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量寿经65集 内容: 念诵无量寿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满和幸福,使我们的灾劫和苦难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邪念和怨恨,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诵无量寿经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定力,使我们在面对任何诱惑时都能保持自己的本心,那么无量寿经65集的内容是什么呢? 无量寿经65集无量寿经 (第65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十三品经文,这一品经文的题目是:【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从四十三品经文开始,到四十八品经文,这一部分是属于本经的流通分。 这一品经文,是劝信流通。 在这里世尊告诉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不是小乘的根性,因为这个法门是大乘的法门。 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是无上微妙殊胜的大乘佛法的法门。 请大家看第一段经文:【佛告慈氏。 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 善获利益。】这几句经文,是佛告诉弥勒菩萨,你看十方世界一切大小菩萨众,他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善巧地获得一生平等成佛的真实利益。 这几句经文,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一切诸佛如来都宣扬这部经,都劝菩萨们念佛求生净土。 听到这里,有同修可能问,为什么劝菩萨们念佛求生净土呢? 为什么不劝别人? 老法师在这里给我们的答案是:因为别人没有觉悟、没有智慧,你劝他,他也不信,他求生净土的意念生不起来,所以才与菩萨说。 劝菩萨们念佛求生净土,因为菩萨们听了心生欢喜,他不怀疑,还愿意发愿求生西方,这就是菩萨。 菩萨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对于这一点,我们同修们是否有明确的认识,我也是菩萨吗? 对,你也是菩萨。 这里所说的菩萨真的不是说别人,就是说我们自己。 我们能不能够认识到你自己就是菩萨。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要清楚,你是菩萨,到底是什么菩萨? 同修又有疑惑了,怎么还到底是什么菩萨呢? 菩萨就是菩萨呗。 在这里,我跟大家说,我们是什么样的菩萨呢? 我们是在前面说过的小行菩萨,不是大菩萨。 这次大家听明白没有,我们现在是小行菩萨,不是大菩萨。 大家想,我们是小行菩萨,小行菩萨有啥了不起的? 真的是小行菩萨,老法师说也很了不起。 你怎么能成为小行菩萨呢? 这也是你在过去生中,曾经种植无量无边的善根、福德,所以在净土的法门里,你才是小行菩萨。 所以说,这个小行菩萨也非常不简单。 老法师告诉我们,如果这一生,你真正地能够把机会抓到,恭喜你,你这个身就是在这个世间的最后身。 下一次,你是乘愿再来,那时候你就是大菩萨而非小行菩萨了。 我们听到这里,是不是信心倍增? 所以,老法师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无量劫的善根、福德! 今天我们遇到了《无量寿经》这一会,这个因缘是无比的殊胜! 说明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全都具足了,非常难得,非常可贵! 十方世界诸佛菩萨都会为你点赞! 我们一定要珍惜无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缘! 今天遇到了念佛法门,这个因缘是无比的殊胜。 真正修学的人,一定要掌握修学的重点才容易成就。 那净宗修学的重点是什么呢? 就是信、愿、行。 要建立清净的信心,要建立坚固的信心,绝对不被外境所动摇,要建立这样的信心。 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处世待人接物,全都是增长自己的信、愿、行。 这样修学,我们的生活就会非常充实,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不要说对世间的一切法决定没有贪恋,没有执著,即使是对于佛法也不贪恋,也不执著。 法门无量无边,只修一门;千经万论,只求一经。 净土念佛法门是难信法门。 世间有许多人,他们对于净土法门没有认真地探讨和了解,任意地猜测、诽谤,这样的人是有的。 我们常常听到的,有人说念佛人自私,念佛人消极,念佛人是逃避现实,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受。 这些话,往往都是学佛的人说的,不学佛的人不知道,他反而不会造这样的口业。 甚至有些学佛的同修、出家的大德也这样说,说什么呢? 依一部经不行,一部经怎么能成就呢? 他们对这个有怀疑。 我们听了这些话,心里动摇不动摇,你问问你自己? 这些话我们时常能够听得到,你听了之后,你的心动摇不动摇? 人家是广学多闻,我们学佛学净土,我们是孤陋寡闻,是不是这样? 我们自己这样说,人家是广学多闻,我们修学净土的是孤陋寡闻。 因为什么呢? 我们学一部经,念一句佛号。 甚至有的连一部经也不知道,这一生就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成就了。 海贤老和尚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嘛! 