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06集) 内容: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 阿弥陀佛! 今天这节课,先讲讲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愿【广修供养】。 这个“供养”,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说,如果是对长辈叫作“供养”;如果说对平辈或者是晚辈叫作“布施”。 以前,我们没太注意这个细节问题。 就是要拔除根本烦恼。 布施就是要达到这么一个目的。 佛说凡夫的烦恼无量无边,归纳为八万四千种。 因为八万四千种太繁杂了,所以又把这八万四千种归纳为一百零八类。 这一百零八类也太繁杂,继续归纳,归纳为二十六个烦恼。 这二十六个烦恼,有六个根本烦恼,有二十个随烦恼。 这个名词也比较新鲜。 这二十六个烦恼,再继续归纳,就归纳为贪、瞋、痴三毒。 如果把贪、瞋、痴三毒再继续归纳,最后就剩一个“贪”。 因为贪心是最毒的,布施是治贪的。 无论修什么宗派,修什么法门,如果贪瞋痴不断,你怎么也出不了六道轮回。 有人说我不贪世法,我贪佛法好不好? 不行。 你贪佛法也不行,也出不了六道轮回。 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遇到过这样的实例,有的人因为贪佛法去饿鬼道,这是一个真人真事,我们有的同修可能知道。 供养的范围很广,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在供养之内。 未来诸佛是谁? 我记得前一节课讲过,就是佛即众生,就是众生。 现在一说到供养,我觉得有很多同修,好像是走进了一个误区。 就是有的同修很有财富,手里有钱,但是他不知道这个钱该怎么用。 也就是说,有的会用这个钱,能把这个财富发挥到最高效果;有的不会用这个财富,他的财富就发挥不到最高的效果;有的甚至是因为财富太多,而造作了很多罪业。 所以老法师说,有钱是福,用钱是智慧。 这是两个层面。 现在我们有多少人会用钱?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要把他手里的财富,做普利人天的事情。 什么是“普利人天”? 就是使一切大众都得到真实的利益,像《无量寿经》里所说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什么是众生的“真实之利? ”就是了生死、出轮回。 如果你能把你手中的财富这么运用,帮助众生了生死、出轮回,你这就是真正把财富发挥到最大效用了。 从前有一位大悲菩萨说,如果你这一生能劝两个人修学净土,并且这两个人都往生极乐世界了,到你临命终的时候,这两位必定来接你,果报真的不可思议。 如果你能劝百人千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是菩萨。 所以告诉我们,“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法布施又以弘扬《无量寿经》为最。 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在这里,我想说这么两个内容。 因为这涉及到布施,涉及到供养,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遇到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素食问题。 我们有同修,见人的面就劝人吃素。 你劝人戒杀、放生,这是好事。 但是如果这个人还没有进佛门,或者刚刚进佛门,他对佛法还不甚了解,你就立马劝人家立即吃素,这个不行。 这个你会把人家吓着的,会把人障到佛门之外。 吃素这个问题,等到他入了佛门以后,逐渐逐渐地机缘成熟的时候,他自然就吃素了。 这不是你动员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再一个,关于放生问题。 很多同修多次提出:怎么样放生是如理如法的? 我先说说我所接触到的放生。 我们哈尔滨市的同修放生,往往是提前到花鸟鱼市场去预订。 我大师兄没有往生之前,每年带着我们去放生,就是这种放法。 头两三天,到花鸟鱼市场,找那个卖泥鳅鱼的、卖鸟的,跟他预订我什么时间,要多少鱼,要多少鸟。 然后在预订的时间内,我们就去把这个鸟和鱼拿回来,到松花江去放生。 我认为,这种放生不是太合适。 你去预订就等于告诉他,让他去抓鸟,让他去弄鱼。 因为他为了赚钱嘛,这好不容易来一个大主顾,所以他就尽量地去抓鸟,然后去弄鱼。 所以这个放生,不是那么如理如法。 第二个,我认为不太如理如法在哪呢? 就是有的卖鸟的人,他为了节省那个装鸟的笼子,节约工具,不太大的一个小笼子里,装了满满的小鸟,没有活动的余地,就是你踩着我、我踩着你。 然后到了放生地,又要履行一个仪式,就是大家都知道,有放生仪轨。 这个放生仪轨,从开始做到结束,时间不短。 