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黄檗希运禅师悟道因缘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黄檗希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未知姓氏,福州人。 黄檗禅师生得气貌奇特,迥异常儿,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倜傥不羁,人莫能测。 幼年即辞亲,于本州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出家。 后游天台山,途中碰到一位奇异的僧人,跟他搭话,言笑自若,如同旧时相好。 黄檗禅师仔细打量对方,发现对方目光射击人。 于是二人相约一起前行。 路经一处山涧的时候,适逢下雨,山水暴涨。 黄檗禅师摘下斗笠,植杖而立。 正犹豫间,那僧却走上前,要领着黄檗禅师一同渡过溪涧。 黄檗禅师道:兄要渡自渡。 那僧听了,当即撩起衣服,蹑水波而过,若履平地,上了对岸,回头招呼黄檗道:渡来! 渡来! 黄檗禅师呵斥道:咄! 这自了汉。 吾早知,当斫汝胫! 那僧赞叹道: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 说完就不见了。 黄檗禅师有些怅然若失。 黄檗禅师后游京师洛阳,偶然碰到了一位曾经从南阳慧忠国师受过教法的年长女居士。 那一天,黄檗禅师托钵行乞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 这时,柴门里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呵斥声:太贪得无厌了! 黄檗禅师很纳闷,问道:你没有布施给我任何东西,却诃责我贪得无厌,这是为什么? 老妇人笑了笑,将门关上。 黄檗禅师感到很诧异,于是推门进去,向那位老妇人请教,很受启发。 临行前,老妇人指点黄檗禅师前往南昌参拜马祖。 不巧的是,黄檗禅师刚赶到南昌,马祖已经入寂了。 后来,他打听到马祖的塔在石门山,于是前往凭吊。 当时,百丈禅师就在那儿守塔,住在塔旁边的一座小庵里。 黄檗禅师向百丈禅师说明了来意,并请求百丈禅师传给他平日用功得力的方法。 百丈禅师问:巍巍堂堂,从何方来? 黄檗禅师道:巍巍堂堂,从岭南来。 百丈禅师问:巍巍堂堂,当为何事? 黄檗禅师道:巍巍堂堂,不为别事。 说完便礼拜。 过了一会,黄檗禅师又问:从上宗乘,如何指示? 百丈禅师默然良久。 黄檗禅师道: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你不能象现在这样问着不答话。 不能让你的法门将来断子绝孙了)。 百丈禅师道:将谓汝是个人(我还以为你是个人物,没有想到还作这般见解)! 说完站起身,回方丈室去了。 黄檗禅师跟随在后面,说道:某甲特来。 百丈禅师道: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辜负)吾。 于是,黄檗禅师便在马祖道场住下来,当时沩山禅师亦在那里参学。 一日,百丈禅师举自己昔日参马祖之公案。 公案是这样的:有一天,百丈禅师再参马祖。 他侍立在马祖的旁边。 马祖拿起绳床边的拂子,高高擎起。 百丈禅师问:即此用,离此用? 马祖于是将拂子放回原处。 过了一会儿,马祖道: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你今后开口说法,将如何教人)? 怀海禅师也擎起绳床边的拂子。 马祖道: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禅师听了,也将拂子放回原地。 这时,马祖忽然振威一喝。 举完这则公案,百丈禅师告诉徒众道:佛法不是小事。 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黄檗禅师一听,不觉吐舌。 百丈禅师看见他这种表现,问道: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 黄檗禅师道:不然。 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 若嗣马祖,已后(以后)丧我儿孙。 百丈禅师赞叹道:如是,如是!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子甚有超师之见。 黄檗禅师于是便礼拜。 为了进一步钳锤黄檗禅师,一天,百丈禅师问黄檗禅师:甚么处去来? 黄檗禅师道: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禅师问:还见大虫(老虎)么? 黄檗禅师当即便作老虎的吼叫声。 百丈禅师于是拈起斧头作砍斫老虎的样子。 黄檗禅师随即打了百丈禅师一巴掌。 百丈禅师吟吟而笑,知道黄檗禅师已经彻悟,便满意地回到了方丈。 第二天上堂的时候,百丈禅师对大众讲: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 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黄檗禅师从百丈禅师那儿得法后,随即外出参学。 后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此山原名灵鹫山,今宜丰县境内)传禅,法席兴隆,座下常住僧人达四五百人,为当时江南最著名的禅宗道场之一。 黄檗禅师在洪州驻锡的时候,相国裴休当时正任洪州刺史、江西观察史。 他对黄檗禅师极为敬仰,并执弟子礼。 裴休后来就是在黄檗禅师的点拨之下开悟的。 因此,他对黄檗禅师怀有无尽的感念之情。 裴体曾赋诗赞黄檗禅师云: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黄檗禅师生前的一些重要讲法,都是由裴休整理的,主要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这两本法要,语言清新流畅,说法平实中肯,真可谓字字珠玑,实为禅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 黄檗禅师入寂于唐大中九年(855),谥断际禅师。 发布时间:2024-01-18 11:43:1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