世尊当年对末法时期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恐怕我们听了这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起疑心,信心动摇,所以在这一品经文里,世尊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净土法门不是小乘,是大乘。 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 凡是对这个法门有意见、有批评,都是浅见,他们把《无量寿经》看浅了,他们没有把事实真相看清楚。 请看下面一段经文:【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得闻阿弥陀佛名号。 能生一念喜爱之心。 归依瞻礼。 如说修行。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当获如上所说功德。 心无下劣。 亦不贡高。 成就善根。 悉皆增上。 当知此人非是小乘。 于我法中。 得名第一弟子。】有一个词语〔下劣〕,在此是指卑下、低劣。 用白话文儿来说一下,这一段经文的意思:这一段经文是说,如果有具足信愿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起一念欢喜、爱好之心,皈依瞻礼。 依佛所说如法修行,当知此人,即得往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的大利。 应当获得如经上所说的种种功德利益。 佛在这一段经文里,再一次表明:念佛人不能心存自卑,也不贡高我慢,时时处处要谦虚、厚道,老实念佛,这样来成就增长善根。 其人决定不是小乘根性,不但不是小乘,佛在这里赞叹这样的人“于我法中。 得名第一弟子”。 实在是与本经第一品,与憍陈如尊者排名第一的义趣先后相映。 具体地看看这一段经文:〖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一切经典里称“善男子、善女人”,标准都不一样。 净宗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有特别的标准,有圆满无上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对于《无量寿经》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深信不疑,信、愿、持名。 这一段非常重要,就是净宗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有特别的标准,有圆满无上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就是对于《无量寿经》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深信不疑。 这几个词汇都是非常重要的! 信、愿、持名,并具足《观无量寿佛经》里所讲的净业三福,善要具备三福十一句的条件。 如果你信愿行具足了,三福十一条你也就完全具足了,“善男子、善女人”你就完全够标准了。 〖得闻阿弥陀佛名号。 能生一念喜爱之心。 〗这是说什么呢? 是说机缘成熟了,也就是《阿弥陀经》里讲的因缘。 你有这个因缘,你才有机会听到阿弥陀佛的佛号。 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天天念阿弥陀佛,有的已经不以为然了。 这句话你听明白了,你就知道了,你如果没有那个因缘,那个因缘不成熟,你连阿弥陀佛的名号你都听不到。 所以,你一定不要小瞧了你自己每天在念这句佛号,这是你的因缘成熟了,你一定要重视和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因缘! 这里的“一念”是双关语,不是说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嘛,这个“一念”是双关语。 第一个意思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这一念纯而不杂,这是双关语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是表示时间至短,只生一念。 但这一念是真信、真诚,真生欢喜心。 这个双关语,就是表达这么两个意思。 〖归依瞻礼。 如说修行。 〗一念喜爱是信,你不信怎么能喜爱呢? “归依瞻礼”是发愿。 “如说修行”是真行。 这里讲的“归依”,跟一般人入佛门的皈依不一样。 我们讲皈依觉、正、净,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迷、邪、染。 真正皈依觉、正、净,真的很难。 真正皈依,才能够入佛门。 没有真正皈依的,都是在佛门之外。 就是你形式上的皈依,你没有真正皈依觉正净,你仍然是在佛门之外。 大家想一想,我们自己现在到底是在佛门之外,还是在佛门之内? 如果离开了净宗法门,恐怕都是在佛门之外。 要真正皈依、真正回头,从世间法回头,从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回头,从贪瞋痴慢疑回头,从所有法门中回头。 这一句话太重要了——从所有法门中回头! 专依靠这一部《无量寿经》,专依靠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是皈依了阿弥陀佛,皈依了觉、正、净。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世尊告诉我们,这个人得到的利益很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 即使是一切诸佛如来跟你讲,也讲不清楚,这个利益就大到这种程度。 真实不可思议的利益,佛都说不清楚,还有谁能说清楚呢? 这是真实的利益。 佛门是真正大福德因缘,小福的人、薄福的人都没有份儿。 佛菩萨告诉我们,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依照那些法门修学,能不能超越六道轮回? 不能说没有,但是真的是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 除了那些极少数的上上根人,中下根性的人都没有份儿。 