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五回 内容: 第十五回「慢着,时机还不成熟。」蒙卡勒大师指着面前的「天眼镜」说:「你别看到小燕苦苦恳求你出现就心软。 她还未真心想成长,未发出至诚的决心,不想为学飞付出代价。 她只是一时失宠,接受不来,才想起你。 你应等到她再苦一阵子,心已对晶晶家生起坚定的出离心时,才回去救她。」孤雁听在耳里,痛在心里。 看着「天眼镜」里照到几千里外的小燕所受的委屈,孤雁不禁心疼。 大师似乎完全知道,孤雁的心思。 「雁啊! 度众生不能只靠慈悲啊! 慈悲没有智慧是不行的啊! 众生之苦皆各有业因,再慈悲也不能急。 有时苦一苦,消一消业也是一种需要。 你应为众生克服的,主要不是苦果,而是苦因。 你只有以『法』度众生,才会给众生带来真惠。 教他们修善业、增善法,让他们自己的善业救他们。 自古以来,诸佛菩萨、圣贤护法神明也只能自为明灯,示众生明路,令他们以法自救而已。 世间又有谁曾是全能的保护者呢?」孤雁明白大师的话,却挥不去不讲理的情执。 「雁啊! 度众生就像母亲喂孩子吃饭,你必须等到孩子真的饿了才喂。 而且要观察孩子的消化能力。 现在小燕虽然有苦,但她的无知与顽固还很强,只是因得不到她要的宠爱,才想转移目标,想从你身上得到怜爱而已。 你必须让她再苦一阵子,等她心生起真诚自助自救的心才去帮她,才会给她带来真惠。」「大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更有效地帮到她,也让她以最少苦的情况下走出来呢?」「雁儿啊! 你还是专心活出当下一刹那吧! 充实自己当下『法』的实力,时候到了,你自然会知道应当怎么做。 至于小燕是否能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以最少苦的方法得到最好的结果,就要看她是否肯真心诚意地接受『法』的引导了。 这由不得你啊! 如果你当下增强自己的智慧、慈悲与法的各种实力,如美德、忍辱、决意、真实、舍心等,可能到时还更能增强小燕对你的信心,更能摄受她,让她接受你的『法』的指示与忠心去实践。」孤雁恭敬地点了点头。 大师真的太睿智深谋了。 「记得,度众生一定要无住生心。 要了解『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灭因缘本是空,无永恒不变的主体而无可执、无可住、本来无我。 生心,要以悲智为动力。 一旦心能无私,就能无欲无畏,对自己对众生没有差别。 有了这空明无住的基础,就容易看清一切相关因缘,心空空荡荡的,就容易有如实的心态,自然会生起真慈悲,做起一切事来就有效率得多了。 记得,没有执着,才可能教育众生,有执着后,就已错了,当下已不如法了,怎能以『非法示法』呢? 无法又何能度众生呢? 先有如实的心态,再寻求如实的能力。 那是无止境的,那将是更难的。」「嗯,如实的心态与如实的能力有什么差别呢?」「说来话长,简单说,如实的心态,就只是一种无私、清明、事实求是的态度。 如实的能力,是如实的心态加上了解一切相关因缘,掌握一切可掌握的相关因缘的能力。」「那就是说,要圆满世间一切可圆满的法,才有可能圆满如实的能力,对吗?」「对,那就叫做佛。 只有佛,才有彻底的如实能力。 没有贪嗔痴,就能圆满如实的心态了。 一个不太圆满的比喻是:如实的心态,就像一面彻底清洁无染,也无歪曲的镜面,照到什么就反映什么。 如实的能力却像一个万能如意珠,可用作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还能唤出任何你需要的力量,去做你想做的一切。」「那是再好没有的比喻了。 为什么说不圆满呢?」「因为文字只是文字,怎么也无法表达真正的经验。 只有当你有了实证,从心上深深地体会它们,你才会明白这些法。 圆满了这实证,你就圆满了在这世间为灭苦度苦所做的一切准备了。」「只是,小燕」孤雁又想起了小燕来,领悟归领悟,心还是有点放不下。 「雁儿啊,你这样重情不是办法,我请我的侍者为你唱一首圣歌吧!」「小鸦!」大师向洞里唤一声。 「是!」瞬间山洞里,飞出一只黑漆漆丑陋的乌鸦,站立在大师右肩上,恭敬候令。 「唱首『圣雄重情』给你雁叔叔听一听!」于是小鸦就受命唱了起来。 圣雄重情圣雄 重情情 无私情 是度苦心心献佛法僧众生情拥宇宙的苍生同体感悉 情愿普度圣雄 重情情 遍无边 是菩提心明空如如无住悲苦切切生心深情住世 真惠不缚孤雁的心太震撼了,这歌词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情感的不成熟。 圣雄的情感是多么无私、多么超凡啊! 小鸦的声腔虽然嘶哑,却怀着一股浩然真情,不禁令孤雁对大师身边的这只丑鸦子万分敬仰起来。 (待续) 发布时间:2024-10-13 11:46:5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