真的,具体时间到底有多长,我没有计算过,但是我觉得时间蛮长的。 就在这个过程当中,笼子里的小鸟,很多都被踩死了、闷死了。 等你放生的时候,有不少就是死的了。 你说,我们这个放生,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南方怎么放生,我不太知道,反正我们北方这种放生的方式方法,我真的不太赞同。 比如说,你到市场去买东西,碰见了那活蹦乱跳的鱼,你发慈悲心,把它买过来,然后去放。 我记得老法师曾经说过,说放生放生,能够活的那个,你去放,这有实际意义。 如果它已经奄奄一息了,你再把它买来,再去放,它活不成,你这就不是放生。 所以我们放生,尽可能地不要搞形式。 佛法不是重实质不重形式嘛,我们放生,也要重实质不重形式。 有时候放生,那个景象也叫人挺气的。 为什么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小孙女过生日。 我就跟她说,我说荷荷,奶奶带你去放生,好不好? 孩子小嘛,那时也就四五岁,非常高兴。 然后,我们也是到花鸟鱼市场。 她拎一个小红桶,买了一小桶泥鳅鱼,然后我拿了一个大桶。 我俩就一个大桶、一个小桶,两桶泥鳅鱼,我们就到松花江边去放。 按以往我们放生,都是租一个大船,然后把那么多鱼啊,鸟啊,都搁那个船上拉着。 然后船开到江心的时候,我们把这泥鳅鱼倒在江里。 为什么要这样呢? 就是防止别人捕捞。 你弄到江心里去了,一放,他不好捕捞。 因为我带着孩子,小啊,我就在松花江边,找了一个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地方。 我说,荷荷,和奶奶就在这放吧。 那小孩当然是很开心的。 我俩就在那儿把那个泥鳅鱼就放进去了。 它像一个小涡涡似的,就放到那里了。 然后看那鱼一条一条地往外游,孩子非常开心。 放生是一件好事。 但是有时候你遇到那个人吧,你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然后那个鱼,没有完全都跑掉的时候,我就跟我孙女到岸上来了。 一回头,我孙女喊我,奶奶,他们抓咱们的鱼! 我一看,有两个人划船过来了。 实际上这些小涡涡里,他是事先弄了一个网,但是我们不知道啊。 然后他看我们放鱼了,他恨不能盼我们一时离开这个地方。 我们离开了,他好把这个网弄去。 结果我们两个刚上岸,他们俩就到了,就把这个网整个提溜起来了。 一提溜,那个鱼当然就在这网里了。 这孩子就不干,就哭了,说奶奶,他抓咱们鱼,得要回来。 后来我就跟那两个人商量,我说,你看孩子都哭了,你们就别把这鱼拿走了,放了好不好? 那俩人不好意思了,然后就把这鱼又倒回江里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放生啊,真的是应该考虑考虑它的实际效果。 我们是不是在放生。 放了以后,它能不能生。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我听有的佛友说,有人弄了好多蛇,其中有毒蛇。 就到阿城,往阿城那边走,说有山,他们就把这些蛇放到山里去了。 后来我听说,农村,人家要上山、要种地、采山货,结果这些毒蛇可能就伤人了。 你说这种放生,是真的放生吗? 蛇是放生了,那人呢? 人的安全没有保障了。 还有的放生,就是养的那种狐狸,不是野生的狐狸,是养的。 养到一定的大小了,我们的佛友倒是好心,就不想让这个小狐狸被人家剥皮,用那个皮又做围脖,又做衣服什么的,是发的慈悲心,然后就把这些小狐狸买过来,也到深山里去放。 结果,这些小狐狸因为是家养的,它没有到大自然当中生活过。 我听他们说,当你把这小狐狸放了以后,它们非常恐惧,不知道往哪走,不知道往哪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家想一想,你这种放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那小狐狸进了深山老林,那不被大的动物吃了,它也得饿死,因为它自己不知道觅食嘛。 所以像这样的放生,是不是就不是那么太如理如法的。 我们有时候,临时碰到的,你就因为一念慈悲心,你就把这个买下来了,然后你就把它放了,这个是最如理如法的。 这是关于放生和吃素,在这里插了这么两句。 修供养,怎么个供养法? 真值得我们仔细地探讨。 在这么多年来,我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法,两件事我没听说过。 第一,老法师从来没有劝人建道场。 我没听到过一次。 大家想一想,你们听师父讲法这么多年,听没听到过师父劝人“你们要建道场”? 我是从来没听过。 第二个,老法师从来没有劝人供养法师。 这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两件事,因为这两件事我是比较注意的。 因为师父有这样的教诲,所以我在这方面就非常慎重。 有的法师本来是弘愿很大,因为我们供养的方式方法不对,把“四事供养”变成了“事事供养”,所以坑害了好多法师。 我们好像是在做好事,在供养法师,其实,我们是在造作恶业,是害了法师。 