不是法门不好,而是众生的业障太重。 法门虽好,但没法修。 唯独净土念佛法门,业障再重也不怕,做了五逆十恶的罪都不要紧。 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讲得很清楚,唯除五逆及诽谤正法的人。 然而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告诉我们,五逆也能往生。 但我们要清楚的是,造作五逆罪,但不相信净土者,不能往生。 若造作五逆重罪,但他相信净土,肯忏悔发愿求往生,还是能够得度的。 大家看,这个利益有多大! 这两层意思,同修们千万要听明白,不要发生误会。 大家如果误会,可能想五逆的人也能往生。 但是这里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 造作五逆罪,但他不相信净土。 就两条他都具备了,既造作了五逆重罪,他又不相信净土,这样的人是不能往生的。 什么样的人能往生呢? 虽然他造作了五逆重罪,但是他相信净土,他不诽谤正法。 这样的人,他肯忏悔、肯发愿求往生,还是能够得度的。 这是有条件的。 〖当获如上所说功德〗依这一部经、这一句佛号修学,并能依教奉行的人,就是经中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 这部经里所说的一切利益功德,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全部都能得到。 什么时候得到? 现前就能得到。 说到这里,同修们你相信吗? 现在就得到阿弥陀佛的保佑。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就是现实就得到了这无比殊胜的利益,得到了阿弥陀佛的保佑。 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保佑,我十八年前就离开这个人世了。 我们有真实的例子在眼前,你能不能够相信? 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你现在就得到阿弥陀佛的保佑,就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和护念。 这是真实的。 因为你这一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不必等来生,这个利益就是现前就得到的。 〖心无下劣。 亦不贡高。 〗念佛人虽然得到了无比殊胜的真实利益,心里法喜充满,一片光明,心地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有丝毫的傲慢习气。 不会以为我得到了佛的护念,很了不起,你们都不如我。 如果心里有这个意念,这就是颠倒。 越是真有修行的人越是平凡、平常、平易近人,看不出一点点特殊的地方,这叫真正的修行人。 那些整天装神弄鬼、谈玄说妙的人决定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成就善根。 悉皆增上。 〗世出世间的“善根”成就了、增长了。 “增上”是增长的意思。 世间三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天天增长。 出世间的善根是精进,自然是精进不懈。 〖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佛为什么要说这一句话? 因为在形式上看,他没有修大乘。 大乘要修六度,他没有修六度,只是在家里念阿弥陀佛。 我们说,老实念佛,依信、愿、行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人,这个人修的就是大乘,不是小乘。 〖于我法中。 得名第一弟子。 〗我们认识自己的过失,真正彻底改正毛病、习气。 依照经典中佛的教诫修行,念念求生净土,这是佛的第一弟子。 这部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的第一经。 持名念佛法门,是诸佛如来传授的第一法门。 古大德说,念佛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至高无上的法门。 注意这个词语——至高无上。 没有比它再高的了。 下面说,它样样第一,这个“样样”。 经是第一经,法是第一法,依这个法门修学的是佛陀第一弟子。 这是值得我们特别珍惜的。 因为能够真正认识的,真是“万亿人中一二知”。 我们再看看这几个第一:至高无上的法门,它样样第一。 经是第一经,法是第一法,依这个法门修学的是佛陀的第一弟子。 大家想一想,我们能舍去第一去求其他吗? 请看下面经文:【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 应当爱乐修习。 生希有心。 于此经中。 生导师想。 欲令无量众生。 速疾安住得不退转。 及欲见彼广大庄严。 摄受殊胜佛剎。 圆满功德者。 当起精进。 听此法门。 为求法故。 不生退屈谄伪之心。】我们看下面几个词语:〔天人世间阿修罗等〕是指参加法会的六道众生。 〔导师〕是对佛的尊称。 佛能引导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被尊称为“导师”。 〔速疾安住得不退转〕“速疾”比喻很快。 “安住得不退转”是不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只要生到西方净土,就能圆证三不退,安住在诸佛境界。 〔退屈谄伪〕“退屈”是退心,后悔。 “谄伪”是谄曲,虚伪不实。 这一段经文用白话文儿来解释一遍是这样的:所以告诉你们天人、阿修罗等参加法会的大众们,应该热爱、喜乐修习这个法门。 对此念佛成佛之法,生起稀有难逢之心。 以本经作为自己的真正皈依处,把本经看作是自己的导师。 无论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依本经为标准,不敢违背,方能令无量无边的众生,快速证得不退转的果位。 以及想要见到阿弥陀佛所摄受的广大、庄严、殊胜、微妙的极乐佛剎,想要圆满以上的功德者,应当更加精进,接受这个念佛求愿往生的法门。 