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第五疑 内容: 净土十疑论第五疑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 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 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 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 如是修行十信十波罗蜜等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始至第六正心住。 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性位。 此约自力,卒未得生净土。 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 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是故十住婆沙论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 二者易行道,难行者,在於五浊恶世,於无量佛时,求阿跋致甚难可得。 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 五者唯有自力,无他力持。 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 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教念佛三昧,愿生净土。 乘弥陀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 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 譬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若言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应不得见佛身。 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相,菩萨见微妙相,此何所疑? 故华严经说:一切诸佛刹,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 即其义也。 发布时间:2024-05-03 14:12:2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