所以说,供养一定要有智慧。 没有智慧的供养,你就是造作罪业。 我说这一句话,不知道有多少同修能够接受。 “广修供养”,要有高度的智慧,没有智慧是花钱造业。 可能我这个话说得比较直白,比较重。 但是仔细琢磨琢磨,我觉得是这个道理。 道场,有的是修佛道、修菩萨道,这是正法道场;有的是修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 同样都是道,但是有正道。 有多少人修的是正道? 有多少道场是正法道场? 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要把供养这个问题认识明确,怎么样供养是正确的,怎么样供养是不正确的。 前些日子,我遇见了一件事儿,我很感动,我也很钦佩。 什么事情呢? 前些日子我遇见了两位法师,就是某一个机缘吧,我遇见了两位法师。 当时有同修提醒我,说见了法师要供养。 我想那就供养吧。 所以我就给两位法师准备了一点钱。 因为我供养法师不会太多钱的,我没有那么多钱,我觉得是一份心意就可以了。 在我身边的几位同修,也都为两位法师准备了供养。 但是,当我们把这个供养给法师的时候,两位法师是一分都没有收。 有同修可能说了,刘老师你是不是太小抠儿了,你这个供养是真心的吗? 我可以那样说,我供养是真心的。 但是两位法师坚决没有收下我们几位同修的供养。 等两位法师走了以后,我内心对两位法师充满了尊敬。 不是因为他们没拿我的供养钱,我就尊敬他们,而是他们的行动、行为让我感动。 当时我也挺不好意思,我就再三地跟法师说,这个是大家的一点心意,请两位法师收下。 两位法师说,“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人钱的供养”。 就这一句话,真的让我好感动好感动! 就这样的法师,现在为数不是太多了。 这一段,我是说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 我在前边说的三条:“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三条都是修福。 佛法重视修福,但是学佛不能没有福报,也不能不修慧。 佛法是提倡“福慧双修”,就是既要修福又要修慧,我们平时很重视福慧双修。 老法师说,福报大的人造业大;福报小的人造业小,或者造业少。 为什么呢? 他福报大,能力也大,所以有时候,就造业也比较多、比较广;福报小的人呢,他没有那么大的条件,可能造业相对来讲就小一些。 现在要想“修慧”,怎么办? 首先要把“业障”忏除。 什么叫业障,我们得先弄明白。 如果你不知道业障是什么,你怎么能谈忏除业障呢? 这就好像平时我们说抓贼,抓贼你得知道哪个是贼,你才能把这个贼抓住。 如果你不知道哪个是贼,你抓谁去呀? 你要抓是不就抓错了? 这个业障就是这样,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障,然后再说怎么样消除业障。 什么叫“业障”呢? 障碍自性德能显露的来源就是“业”。 这个业是怎么来的? 是造作来的,用白话解释就是做事。 你做事就是在造作,你做的时候这个叫“事”,等你做完了叫“业”,合起来就叫事业。 我们平时说事业成功事业成功,那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我们在这里说的什么叫“业障”? 这个正在造作的叫事,这个事儿做完了后面那个结果就叫业。 那什么是“障”呢? 因为有业,所以就产生了障碍。 这个业就是你自己的造作,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皆是业。 所以是这个“业”,把你本有的智慧给障碍住了,把你的德能障碍住了,把你的才艺障碍住了。 本来这些东西,都是你自性里具足的,为什么显现不出来? 是你的业障住了。 我们要想真正地认识清楚什么是“业障”,就要把它找出来,然后再把它消除掉。 从哪做起? 如果我们听明白了,从今天起,不再造业了,业障才有消除的指望。 从今天起,不再造业了,业障才有消除的希望。 但是能做到吗? 我们做不到。 我们现在天天喊消除业障,还在天天造业障,你说业障怎么能消除,怎么能忏除! 怎么消除这个“业障”? 断一切恶。 下面我没说修一切善,我这么说的:断一切恶。 但也不能执著一切善,善恶两面都要不著,就走中道。 我既不著善,又不著恶,怎么办? 修什么? 修净业。 恶是恶业,善是善业。 造恶业堕三恶道,做善业上三善道。 只有修净业,你才能够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这个情况大家一定要明了,你修的是净业,你的归宿一定是西方极乐世界。 这在其它的世界是没有的,这是修净业。 可能有同修有这样的困惑,说刘老师,那个恶业不可以造,这个我明白,那善如何可以不修呢? 现在应该这样说吧,如果告诉大家说,你善不用修,这不行。 为啥呢? 因为你没有保证你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善还要修。 我们说白了就是留一条后路。 