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参禅与止观 内容: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冬至节后,就把经都包起来,大家一齐进禅堂,打禅期,末了还要打几个佛期。 有时候,要在外面请几个有工夫、有见地的老班首, 去指导讲开示,我在那里,整参了三冬。 进禅堂的时候,什么东西也不许带,只抱一床被窝,穿一双草鞋,札一个大宽带。 班子站好,由方丈和尚领着到客堂告生死假,然后再进堂用功,这表明是打的生死期,要克期取证,生死不算完。 进了堂,有维那师领导,各位班首,每人一块香板,都是剑形的。 跑香的时候,大家绕佛龛一个跟一个顺行,袖子甩起来,左摆右甩,里三外七,谁也不许踏着谁的鞋,也不须有散乱念头。 如果有不如法或跟不上趟的,马上就挨香板,大家都如法时,就照自己袖子上打几下子,表示警策,这是恐怕大家有散乱念头。 跑的时候,年轻的笨人跑外圈,岁数大的老参师多跑里圈,中间班首师父,或者偶尔要使劲喊一声:“跟上跑起来! ”“提起话头来参! ” 禅堂里人很多,跑起来脚步瑟瑟地响,乍然听到一种棒呵的声音,大家都厉毛厉色地致心一处,不敢有一丝杂念。 约摸跑二十几个圈子,当值的走到钟板跟前,拍! 拍! 打两板一钟,挂二板,大家一齐站住。 这时候,觉得身外无物,物外无身,静悄悄,冷冰冰,诸般放下,万虑皆空,若身若心,都另有一种境界,另有一种受用。 我出家的目的,固然是想把佛法宏扬出去, 但主要还是想在佛法中,真参实学,从自性上, 找一种真实受用,能够明了各人的生死本分事情, 这才是个人的心愿。 所以,当时我对参禅、修止观很愿意,也很注意。 对学教的事情,都是勉强去学,究竟还是以修行为正事。 不过,对于教也不能完全废掉,我的意思:能够把天台宗,学一个大概,对自利上作一种助缘,对利他也能作一种方便。 打禅期的时候,隔四天要考问一次功夫。 去的时候,要穿袍褡衣持具,到班首师父,或到方丈和尚那里,拍! 拍! 拍! 三弹指,请进屋里去, 问讯展具,礼佛三拜,长跪合掌。 问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见地境界实话实说,这时也有说“空”的,也有说“有”的,其说不一。 末了班首师, 总要打几香板,呵斥一顿:“饭桶! 好好回去再参! ” 就这样,轮班一个一个地都去考问。 功夫用得不相应不如法,还都得要挨香板。 有一次,我到谛老那里去请教,顶完礼之后, 他老先问:“你用的功夫怎么样? ” “没别的! ”我说,“最初坐的时候,妄想直起,像海里的波浪一样,前浪逐后浪,后浪逐前浪的不断,抑制也抑制不住,心里很着急。 后来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究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了,没了又起,起来再观。 时间长久,慢慢地妄想就不起了, 心里也很恬静、很自然了。 ” “嗯——”谛老说,“你算会用功咧! 就这样好好回去修吧,以后可以不用再来。 ” 我见别人去考问功夫的时候,总要受几句呵斥,挨几下香板才回来,我这一次到谛老那里去,把自己用功的方法一说,也没受呵斥,也没挨香板,就回来了。 这在口里虽然不说,心里当然是很高兴! 以后就用这观妄想的法子去修。 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觉得刚盘上腿子不久就开静了,后来经邻单的告诉我,一支大板香, 早已坐过了。 在这一支香里,虽觉得时间没多大 工夫,可是觉得身心很恬适,很如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受用,无形之中,从性地里流露出来两句话,就是: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最初我对这两句话,并不敢认为就是对,后来去问谛老,谛老给印可了。 ​修止观像用斧凿凿壁一样,譬如一个人,被囚在屋子里,里面黑漆漆的,一点光也透不进来。 这时,人们为了想得自由,想看到光明,认为非把墙凿破不可,于是,慢慢用斧凿一下一下的凿。 他凿到的地方,就等于是止;凿的时候,就等于观;凿出的孔洞,就等于是止观的成效。 实际上, 当他一下一下开凿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出孔洞的时候;出孔洞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开凿的时候, 凿与孔是同时的。 这就是说:当人修止的时候, 同时也就是起观行的时候;起观行的时候,同时也就是修止的时候,止与观是同时的。 又凿有久暂,孔有浅深;亦如止有浅深,观有优劣。 等到墙孔凿透时,外边的整个虚空和屋里的局部虚空, 有了一孔的连系,人们也有了一空之见的光明。 可是四周的墙,还没完全凿尽,来去还不能完全自由;对整个太虚空的光明,还不能完全窥见。 等到把四周的遮障完全祛除时,屋里的虚空和屋外的虚空,成为一整个的,没有一点界限。 这时屋子里的黑暗也不用去,人们也不用动弹,就可以游目骋怀,看到整个太空的光明,斧凿便没有用了(除非再用来凿虚空)。 以喻行人,虽已修到相似,或分证的地步,可是六尘未尽空,穷源犹未尽。 必须把无明破尽,到了真妄不二,能所双亡的时候,才能究竟彻底。 到了这时候,什么止观,什么能所,什么思议与不思议,凡是以言遣言的话,全成废话,全都用不着了。 可是,因众生执着性大,总以为这个身体是我,身体以外的便不是我;把身内虚空和身外虚空看成两样,亦把自己的知觉和身外的知觉,看成两样,何况知觉外之各境界更看成两样,这样就所以永不能 证得法身遍满了。 上面这些话,不过我大略说一说,究竟详细处和真实的受用,还得自己去研究、去体验,并不是但用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达的。 对于初学修止观,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法子, 如果最初修观不能观现前一念时,可以用眼睛定住了神,观现前的境。 眼前有什么东西,就观什么东西。 眼光也不要放得过远,往前看不过卧牛之地,不即不离,两眼下垂,这样把身心定注之后,然后再去观现前一念。 这是一个权变方法, 如果能观现前一念时,还是观现前一念为最好。 观的时候,也不要怕起妄想,要回过头来观妄想, 找妄想,看看这个怕妄想的和知道妄想的究竟是谁。 到这时,一心不能二用,心里明明白白的,全是观照的力量,这样妄想就没有根了,大家应当在这要眼地方多用工夫。 明真心,化本性,洒脱自在为心解缚,为身松绑,医病聊心 发布时间:2022-06-02 02:05:0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