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老和尚:如何通过诵经调伏心性 内容: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 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 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 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那儿去了。 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 从头念起! 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 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 说我一个字就念,你念吧! 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 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 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 能入定! 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 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 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经》好读吗? 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个钟头就诵完一部《华严经》,这叫入定。 这种功夫层次很多,有很多不同。 一样的诵经,你也是拿那本诵,我也是拿那本诵,有的出声,有的不出声,有的金刚诵。 所谓金刚诵是自己听到,外人听不到,绵密不断。 同样拿着本子诵,同样也在修行,人家修观的观得相应了,你就观不到,你一观就睡着了。 他随着文字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还要不失掉那个字,你能做得到吗?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 说念佛参禅,念佛参禅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 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 能不能念念都归心? 你说念佛容易? 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 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 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 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绷! 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 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随喜,你只能说种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这么一块儿和着修行的。 哟! 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种种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样念是不行的,绝对不行。 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 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4-09-26 10:21:2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