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楞伽经中论 内容:   念诵楞伽经可以让我们的内心能够排除杂念和怨恨,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和清明,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邪念和痛苦,使我们保持愉悦和平静的心态,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福德,使我们的灾劫和苦难得到消减。 那么楞伽经中论的内容是什么呢? 问曰。 一切世中尊。 唯有如来正遍知。 号为法王。 一切智人是则应有。 答曰。 今谛思惟。 若有应取。 若无何所取。 何以故。 如来非一阴一不离一阴一  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一阴一  何处有如来若如来实有者。 为五一阴一是如来。 为离五一阴一有如来。 为如来中有五一阴一。 为五一阴一中有如来。 为如来有五一阴一。 是事皆不然。 五一阴一非是如来。 何以故。 生灭相故。 五一阴一生灭相。 若如来是五一阴一。 如来即是生灭相。 若生灭相者。 如来即有无常断灭等过。 又受者受法则一。 受者是如来。 受法是五一阴一。 是事不然。 是故如来非是五一阴一。 离五一阴一亦无如来。 若离五一阴一有如来者。 不应有生灭相。 若尔者。 如来有常等过。 又眼等诸根不能见知。 但是事不然。 是故离五一阴一亦无如来。 如来中亦无五一阴一。 何以故。 若如来中有五一阴一。 如器中有果水中有鱼者。 则为有异。 若异者。 即有如上常等过。 是故如来中无五一阴一。 又五一阴一中无如来。 何以故。 若五一阴一中有如来。 如床 上有人器中有乳者。 如是则有别异。 如上说过。 是故五一阴一中无如来。 如来亦不有五一阴一。 何以故。 若如来有五一阴一。 如人有子。 如是则有别异。 若尔者。 有如上过。 是事不然。 是故如来不有五一阴一。 如是五种求不可得。 何等是如来。 问曰。 如是义求如来不可得。 而五一阴一和合有如来。 答曰一阴一合有如来  则无有自性若无有自性  云何因他有若如来五一阴一和合故有。 即无自性。 何以故。 因五一阴一和合有故。 问曰。 如来不以自性有。 但因他性有。 答曰。 若无自性。 云何因他性有。 何以故。 他性亦无自性。 又无相待因故。 他性不可得。 不可得故不名为他。 复次法若因他生  是即为非我若法非我者  云何是如来若法因众缘生。 即无有我。 如因五指有拳。 是拳无有自体。 如是因五一阴一名我。 是我即无自体。 我有种种名。 或名众生人天如来等。 若如来因五一阴一有。 即无自性。 无自性故无我。 若无我云何说名如来。 是故偈中说法若因他生是即为非我。 若法非我者云何是如来。 复次若无有自性  云何有他性离自性他性  何名为如来若无自性。 他性亦不应有。 因自性故名他性。 此无故彼亦无。 是故自性他性二俱无。 若离自性他性。 谁为如来。 复次若不因五一阴一  先有如来者以今受一阴一故  则说为如来今实不受一阴一  更无如来法若以不受无  今当云何受若其未有受  所受不名受无有无受法  而名为如来若于一异中  如来不可得五种求亦无  云何受中有又所受五一阴一  不从自性有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他性若未受五一阴一。 先有如来者。 是如来今应受五一阴一。 已作如来。 而实未受五一阴一时先无如来。 今云何当受。 又不受五一阴一者。 五一阴一不名为受。 无有无受而名为如来。 又如来一异中求不可得。 五一阴一中五种求亦不可得。 若尔者。 云何于五一阴一中说有如来。 又所受五一阴一。 不从自性有。 若谓从他性有。 若不从自性有。 云何从他性有。 何以故。 以无自性故。 又他性亦无。 复次以如是义故  受空受者空云何当以空  而说空如来以是义思惟。 受及受者皆空。 若受空者。 云何以空受。 而说空如来。 问曰。 汝谓受空受者空。 则定有空耶。 答曰不然。 何以故空则不可说  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  但以假名说诸法空则不应说。 诸法不空亦不应说。 诸法空不空亦不应说。 非空非不空亦不应说。 何以故。 但破相违故。 以假名说。 如是正观思惟。 诸法实相中。 不应以诸难为难。 何以故寂灭相中无  常无常等四寂灭相中无  边无边等四诸法实相。 如是微妙寂灭。 但因过去世。 起四种邪见。 世间有常。 世间无常。 世间常无常。 世间非常非无常。 寂灭中尽无。 何以故。 诸法实相。 毕竟清净不可取。 空尚不受。 何况有四种见。 四种见皆因受生。 诸法实相无所因受。 四种见皆以自见为贵。 他见为贱。 诸法实相无有此彼。 是故说寂灭中无四种见。 如因过去世有四种见。 因未来世有四种见亦如是。 世间有边。 世间无边。 世间有边无边。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问曰。 若如是破如来者。 则无如来耶。 答曰邪见深厚者  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  分别有亦非邪见有二种。 一者破世间乐。 二者破涅槃道。 破世间乐者。 是粗邪见。 言无罪无福。 无如来等贤圣。 起是邪见舍善为恶。 则破世间乐。 破涅槃道者。 贪着于我。 分别有无。 起善灭恶。 起善故得世间乐。 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 是故若言无如来者。 是深厚邪见。 乃失世间乐。 何况涅槃。 若言有如来。 亦是邪见。 何以故。 如来寂灭相。 而种种分别故。 是故寂灭相中。 分别有如来。 亦为非如是性空中  思惟亦不可如来灭度后  分别于有无诸法实相性空故。 不应于如来灭后思惟若有若无。 若有无。 如来从本已来毕竟空。 何况灭后如来过戏论  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  是皆不见佛戏论名忆念取相分别此彼。 言佛灭不灭等。 是人为戏论。 覆慧眼故不能见如来法身。 此如来品中。 初中后思惟。 如来定性不可得。 是故偈说如来所有性  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  世间亦无性此品中思惟推求。 如来性即是一切世间性。 问曰。 何等是如来性。 答曰。 如来无有性。 同世间无性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楞伽经中论的内容,其实阅读楞伽经中论也是为了让我们的修行得到提升,使我们对楞伽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破除魔障和苦难,使我们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和事业有成。 以上如有不正确之处请多多包涵。 发布时间:2024-01-14 19:04:2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