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场明辩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道场明辩禅师悟道因缘安吉州(今浙江安吉)道场正堂明辩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俞,本郡人。 明辩幼时从报本蕴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访诸名宿。 后至西京少林寺,一日,闻僧举佛眼禅师以古诗发明罽宾王斩师子尊者之因缘,诗云: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一声羌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罽宾王斩师子尊者的因缘是这样的师子尊者传法给婆舍斯多之后,独留罽宾。 时罽宾国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诸幻法,欲共谋乱。 于是他们伪装成释子(比丘)的形象,潜入王宫,淫乱宫女。 他们说:不成即罪归佛子。 事发之后,众人皆以为此妖邪之行乃出家人所为。 罽宾王大怒,说道:吾素归心三宝,何乃构害,一至于斯! 于是下令破毁伽蓝,祛除释众。 又亲自持剑,至师子尊者所,问道:师得蕴空否? 师子尊者道:已得蕴空。 罽宾王又问:离生死否? 师子尊者道:已离生死。 罽宾王道:既离生死,可施我头。 师子尊者道:身非我有,何吝于头! 罽宾王于是挥剑,砍掉师子尊者的脑袋。 顿时白乳高涌数尺。 罽宾王当即右臂亦堕于地,后七日而终。 ]明辩禅师一听此诗,默然有契,后直趋龙门,投清远佛眼禅师座下,把自己参学所得告诉了佛眼禅师,并请求入室。 佛眼禅师道:从上祖师方册(典籍)因缘,许你会得。 说完,忽然举起拳头,问明辩禅师:这个因何唤作拳? 明辩禅师正要开口应对,佛眼禅师便用拳头筑他嘴,说道:不得作道理! 在这突然的一击之下,明辩禅师当下顿去知见,得明心性。 明辩禅师后出世,住浙江安吉道场寺接众。 曾上堂云:华开陇上,柳绽堤边。 黄莺调叔夜之琴,芳草入谢公之句。 何必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非唯水上觅沤,已是眼中著屑。 说完,便擘开胸曰:汝等当观吾紫磨金色之身,今日则有,明日则无。 大似无风起浪,全不知羞。 且道今日事作么生? 好个迷逢达磨,不知谁解承当? [自性人人本自具足,说个修证已是多余,祖师们称之为头上安头、骑驴觅驴。 到家之后,方知以往种种有心修为,尽是水上觅沤,眼中著屑,无风起浪。 虽然如是,不经过有心修为,又焉能至此一无所得的境界呢! 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始知休。 ]明辩禅师临终前曾登座说法辞众。 他先拈拄杖,于左边卓一下,云:三十二相无此相。 又于右边卓一下,云:八十种好无此好。 僧繇一笔画成,志公露出草蒿。 又于中间卓一下,顾视大众云:莫懊恼,直下承当休更讨。 说完便下座,归方丈,结跏趺坐,俨然而逝。 [经典中常讲,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那么,我们的自性佛,落在这三十二相中的哪一相,八十种好中的哪一好呢? 明辩禅师讲,三十二相无此相,八十种好无此好;同时又讲,僧繇一笔画成,志公露出草蒿。 众人敢承担吗? 如果说敢,请问如何承担? ] 发布时间:2024-10-14 10:57: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