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十想得涅槃 内容: 迦叶菩萨言。 世尊。 如佛所说。 毕竟者等于涅槃。 如是涅槃云何可得。 善须眉。 若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修十想。 当知是人能得涅槃。 云何为十。 一者无常想。 二者苦想。 三者无我想。 四者厌离食想。 五者一切世间弗成乐想。 六者死想。 七者多过罪想。 八者离想。 九者灭想。 十者无爱想。 善须眉。 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修习如是十种想者。 是人毕竟定得涅槃。 不随贰心自能分别善不善等。 是名真实。 称比丘义。 甚至得称优婆夷义迦叶菩萨言。 世尊。 云何名为菩萨甚至优婆夷等修无常想。 善须眉。 菩萨二种。 一初发心。 二已行道。 无常想者亦复二种。 一粗二细。 初心菩萨观无常想时作是思惟。 世间之物凡有二种。 一内二外。 如是内物无常变异。 我见生时小时大时壮时老时死时。 是诸时节各各不合。 是故当知内物无常。 复作是念。 我见众生。 或有肥鲜具足色力去来进止安闲无碍。 或见病苦。 色力毁悴颜貌羸损不得安闲。 或见财富库藏盈溢。 或见贫穷触事鲜乏。 或见成就无量功德。 或见具足无量恶法。 是故定知内法无常。 复观外法。 子时芽时茎时叶时花时果时。 如是诸时各各不合。 如是外法。 或有具足或不具足。 是故当知。 一切外物定是无常。 既观见法是无常已。 复观闻法。 我闻诸天具足成就极妙快乐神通安闲。 亦有五相。 是故当知等于无常。 复闻劫初有诸众生。 各各具足上妙功德。 身光自照不假日月。 无常力故光灭德损。 复闻昔有转轮圣王统四世界。 成就七宝得大安闲。 而不能坏无常之相。 复观大地。 往昔之时安处安排无量众生。 间无空处如车轮许。 具足发展一切妙药。 藂林树木果实滋茂。 众生薄福令此大地无复势力。 所生之物遂成虚耗。 是故当知。 内外之法一切无常。 是则名为粗无常也。 既观粗已次观细者。 云何名细。 菩萨摩诃萨观于一切内外之物甚至微尘。 在未来时已是无常。 何以故。 具足成就破坏相故。 若未来色非无常者。 不得言色。 有十时差别。 云何十时。 一者膜时。 二者泡时。 三者疱时。 四者肉团时。 五者肢时。 六者婴孩时。 七者孺子时。 八者少年时。 九者盛壮时。 十者衰老时。 菩萨观膜若非无常不应至泡。 甚至盛壮非无常者终不至老。 若是诸时非念念灭终不渐长。 应当一时成长具足。 无是变乱。 是故当知。 定有念念。 微细无常。 复见有人诸根具足颜色暐晔。 后见枯悴。 复作是念。 是人定有念念无常。 复观四大及四威仪。 复观内外各二苦因饥渴寒热。 复观是四若无念念微细无常。 亦不得说如是四苦。 若有菩萨能作是念。 是名菩萨观细无常。 如内外色心法亦尔。 何以故。 行六处故。 行六处时。 或生喜心或生嗔心。 或生爱心或生念心。 展转异生不得一种。 是故当知。 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无常。 善须眉。 菩萨若能于一念中。 见一切法生灭无常。 是名菩萨具无常想。 善须眉。 智者修习无常想已。 远离常慢常倒想倒次修苦想。 何人缘故有如是苦。 深知是苦因于无常。 因无常故受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人缘故名为无常。 无常人缘故。 受内外苦饥渴寒热鞭打骂辱。 如是等苦皆因无常。 复次智者深观此身。 即无常器。 是器即苦。 以器苦故。 所受盛法亦复是苦。 善须眉。 智者复观。 生等于苦灭等于苦。 苦生灭故等于无常。 非我我所修无我想。 智者复观苦即无常无常即苦。 若苦无常智者云何说言有我。 苦非是我无常亦尔。 如是五阴亦苦无常。 众生云何说言有我。 复次观。 一切法有异和合。 不从一和合生一切法。 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 一切和合皆无自性。 亦无一性亦无异性。 亦无物性亦无安闲。 诸法若有如是等相。 智者云何说言有我。 复作是念。 一切法中无有一法能为作者。 若使一法不能作者。 众法和合亦不能作。 一切诸法性终不能独生独灭。 和合故灭和合故生。 是法生已众生倒想。 言是和合从和合生。 众生想倒无有真实。 云何而有真实我耶。 是故智者观于无我。 又复谛观何人缘故众生说我。 是我若有应一应多。 我若一者。 云何而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 人寰宇狱饿鬼畜生大小老壮。 是故知我非是一也。 我若多者。 云何说言众生我者。 是一是遍无有边际。 若一若多二俱无我智者如是观无我已。 次复观于厌离食想。 作是念言。 若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 云何为食起身口意三种恶业。 若有众生为贪食故。 起身口意三种恶业。 所得财物众皆共之。 后刻苦果无共分者。 善须眉。 智者复观。 一切众生为饮食故身心刻苦。 若从众苦而得食者。 我当云何于是食中而生贪着。 是故于食不生贪心。 复次智者当观。 因于饮食身得增长。 我今削发受戒修道。 为欲舍身。 今贪此食云何当得舍此身耶。 如是观已。 虽复受食。 如同野外食其子肉。 其心厌恶都不甘乐。 深观揣食有如是过。 次观触食。 如被剥牛为无量虫之所唼食。 次观思食如大火聚。 识食如同三百钻矛。 