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寂静法师:大财富从哪里来? 内容: 如何能产生持续不断的财富? 如何将隐形的财富变为实有? 如何才能享有生命本来具足的巨大财富? 当下的你,即使身无分文也能财源滚滚,为什么? 师父曾开示:“最大的财富不是赚得金钱,而是赚回生命的价值和喜悦。 当生命回归了,一切外在的财富、名誉都将无法拒绝地追随和归属。 ”我这次给企业家讲课说到《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阿难在佛身边,佛就问阿难:“一个大富长者把他的财富拿出来布施。 怎么布施呢? 在一个城市的四个城门,在每个门口摆很多的车子,又用很多的金钵装碎银子,再把很多的银钵装碎金子,然后摆在四个门口任人拿取。 ”然后佛问:“这个人福报大不大? ”你们说大不大? 佛说:“不如皈依福报大。 ”所以,我一直在理解这个皈依,皈依的能量是无限的。 这个不好理解,为什么皈依的力量那么大呢?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一个水池,一亿立方的蓄水,这个水量很大,但它始终是有限的,也不如一个泉眼大。 你们信还是不信? 也就是说,它泉眼的水是无限的,蓄水是有限的。 今天,我们人生很多思维也是这样的。 我们人啊,社会上很多人都说自己很有钱,也就是在说我的水池有多大。 其实,人应该找到财富的源头,而不是说有多少水。 找到水源,比如我找到一个小小的清泉,那如果有人说:“我有一大池水。 ”我说:“瞧,等着瞧。 ”有一天他的水池就干了,我依然有水喝,是不是这样? 所以就是这样理解皈依,皈依是把我们的生命皈依到福报的源头。 虽然它流出来的水量不大,但它是无尽的,流不完的,因为佛的福报,佛的功德是无量的。 然后佛又问:“如果一个人既布施又皈依,这个人的福报大不大? ”阿难说:“那太不可思议了,太大了! ”佛说:“不如持五戒的功德大。 ”持五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 在佛经上讲,一个人持五戒,是持什么? 就是会伤害到众生的戒,会伤害到众生利益的戒。 我们在持五戒时,有什么好? 就是给一切众生无畏。 我们不杀生,见到我们有没有安全感啊? 我到一个富翁家里,到处都是金银财宝,是不是? 银行卡也没有密码,到处放。 我持不偷盗戒,没问题啊,这就是给人放心。 不邪淫也是这样,跟人相处,给人有安全感。 第四不妄语,不妄语也是安全感啊,我们不会骗啊。 在佛教里,最大的布施就是持戒。 持戒以后,你就不是布施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而是布施全部的众生。 第五不饮酒,这和智慧有关系。 佛说,这个持戒的比前面两个(布施和皈依)加起来的福报还大。 佛又问:“一个人啊,他又持戒又皈依又布施,这个人的福报大不大? ”阿难说他无法想像了。 佛说:“不如一个人与众生起一念慈悲心福报大。 ”不读经典啊,不知道这个世界。 所以你们在座的,对众生对这个世界要慈悲,你们的福报就大。 这次,我给企业家讲,为什么与众生慈悲心福报大呢? 现在,我有一点点福报,团队也有一点点福报,就是慈悲心而来。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有时脑袋会有稀奇古怪的点子,那我自己就在问我自己,我自己琢磨,研究自己,为什么我想的出来,别人想不出来? 后来我就琢磨到,我就是慈悲多一点点。 所以,这次我讲怎么把“慈悲”分解,怎么产生慈悲呢? 第一,一定要见到众生苦。 见不到众生苦,你就啥也别说了。 见到众生苦不叫慈悲,很多人见到众生苦,也没有慈悲。 但见不到众生苦,慈悲是肯定出不来的。 你到街上看,到贫地看,到处看,就是要见到众生苦,睁眼就能见到,我发现我眼睛一睁就能见到众生苦。 佛说,观四念处里面观受是苦,整个生命的历程都充满了苦,怎么会见不到众生的苦呢? 苦不是不存在,但解脱的人可以超越苦。 第二,要接引众生,和他同体,一起体验这个苦。 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一进入他就能感受到他的苦。 当你受到苦的时候,就想被拯救和出离,有没有这个体会? 我们有苦的时候,是不是想摆脱? 我们人人都在逃跑,有苦就躲,想被拯救。 然后一转身一看,是他不是我,在个体上看,是他不是我。 但是已经充分体验到这个苦了,所以就想拯救他。 看到没? 这个时候,慈悲就生出来了。 这个慈悲就完整了。 想救他,第一你们要体验到他的苦,你没体验到也会救的莫名其妙,你可能会救错地方。 想救他要不要方法? 想救他只是个想法,想救他这个时候是慈悲,然后想找方法去找方法,这个时候智慧就生出来了。 为什么有些人有智慧,有些人没智慧? 