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素由心生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立春 内容: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今年的二月四日立春,它标志着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到来。 立春之后不久,就是我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 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初春气候变化无常,是一年中最不稳定的季节。 同时,人的机体经过严冬的蛰伏,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这就为各种病菌的侵入铺垫了温床。 大家肯定不希望过年休息的时候受到疾病困扰,因此立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健康问题。 此外,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 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古人说:阴冷莫过倒春寒。 所以,立春之后要本着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初春时节,晴时阳光普照、温暖宜人;阴时则寒气袭人,时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还会使人感觉重回冬天。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由于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加之人体抗病能力的下降,流感、脑炎、白喉、麻疹、猩红热、肺结核的发病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季节。 所以预防保健尤其重要。 注意居室内的环境卫生。 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拉开窗帘使阳光进来,使各种病菌失去滋生条件。 不仅是如此,我们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清晨起床后散步、慢跑或打拳、做操能加速新陈代谢和提高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抗疾病的能力;闲暇时间和朋友结伴去郊游、爬山,也会情趣盎然、愉悦身心。 合理地调节饮食结构。 立春后就是春节,要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所以,春季饮食忌酸。 酸性食物有炒花生、炒瓜子等。 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等。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保养,以顺应天时。 所以,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注意心理卫生保健。 要多接触大自然,多与朋友沟通交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一些文明有益的活动,以克服单调的生活方式,这对维护身心的健康,无疑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视频资料请点击网址:http://v. china. com. cn. /zhuanti/node_7216597. htm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台,欢迎你回家,让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践行,一起欢喜润众生! 收阅本微刊方法,点击右上角按钮,点查看公众号,可关注素食公益或者分享本文,或者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素食公益或ssgy521添加,或直接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 发布时间:2024-02-08 11:37: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