛,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有尊敬之心,如同尊敬佛菩萨一样,不可以有贡高我慢的这些习气、这些烦恼。 下面讲的『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这里讲的天龙鬼神,不是人道,是天道,龙是畜牲道,鬼神是饿鬼道,所以六道里面都会有佛的化身,这些是讲有情的生命。 还有无情的生命『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这个以无情物来现身,不是动物,是这些山林、河流、平原、池水、井水、清泉等等,山河大地、一花一草,统统都可能是佛菩萨的化现。 化现出来是为了『利及于人』,使众生能够开悟,『悉皆度脱』得到了解脱。 所以我们看过去禅宗的公案里面,很多祖师大德都是看自然界的落花流水能开悟,那这些落花流水是众生开悟的因缘,都是佛菩萨的示现。 即使是不学佛的人,他们很喜欢去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的这种风貌,当他在一个幽静的山林里面静坐,看到这一种秀美的景色,可能突然间有所感悟,这些都是佛菩萨示现。 所以佛菩萨是无处不现身,都是为了度脱众生。 下面继续讲了,『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这个是示现在天上,「天帝」就是忉利天主,我们很多宗教里面认为上帝,中国古时候讲的玉皇大帝就是天帝,他是谁? 忉利天主。 「梵王」是初禅天上面的大梵王,天帝是忉利天还在欲界里面,梵王已经超出了欲界,他已经可以放下五欲,无欲望,财色名食睡的欲望放下,可以生禅天,这个是色界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菩萨在天上面都会化身,化身为上帝,化身为真主,所以我们对其他的宗教都要礼敬,知道他们所敬重的上帝也都是佛菩萨。 我们的师父曾经有一次去到新加坡,应邀参观、访问一个伊期兰教的清真寺,当时我有幸都随从跟着。 师父带着我们在清真寺里面,向着他们祈祷堂里面真主的座位,因为伊斯兰教他们真主不画像,只向着真主的位置顶礼,所以这些伊斯兰教徒,见到我们这样的举动,都非常之敬佩,非常之感动。 师父跟我说:其实我拜真主跟拜佛是没有两样,把他们的真主、上帝就看成我们自己的佛,佛菩萨现身。 经文这里跟我们讲得很清楚。 『或现转轮王身』,转轮王福报很大,他是人道里面福报最大的,他在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他才出世。 转轮王有三十二相,他的兵器是一个轮,这个轮可以降伏四方,也都是他的飞行工具。 所以我们现在这么多年都时都听见,看到一些报导,说发现飞碟,所谓不明飞行物,UFO,这些是不是就是转轮王的飞行器? 我们不敢说,有可能。 如果不是转轮王亲自来视察,也可能是派遣他的使节、他的大使来到我们地球上面来视察,这个地球也是他统领的区域之一。 『或现居士身』这个是居住在家里面修行,不一定是佛教徒,其它宗教里面的,只要居家修行的清士,都可以叫做居士。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这就是讲一个国家里面的领袖、统治者,古时候的皇帝,现在是总统、国家主席,国王。 还有「宰辅」是大臣,辅助国王治理天下,好像总理、部长,古时候的宰相。 还有是「官属身」,我们说公务员,政府公务员统统都可能是佛菩萨的化身,他们化现这个身教化人。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这个是学佛的人,比丘是出家男众,比丘尼是出家女众,优婆塞是在家受三皈五戒的男众,优婆夷是在家女众。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小乘的声闻、阿罗汉,辟支佛是缘觉、大乘的菩萨,都是佛化身。 『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不但仅是以佛身来教化众生。 【汝观吾累劫勤苦。 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这是对着地藏菩萨讲,说你看我累劫以来,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中,为众生能够舍头目手足,一切都可以舍,勤苦修行来度脱这些难化刚强的罪苦众生,很难教化,很刚强,造作罪业受苦报,这些众生是佛度化的对象。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这一段还没有讲完,下一次我们下个礼拜二,就继续同大家用粤语来报告。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24-10-16 10:52:0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