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幻休常润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幻休常润禅师悟道因缘西京万寿幻休常润禅师,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别字大千,南昌进贤人。 常润禅师幼时父母双亡,随叔父出游,后入伏牛山,礼坦然平禅师落发,并在其座下修学了三年。 在用功过程中,常润禅师深知,用压制念头的方法来摄心,犹如水上按葫芦,随按随起,起灭相乘,无有了期。 关于如何正确用功,他心中犹疑未决,感到很茫然。 于是他辞别坦然平禅师,前往径山,参礼万松林禅师。 初礼径山,常润禅师首先便向万松林禅师通报了自己的疑处。 万松林禅师反问道:疑是何人? 措者何物? 常润禅师不明其旨,只好退出,又前往九华。 一天晚上,常润禅师坐禅的时候,忽然觉得身同虚空。 因不明其理,心中更加疑惑。 后入都,听松、秀二法师讲《楞严经》,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这一句时,忽然有省,顿觉眼前境象,廓然如镜中象,不落空有。 常润禅师由是领悟到,前境虚空,只尘劳一息耳。 于是,常润禅师便离开九华,往参大方莲禅师。 常润禅师问:现镜中像时如何? 莲禅师道:直须打破。 常润禅师又问:打破后如何? 莲禅师道:亦未离心镜。 常润禅师虽经莲禅师开示,然而心中疑团犹在。 不得已,他只好又前往少林,礼谒宗镜小山宗书禅师。 刚到小山,常润禅师便把自己参礼大方莲禅师的经过告诉了宗书禅师,并向宗书禅师提出相同的问题:现镜中像时如何? 宗书禅师回答道:何必打破! 常润禅师道:其奈镜像何! 宗书禅师道:镜像安在? 常润禅师一听,恍然有省。 过了几天,宗书禅师问常润禅师:畴昔之疑决否? 常润禅师便举起手掌。 宗书禅师道:将毋以罔象问景耶? 常润禅师道:此外更无何有。 [罔象问景,出自《庄子》一书。 ]宗书禅师道:试披衣捡之。 于是,常润禅师便谨遵师教,奋志参究了两年。 一日,宗书禅师举洞山禅师悟道偈中的我今不是渠一语,诘问常润禅师:既不是渠,毕竟是何人? [洞山悟道偈见本书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章。 ]常润禅师闻言,当下豁然有省,遂作偈答曰: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息。 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 曾为佛祖师,尝作乾坤则。 龟毛拂子清风生,兔角杖头明月出。 宗书禅师闻偈,便道:子无(不要)勦(chao)说(抄袭别人的言论),更须自入悟门。 常润禅师道:尚不借缘,从何门入? 宗书禅师道:既不借缘,何为至此? 常润禅师道:因不借缘,所以至此。 宗书禅师道:就不借缘一语,于意云何? 常润禅师道:彩凤翻飞身自在,铁牛奔吼意常闲。 宗书禅师一听,便大加赞赏:善哉! 常润禅师得到印可后第二天,便前往丈室,向宗书禅师辞行。 宗书禅师以偈咐嘱云:定作人天主,当思少室秋。 常润禅师道:常润是甚么人,安敢当此! 宗书禅师道:吾道不振久矣,岂宜袖手耶? 常润禅师于是连连称是。 宗书禅师圆寂后,大众商议请常润禅师继其法席。 常润禅师先是执意谦让,一再推辞。 大众不得已,便拿出宗书禅师生前所写付法偈示之。 常润禅师一见,潸然泪下,便不再推辞,住持少室,殚精竭力,重振宗风。 其座下入室弟子有二百七十人。 常润禅师圆寂于大明万历乙酉年(1585)。 发布时间:2023-11-24 14:06: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