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每一部经典,前边都有六种成就 内容: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是”是指法之辞,就是说明白了如是之法,是可信的;如是之法,是可修的;如是之法,是可成佛的;如是的法,就应该修行;如是的法,我们就应该信;如是的法,我们应该躬行实践去得到的,这叫指法之辞。 所以如是就叫信成就。 每一部经典,前边都有六种成就。 这六种成就,第一就是“信成就”。 你能信,就有所成就,你不能信,就无所成就;你能信,就得到利益,你不能信,就得不到利益。 就好像我们所吃的饭,你相信这个饭是能治你的肚子饿,那么你必须要吃了它,肚子才不会饿;你若单单信它可以治肚子饿,你若不吃它,那不会饱的;甚至于你根本就不信这个饭是能治肚子饿的,那更没有办法教你肚子怎么样饱了! 这就是说的什么呢? 就是说这个法,虽然是能成佛的法,可是我们若不信,若不修,他就没有法子能成佛。 你单单说,说的是法,行的才是道,你要躬行实践去修行,依照法修行,这才能得到受用,所以这叫信成就。 你有所信,就有所成就,你不信,就不能成就。 那么你信了,还要有种种的因缘,才能帮助这个信的成就。 所以第二就是“闻成就”。 这闻成就,就是“我闻”。 我,是阿难自己称自己,也说我。 这个我,是个无我之我;这个我,是一个没有执着的我;这一个我,是圆融无碍的我;这个我,是把一切万事万物都看破了,把一切万事万物都放下了,所以这个我,才是一个真正自性的我。 不是对外而言我,是对内而言我,对自己里边这个心所说的这个我。 这个我,是一个有智慧的我;这一个我,是不颠倒的我;这一个我,是有择法眼的我。 因为他有择法眼,所以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怎么样才能有择法眼? 就要有信成就。 怎么样能有择法眼? 就要有这个闻成就。 我也信了,也想要听,是可以听,但是要有一个时候。 这个时就是听这一部《药师本愿功德经》的时候,说这个经的时候,然后阿难结集经藏这个时候──“一时”:这个时就是时成就。 你若也想要信,也想要闻,若没有一个相当时间,你若不到金轮圣寺来听,来到这法会,参加这个讲经说法的法会;你在家里,你单有信成就也没有用,单有这个闻成就,你根本也就不能闻! 那么时,也不方便了,所以这个“一时”,就是时成就。 “薄伽梵”:这个薄伽梵,有六种的意思,你若愿意知道,可以查一查《佛学辞典》,那里边讲这个薄伽梵讲得很详细。 薄伽梵是佛的一个别名,也就是佛的另外一个名字,你若不懂得什么叫薄伽梵,你就想:“喔! 这也是佛的另外一个名字,它是梵语。 ”那么这个薄伽梵,这是个“主成就”。 你也有信心了,也想要闻,想要听经,也有听经的时候,但是没人讲经,我看你听什么、信什么、闻什么? 没有所听,没有所信,没有所闻了,没有一个时候了! 你若没有一个人讲,你就有前边那几个信、闻、时,也都没有用了! 所以又要有一个说法的主。 这说法主,就是在那儿讲经说法,这叫主成就。 上人:薄伽梵的六个意思,你记得不记得? 弟子:记得四个。 上人:讲出来给大家听听,那两个教旁人讲。 弟子:有自在,就是佛陀在每一个地方是很舒服,没有烦恼。 上人:像不像你? 弟子:完全是相反。 上人:啊! 怎么搞的? 那你怎么不自在了? 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常常向外驰求。 上人:Okay. (好了。 )第二个什么? 弟子:还有名称,就是每个人都知道佛陀的名字,他的功德,他的清净行愿,他的慈悲,大家都知道。 第三是端严,就是端正,就是一点都不邪,没有妄想,都很庄严,很正的。 最后第四种就是炽盛,就是他的功德很庄严的、很圆满的,好像火那么样放光,很美丽的,很好,人人都要看,看火的光明。 上人:你们有没有人知道他是讲得对啊? 是讲得错了? 这四个名称,在这个薄伽梵六义里边,有没有这么四个名称? 有人知道他讲错了? 就快点说;讲对了,也快点说! 那么剩那两个,我不需要叫你们名字,你们谁知道,谁就赶快讲一讲。 如果没有人讲,那就是你们都忘了,不记得了。 他讲的那四个对不对? 果惠知不知道? (果惠:吉祥。 )还有什么? 果雅知不知道? (果雅:尊贵。 )他前面讲的那四个对不对? (果雅:庄严,他说端正。 )恭录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4-08-31 11:05: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