善须眉。 智者如是观四食已。 于食终不生贪乐想。 若犹生贪当观不净。 何以故。 为离食爱故。 于一切食。 善能分别不净之想。 随诸不净令与相似。 如是观已。 若得好食及以恶食。 受时如同涂痈疮药。 终不生于贪爱之心。 善须眉。 智者若能如是观者。 是名成就厌离食想。 迦叶菩萨言。 世尊。 智者观。 食作不净想。 为是实观虚解观耶。 若是实观。 所观之食实非不净。 若是虚解。 是法云何名为善想。 佛言。 善须眉。 如是想者。 亦是实观亦是虚解。 能坏贪食故名为实。 非虫见虫故名虚解。 善须眉。 一切有漏皆名为虚。 亦能得实。 善须眉。 若有比丘发心乞食预作是念。 我当乞食愿得好者莫得粗恶。 愿必多得莫令鲜少。 亦愿速得莫令迟晚。 如是比丘不名于食得厌离想。 所修善法日夜衰耗。 不善之法渐当增长。 善须眉。 若有比丘欲乞食时。 先当愿言。 令诸乞者悉得饱满。 其施食者得无量福。 我若得食为疗毒身。 修习善法利益施主。 作是愿时所修善法日夜增长。 不善之法渐当祛除。 善须眉。 若有比丘能如是修。 当知是人不空食于国中信施善须眉。 智者具足如是四想。 能修世间弗成乐想。 作是念言。 一切世间无处不有生老病死。 而我此身无处不生。 若世间中无有一处当得离于生老病死。 我当云何乐于世间。 一切世间无有进得而不退失。 是故世间定是无常。 若是无常云何智人而乐于世。 一一众生周遍经历一切世间具刻苦乐。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甚至非想非非想天。 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虽为四王甚至他化安闲天身。 命终生于畜生道中。 或为师子虎豹豺狼象马牛驴。 次观转轮圣王之身。 统四世界豪贵安闲。 福尽贫苦衣食不供。 智者深观如是事已。 生于世间弗成乐想。 智者复观世间有法。 所谓舍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香花璎珞各种伎乐财物宝货。 如是等事皆为离苦。 而是等物体等于苦。 云何以苦欲离于苦。 善须眉。 智者如是观已。 于世间物不生爱乐而作乐想。 善须眉。 譬如有人身婴宿疾。 虽有各种音乐倡伎香花璎珞。 终不于中生贪爱乐。 智者观已亦复如是。 善须眉。 智者深观一切世间。 非归依处。 非解脱处。 非寂静处。 非可爱处。 非彼岸处。 非是常乐我净之法。 若我贪乐如是世间。 我当云何得离是法。 如人不乐处闇而求光明还复归闇。 闇即世间明即出世。 若我乐世增长黑闇远离光明。 闇即无明光即智明。 是智明因等于世间弗成乐想。 一切贪结虽是捆扎。 然我今者贪于智明不贪世间。 智者深观如是法已。 具足世间弗成乐想善须眉。 有智之人已修世间弗成乐想。 次修死想观。 是寿命常为无量怨储所绕。 念念损减无有增长。 犹山瀑水不得停住。 亦如朝露势不久停。 如囚趣市步步近死。 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迦叶菩萨言。 世尊。 云何智者观念念灭。 善须眉。 譬如四人皆善射术聚在一处。 各射一方俱作是念。 我等四箭俱发俱堕。 复有一人作是念言。 如是四箭及其未堕。 我能一时以手接取。 善须眉。 如是之人可说疾不。 迦叶菩萨言。 如是世尊。 佛言。 善须眉。 地行鬼疾复速是人。 有飞行鬼复速地行。 四天王疾复速飞行。 日月神天复速四王。 行坚疾天复速日月。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 善须眉。 一息一眴众生寿命四百生灭。 智者若能观命如是。 是名能观念念灭也。 善须眉。 智者观命系属死王。 我若能离如是死王。 则得永断无常寿命。 复次智者观是寿命如同河岸临峻大树。 亦如有人作大逆罪。 及其受戮无器重者。 如师子王大饥困时。 亦如毒蛇吸大风时。 如同渴马护惜水时。 如大恶鬼嗔恚发时。 众死活王亦复如是。 善须眉。 智者若能作如是观。 是则名为修习死想。 善须眉。 智者复观。 我今削发设得寿命七日七夜。 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 说法教化利益众生。 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复以七日七夜为多。 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时。 甚至前程入息之顷。 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 说法教化利益众生。 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 何等名七。 一者常修想。 二者乐修想。 三者无嗔想。 四者无妒想。 五者善愿想。 六者无慢想。 七者三昧安闲想。 善须眉。 若有比丘具足七想。 是名沙门名婆罗门。 是名寂静。 是名净洁。 是名解脱。 是名智者。 是名正见。 名到彼岸。 名大医王。 是大商主。 是名善解如来秘密。 亦知诸佛七种之语。 名正见知断七种语中所生疑网。 善须眉。 若人具足如上六想。 当知是人能呵三界。 远离三界灭除三界。 于三界中不生爱着。 是名智者具足十想。 若有比丘具是十想。 即得称可沙门之相。 发布时间:2024-05-07 11:27:5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