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迦牟尼佛说过的,顺着圆通根修 内容: 释迦牟尼佛说过的,顺着圆通根修 修行的人就是一意孤行的人! 我可以告诉你,就这一点,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我做好事了,我放生了,我捐钱印经书了,我盖寺庙了,我就是一个修行者了“,跟那个八竿子打不着。 修行就是对佛法无上的虔诚,虔诚到你死! 虔诚到你死那一念都不退转,那个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 虔诚什么? 虔诚佛法的义理,什么义理?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终身信守即心即佛的道理,终身去觉察自己,去离舍自我的贪欲,这就是真正的虔诚。 不要听别人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什么这个获得那个成佛,那跟你没有关系,你只是一个出离自我的人。 离幻即觉,你出离自我,不被自我所沾染和遮蔽的,那就是如来的圆觉。 释迦牟尼佛说过的《具体看楞严经》,顺着圆通根修,和不顺着圆通根修,相当于一天跟一劫的差别。 一劫是什么概念? 佛教里面对物体长度有这么一种描述,把它称为一由旬(注:梵语中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大约七英里,即11. 2公里),就是那么长宽高各为一由旬的立体边界的那么一个大石头,每隔100年,你用一条丝巾,在上面轻轻地擦一下,直到把这个长宽高一由旬的这个大石头,把它擦没了,一劫还没有过去,你知道吗? 但是如果你顺着佛法的究竟义理修,外道修行一劫的时间,等于你在人世间修行佛法一天时间的功德,一天时间的成就。 什么叫圆通根呢? 返观内视。 觉察自己的心意,觉察自己的烦恼,觉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带动心灵当下的体验。 当你能够在觉察当中,能够觉醒这些烦恼的本质,是内心的攀缘和贪爱,从此把攀缘和贪爱的根本——就是我很爱这个东西,我恐惧这个东西,把这个恐惧的对境,先去包容它,先去接纳它。 当你接纳了你的恐惧,接纳了你的仇恨,接纳了你的烦恼,接纳了你的贪欲,你就不会被贪欲、烦恼、恐惧所带动的时候,你会发现,恐惧、贪爱和烦恼的本质,仅仅是心灵自己的妄想,它是想出来的,它并没有实体。 妄想消灭了,攀缘妄想的心,当下也就会融化,柔软,清净。 那个就是你觉性的展现,那个就是你在一步一步地脱离生死轮回。 发布时间:2024-05-26 09:14: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