为求往生成佛,就不能生退屈谄伪之心。 具体地看下面的经文:〖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世尊在这里,告诉当时与会的大众。 与会的大众里有声闻、缘觉、菩萨,这些人不必劝,因为他们对佛所说的,没有怀疑。 能起疑心的是天人、阿修罗等。 他们怀疑佛说此经,是不是太过分;是不是为了劝勉大家而故意把它说得那么高;实际上是不是没有这么高等等一些怀疑。 佛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哪些个人容易生怀疑呢? 是天人和阿修罗。 声闻、缘觉、菩萨他们不怀疑。 〖应当爱乐修习〗“应当”这个口气是非常肯定的。 这是教我们,对这部经、对这个法门,要欢喜、要爱好。 “爱”是喜欢。 “乐”是爱好。 “修”是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标准来修习,修正我们的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言行。 “习”是修习、实习的意思。 就是告诉我们,按这个法门修习,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做到。 〖生希有心〗这部经实在是稀有,所有一切经论都不能与之相比。 其他的经典,我们不容易做到,不容易把它应用在生活当中。 这一部经典很容易与生活相应,可以做到。 它妙就妙在这里。 所以告诉我们一定要“生希有心”。 〖于此经中。 生导师想。 〗这里说的“导师”就是佛。 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典就是佛。 经典所在之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 〖欲令无量众生。 速疾安住得不退转。 〗这是这个法门的真实效果。 这两句经文是这个法门的真实效果。 不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世界无不如是。 “速疾”是很快。 能让一切众生快速、安稳地证到圆满三不退的地位。 你说这有多么难得! 圆满的三不退就是等觉菩萨。 把标准放宽一点,退一步说,也是八地以上。 换一句话说,能令一切众生,甚至是一切五逆十恶的众生,都能快速平等成佛,得到圆满的三不退。 这个利益到哪里去找! 跟菩萨说,都摇头不信,在念佛法门却是事实。 〖及欲见彼广大庄严〗这一句经文,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极乐世界的果报就是“广大庄严”。 〖摄受殊胜佛剎〗这句经文更是不可思议,这一句经文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就是希望见到一切诸佛如来。 世尊告诉我们,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就能天天、时时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就有能力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无量无边的世界,跟我们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把最殊胜的念佛法门,介绍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度有缘众生早日成佛。 因此,我们常说的乘愿再来,不只是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而是再乘愿回到十方世界。 哪里的缘成熟了,就到哪里去。 大家想一想,“摄受殊胜佛剎”这句经文,是不是真的不可思议? 〖圆满功德者。 当起精进。 听此法门。 〗这几句经文,密宗有大圆满法。 虽然有大圆满法,但究竟能不能得到大圆满,实在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黄念祖老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 老居士这样说过,现在这个时代,真正密宗根器的人已经没有。 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晚年不再传密,因为没有密宗的根器。 他自己专修净土、专弘净土。 对于学密的人,他也再三地劝导,要兼修《无量寿经》《弥陀要解》《普贤行愿品》,要发愿求生净土。 老居士可以说,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 临往生的前半年,他每天十四万声佛号,给我们做专修、专弘的榜样。 真正是大圆满,究竟的大圆满,就是念佛往生法门。 什么是真正的大圆满? 什么是究竟的大圆满? 就是念佛往生的法门。 我们应当精进,“听此法门”。 〖为求法故。 不生退屈谄伪之心。 〗佛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们,对这个无上法门决定不能怀疑、决定不能退转。 这种殊胜利益是无量劫中不容易遇到的,开经偈上说“百千万劫难遭遇”。 你遇到了,又把它轻易地舍掉,是什么原因? 是你的善根浅、福报薄。 对这个法门你有疑,或者是修学之后,听别人一说三道四,你就后悔了,还要去改修别的法门,这就大错特错了。 错在哪里呢? 错在错过了今生成佛的大好机缘。 你说这个错大不大? 所以老法师说,是大错特错了。 还有比这个错更大的错吗? 看到众生犯这样的错,十方诸佛菩萨都在流血泪呀! 不是流眼泪了,是流血泪呀,太替你惋惜了! 看下面经文:【设入大火。 不应疑悔。 何以故。 彼无量亿诸菩萨等。 皆悉求此微妙法门。 尊重听闻。 不生违背。 多有菩萨。 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是故汝等。 应求此法。】这一段经文,用白话文儿解释是这样的:假如遇到大火等极大的灾难,也不应该怀疑、后悔。 为什么呢? 因为十方世界无数的菩萨众,都是希求这个微妙的法门,能尊重听闻、深信切愿、依教奉行,对本经的教诲不生违背。