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孺子牛 内容: 孺子牛山下,有两座坟,两座坟埋着一个传说。 早年间,山上要建寺,山下的砖木材料需往山上运,运料的行列里有一头大黄牛。 山下装料的人,只要装满拉料的车,不用呼唤,不用鞭打,它埋头拉起车就上了崎岖的山路。 拉到建寺的山顶,工地的人卸了车,黄牛马上拉着空车返回到山下。 建寺的人都说它是通人性的灵牛。 就这样,黄牛拉着车,周而复始,来来往往地劳作着。 山上的寺一天天见高,黄牛却一天天消瘦下来,在寺建成、佛像开光的那天,黄牛像山一样倒了。 黄牛的死惊动了寺里的住持,住持认为:这样的牛,该得善果。 身为牛这样通人性,下辈子,得让它托生成人啊。 人们打算将其厚葬在寺下的山坡。 寺里住持提议,为让这牛早日托生成人,要扒去它的皮,将骨肉皮毛分葬两处。 牛的主人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男孩听到牛死后就哭得死去活来。 很快,有人请来了屠夫。 屠夫可能是想显示屠刀的锋利,他掀起牛尾,迎着刀刃用口轻轻一吹,牛尾的一缕毛便齐刷刷落了地。 那孩子看见此情景,疯了一般推开屠夫,然后一下子扑到牛身上。 众人叹息:这孩子啊,真昏了头。 有人劝他:让你的牛托生成人是它的洪福啊。 可这孩子连哭带喊地说,不,不众人眼里射出惊异的目光。 那个屠夫收了刀,让孩子讲讲不想让牛托生成人的理由。 孩子伤心地说:俺家中很穷,爹四十岁才娶了俺娘,不到两年,娘生下俺后不久就病死了。 爹为了养活俺,到山上修寺,做运料的小工。 爹干了一天得了三个铜子,可一头牛一天的工钱是十个铜子。 那天晚上,爹对俺反复念叨:做头牛多好啊。 做头牛一天就能给俺娃多挣七个铜子第二天,爹变成了一头牛。 众人终于明白了孩子不愿让牛托生成人的原因。 人们为了表示对灵牛的敬意,按照寺庙住持的意思,将牛和牛尾的那缕毛分葬了。 从此,一个孺子牛的故事便流传下来 发布时间:2023-11-07 12:31:0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