万一你今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修善了,你还有去三善道的机会。 如果你这一生,你没有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又没有修善,那将来你就是三恶道。 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善还要修,但是你不要执著于善,你把这个要给它掰扯明白。 什么是最好的消业障的方法? 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 特别强调: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不能忏掉的业障都能忏掉。 以前我多次说过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有深刻的印象,这个忏、那个忏,哪个忏都超不过一句阿弥陀佛忏除业障的作用大。 这个有多少人能信? 现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同修天天说,我业障深重啊,我业障深重啊。 他就不知道,天天喊“我业障深重”的人,他的业障决定忏除不掉。 因为“一切法由心想生”,他天天想他的业障深重,他就业障深重。 那是他自己设的障碍。 真正地想忏除业障,在我们中国来说叫作“悔过”。 悔过,最重要的,要把握的是什么呢? “不二过”。 我以前给大家举过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同修犯了某一种严重的错误,最后得了非常重的病,几乎是面临着死亡。 我记着后来,他遇到了善缘,学了佛,学了传统文化,然后他深刻地忏悔了。 后来逐渐逐渐地病好了,身体也强壮起来了,这应该是不错的。 可是后来,这个同修又犯二过了,甚至不只是犯二过,而是三过、四过可能都犯了,又导致了他生命垂危。 这一次,这个同修跟我说,刘老师救救我。 我当时就跟他说,你第一次犯那么严重的错误,佛菩萨已经给了你改过的机会,你为什么不珍惜? 不二过,你自己都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你现在不只是二过,而是三过、四过都有了,我说是不是这样? 他说是。 他这个人还是比较坦白的。 后来我告诉他,我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救你的命,我不敢说,但是我会努力的。 后来我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办。 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没有听到这个同修的消息,我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 这例子我听了以后,我就非常痛心。 佛菩萨明明给了你悔过的机会,你为什么不珍惜? 为什么又再犯二过? !所以我说,悔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千万不要二过! 这是真正的“忏悔业障”。 还有一个,我要说的就是好事、坏事。 你做了坏事,你做了恶事,你应该怎么办? 不要藏着掖着,不要怕别人知道,你要发露忏悔。 我们说,就把它晾出来,晒晒太阳,让大家都知道你做了恶事,做了坏事,这样会有很多人谴责你、责备你。 可能有很多人做不到这样,说那多丢人哪。 但是,恰恰是你能发露忏悔,你把它晾出来,在大家的指责和谴责声中,你那个恶业就报掉了。 你相不相信这个? 这是坏事。 如果你做了好事,做了善事,你不要让大家知道。 平时老百姓有句话不这样说嘛,要积阴德。 如果你做了好事,做了善事,你不让别人知道,你默默地在做,你就在积阴德。 这是一个正确的方法。 做坏事主动把它暴露出去,做好事把它隐藏起来,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我们有的同修可能恰恰相反,做了什么坏事、恶事,不想让别人知道,东躲西藏,这掖那藏的,这样你的恶业越积越多,最后恶报那个果是一定要现前的。 有的恶报的恶果,很可能来生、来世现前,有的现在就是现世现报了。 对这个问题,今天在这,我觉得我说清楚了,就是坏事要让人知道,好事不要让人知道。 哪个该暴露,哪个该隐藏,可能有的同修,今天第一次听老师这么说。 我告诉你们的,是正确的方法。 如果你把恶事藏起来,真的,以后你的麻烦就大了。 如果你天天看别人的过,说别人的过,你不是在修佛道,不是在修菩萨道。 你在修什么? 你在修地狱道、修饿鬼道、修畜生道。 同样是修道,你为什么不修佛道和菩萨道,你偏偏要修三恶道? 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10-27 18:27:4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