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菩萨众希望听闻这部《无量寿经》,这个念佛法门,无奈因为他们因缘不具足而得不到。 所以,你们大众有缘遇到,就要认真修学,应努力求得此法的真实功德,才能在这一生中,圆满成就无上佛道。 我们看下面两句经文:〖设入大火。 不应疑悔。 〗假如遇到大火等极大的灾难,也不要后悔。 〖何以故。 彼无量亿诸菩萨等。 皆悉求此微妙法门。 尊重听闻。 不生违背。 〗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数量是不可思议的。 这么多菩萨,哪一个不求念佛法门。 有的人想求,求不到,因为有业障、有罪障,这一生当中他们没有机会听到念佛法门。 凡是有缘听到这个法门的,都“尊重听闻。 不生违背”。 依教修行的菩萨们,已往生的、现在往生的、将来当生的,都是依这部经、这个法门修学的果报。 大家想一想,我们遇到这个机会,多么难得。 看下面两句经文:〖多有菩萨。 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这句经文十分难得。 十方世界不知有多少菩萨们,想找到一条成佛的捷径。 希望有一部经、一个法门,能令一切众生成佛,但是他们找不到。 有人将这个法门介绍给他,他不相信、不接受,就又当面错过了。 “多有菩萨”,比前面说的多得多,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而不能得”,想找一个一生成就、快速稳当的法门,找不到。 这一段经文,我们同修们听了,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们现在遇到了这个法门,真的是太幸运了。 你看看这一段经文里所说的,那么多菩萨们想找一条成佛的捷径,但是他们找不到。 我们呢,现在正好就找到了这个捷径,这个捷径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能不能把它错过? 你这一对照,你就知道了,你太幸运了。 我记得前面我曾经说过,你可以度等觉菩萨。 你念佛念成就了,你把这个法门介绍给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他也修学这个法门,他一下子就成佛了。 所以说,你不要小瞧了自己,千万不要小瞧你自己选择的这个法门! 这个法门实在是一生成佛的捷径! 没有比这个捷径再捷径的了。 〖是故汝等。 应求此法。 〗这是佛对我们郑重地劝告。 “百千万劫难遭遇”,是告诉我们“无量劫来稀有难逢”。 就不止是百千万劫了,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 今天我们遇到了,遇到了以后应该怎么办? 应该一心一意专求此法。 这是佛一再叮咛我们的,应当一心一意专求此法,不要再怀疑。 我们要深深体会到佛的一番苦心。 我们要怎么样报答佛的大恩大德呢? 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能报佛恩,报佛恩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只有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才能报佛恩。 如果你这一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口头喊,我要报佛恩,那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这一品经文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 希望同修们认真地修习,把一些重点的问题要深刻领会,落实在自己的行动当中。 这一品经文就讲到这里。 下面看一看几个重点:这一品经文的第一个要点,这一品经文,世尊告诉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不是小乘根性。 因为这个法门是大乘,是大乘中的大乘,是一乘中的一乘,是无上微妙、殊胜的法门。 这是第一个要点。 你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你修的是大乘法门,不是小乘法门。 第二个要点,真正皈依的,是皈依觉、正、净。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真正的皈依才能够入佛门,我们要真正皈依,真正回头。 从世间法回头,从五欲六尘回头,从名闻利养回头,从贪瞋痴慢疑回头,从所有的法门中回头。 专依一部《无量寿经》,专依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是真正皈依了阿弥陀佛。 大家看没看到,佛的慈悲真是到了极处! 从哪里回头,佛都一一清楚地给我们点了出来。 我们真是有依有据、有依靠了,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至于能不能回头,那就看你的缘分了。 特别是那一句,一定要记住,从所有的法门中回头,这是太重要了! 你能不能接受? 能不能照做? 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我们得到的是真实不可思议的利益。 这种真实不可思议的利益,诸佛如来都说不清楚,就是怎么说都说不尽。 尤其殊胜的是,这个真实不可思议的功德,现前就能够得到。 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无量寿经讲解的一部分内容,其实念诵无量寿经也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圆满和快乐,使我们的劫祸和烦恼得到消减,而且通过念诵无量寿经还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在修行时更加的准确。 以上如有不正确之处请多多包涵。 发布时间:2023-10-28 18:31:5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