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曹越:十二因缘空 内容: 问:何谓十二因缘? 答:十二因缘是辟支佛所修的法门。 辟支佛也名缘觉,或名独觉。 如果生逢佛世,亲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叫做缘觉;如果不值佛世,只凭自己宿植善根,观察万物缘生缘灭、生灭无常之理而悟道的,叫做独觉。 无论是缘觉或独觉,都是从因缘而悟道的圣者。 十二因缘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顺观的十二因缘,讲述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因缘;还灭门是逆观十二因缘,是灭除烦恼生死,而证道解脱的修法。 问:怎样才能断除无明呢? 答:必须用般若智慧进行观照,了达无明的本体就是明,息妄归真,不再妄起造作,破除我法二执。 如是妄尽情空,真心自然显现,无明则为消灭。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至生灭,则老死灭。 前因既灭,后果不生,即可永断生死轮回。 以般若智慧照见诸法空相时,则知一切法皆是真空妙有的当体显现,不管是流转门,或是还灭门,都无实法可得,十二因缘的每一支,无一不是空无自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明也是如来藏,除了妄想执著,根本就没有实法存在。 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因此,依真心的空相而论,不但没有凡夫流转门的十二因缘法,同时也没有辟支佛还灭门的十二因缘法。 这样,即可破除辟支佛的法执。 问:何谓四圣谛空? 答: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声闻修行悟道的法宝。 声闻是指因闻佛说法的音声而悟道的圣人。 声闻依苦集灭道四谛法修行,可证阿罗汉果。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首先为五比丘说四谛法,共说了三遍。 一名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名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三名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是名三转四谛十二行*轮。 声闻人得闻佛说四谛法,而知道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确是苦(苦谛),同时又了解生死苦恼的根源,皆因众生内心积集贪、瞋、痴等烦恼,策动身口意三业,造作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而形成的(集谛);若然能够取消内心贪瞋痴等烦恼的积集,就可以解脱生死的苦恼,证得涅槃究竟的快乐(灭谛);但欲想离苦断集,一定要切实修道(道谛)。 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由修道的功力,断除见思烦恼,就可以转凡成圣,证得我空真如之理,所以称为四圣谛。 小乘人认为实有苦集灭道诸法,依四谛法证阿罗汉,有所证,所以不能证法空。 所以阿罗汉只破见思惑,他还有尘沙惑、无明惑未破。 这还属于化城,未到宝所,非究竟的佛法,尚未与真实法性相应。 现在本经的宗旨,是破有显空,所以依般若真空的理体而言,既无生灭之苦集,也无修证之道灭;这就是说,真心的空相中,既没有各种苦的感受,也没有种种集因可断;既没有寂灭的涅槃可证,也没有解脱之道可修。 所以,无苦集灭道,是空声闻法,令小乘人破除法执,而能回小向大,广学般苦,趣向佛道。 当然,一真法界本无一法可得,亦无一法可舍,以般若智慧观照,四谛法即是法性妙用。 众生之所以难以成就,在于众生的执著心难破,不是执有便是执空。 由于常人多着于有,执有不能开启般若智慧,所以本经对症下药,多谈空义,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著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 有人见《心经》多说空义,却又起偏空之执,不知错解空义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古德说,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 因为起有见者,执著有而修善业,还能得人天果报;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而造诸恶业,则恶道果报难逃。 所以断不可执著空见。 另外,二乘人仅得空慧而着偏空者,也不能作利生事业,被佛陀斥为焦芽败种。 可见执空、偏空都是修行的歧途。 其实般若真空乃是即有之空,万有皆是空性所显,于一切显现而无实法可得。 因此不妨假说人我诸法,但不执著其相,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 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 般若空性是真空妙有的一体显现,所以空并不是要空掉法性的作用及法相的显现,而是要断除对空有的分别执著。 正如帝洛巴祖师说:显现不会束缚,只有执著才会束缚,我们必须要断除执著。 西藏《心经》译本中说,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正显空有二边皆不可执。 问: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何理解? 答:佛有所证乎? 若言有证,则有执取,若言无证,则落断灭。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不可执有而言实,亦不可执空而言虚也。 约妙用断妄证真则言有,约体性如如不动则言无,佛果境界,奥妙难思,体性真常而妙用恒沙。 此中法味,非证难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义释:菩萨已现证般若波罗蜜多之果德,于一切法自在,了无挂碍,於生死流转和无量无边度化事业,均无恐怖。 破尽法我二执,远离虚妄分别,究竟圆满而现证佛位。 一切诸佛,皆依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究竟成佛。 发布时间:2024-09-10 15:04:1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