那首先就没想救别人,他就没有用心挖空心思去找救别人的方法,比如孩子,妈妈生个孩子,孩子有什么问题,妈妈就会挖空心思,最后妈妈找到很多方法。 你发现历史上这些医圣,孙思邈、神龙……他们为什么那么专业? 慈悲! 没有慈悲,他怎么可能啊。 慈悲是一种状态,他想救,所以什么招他都能想的出来,什么都想的到,这是绝对会超越别人的。 没有这个强烈的慈悲,怎么可能超越啊? 就跟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想钱,什么都想得出来,偷抢拐骗。 为什么他们想的出来? 因为他们挖空心思做这个事情。 当我们看到众生的苦,心中生出慈悲,想去救众生,寻找答案,这个时候,只要我们用心,什么方法都能想到,智慧就生出来了。 找到方法,功德就出现了。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找到方法,财富就出现了。 你把方法找到,就好像一个医生,他因为慈悲然后去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最后药物研制成功,按今天的说法,钱就来了。 财富来了,价值来没有? 喜悦来没有? 功德福报来没有? 我们看看历史上真正的大人物,他们都是因为慈悲而成的。 因为慈悲生出智慧,成就功德,用儒家的话是成就功名。 我教孩子就是这样,你们看父母苦不苦? 孩子本身苦不苦? 你还可以照见孩子长大了也苦,还可以照见到他长大后影响整个社会。 看是看不见的,智慧是“照见”,眼睛是“看见”。 “照见”是铺天盖地,像无线电一样,没有盲区。 “看见”只有一个方向。 “照见”是用智慧,“看见”是用肉眼。 我们要看到这个社会的未来,你们用看见还是照见? 比尔盖茨就是照见未来个人电脑的发展,对不对? 所以,人很人的区别也就是眼光。 超级领袖四大特点:第一大愿,第二远见,第三奉献,第四勇敢。 这八个字很简单,但拥有这样的品质不得了。 我以前自己做报纸,我一个人排版,打字,撰写,改稿,除了印刷不是我做,其余全部都是我做。 我把报纸背在背上到成都,经常在街边送报纸,别人说不要,那我就下回再给其他人。 其实我很胆小,但为什么能做呢? 我们看过《特蕾莎修女》电影,当她不是为自己做,当她作为上帝手里的一支笔的时候,她就让上帝去使用她。 那你们说她苦吗? 其实,根本不苦,她的生命很绽放,生命很美好。 所以,人真正的幸福美好,必须在信仰里面。 我们离开信仰想寻找幸福,想寻找生命的价值,根本不可能找到。 我给企业家讲,如果没有慈悲心就无法洞察客户、众生内心的需求,无法洞察他们内心的困惑,无法洞察他们内心的向往。 请问,连这些都不知道,他能不能把生意做好? 所以,谁最会做生意,是菩萨还是凡夫? 显然是菩萨。 再有能耐的企业家,他绝对没有菩萨做的好。 菩萨是已经渗透到我们众生心里去了,知道我们所有的需求、困惑、向往。 所以,这个慈悲很重要。 慈悲是第一步,你才能走进众生的心,找到他的困惑,然后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佛说:“那这个人,又慈悲又持戒又皈依又布施,福报大不大? ”这个已经无法想象了,佛又说:“不如与世界起不可乐享的福报大。 ”这句话是原话,不可乐享,乐就是快乐,这个世界没什么好玩的,超越了,就是出离心。 所以,我们这个心出离了,福报就大了。 我去一个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很有钱,我只说了一句话:“现在给我钱啊,我(拿来)没有用。 ”所以,当我们把世间的一切(起)不可乐,我们要出离,我们要回归另外一个精神世界,极乐世界,那世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金钱名利,再多(我们)也超越了。 所以,我们能生多少出离心,我们就有多厉害。 前面你们都可以不记住,但这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感觉是真实的生命”。 比如,弘德资产两个亿,随莲资产两万,如果随莲这会儿轻松愉悦,弘德心里难受,你们说到底是谁多呢? 感觉是真实的生命,有人拥有几千个亿,但是心苦,你说他的生命好还是不好? 感觉才是真实的生命,其他都是虚幻的。 当然,这还不究竟,这只是方便说,究竟说就是心经了。 当下,你感觉到的,内在的感觉,就是生命。 你看一个老板,有两百多个亿,你一下感觉就不好了,是不是又变成真实的生命了? 变成实相了,我们开始痛苦了,实际上我们本来活得好好的。 感觉以外都是假的,所以今天有无数的人生活在虚幻中,未来我们要把人带到当下,带到实相中去。 发布时间:2024-03-11 09:27: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3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