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03集) 内容: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前两节课,在正式讲经之前,就算有一个开场白。 现在开场白讲完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正式试讲《无量寿经》。 请大家首先看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就是《无量寿经》的全称,平时我们都简化成《无量寿经》。 下面,我想把这个经题,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个“佛”是什么意思? 是印度话“佛陀耶”。 佛陀的简称就称为佛,翻译成中国话的意思是觉悟。 那什么是觉悟呢? 觉悟就是一个对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环境真正明了的人。 这样的人,就称为佛。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是人修成的。 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修成的。 这个我们一定要明了。 那经题里的这个“佛”,是指谁说的呢? 因为佛很多,同修们可能问,这个“佛”是指哪位佛? 这位佛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这里,我还要补充说一个意思。 《无量寿经》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就是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两尊佛共同说的,这个是其它经所没有出现过的。 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说,这个经题上的“佛”,代表释迦牟尼佛,也代表阿弥陀佛。 什么叫“大乘”。 这两个字原来是指大的交通工具。 就是能够运载许多人从这个地方到达另外一个地方,大的交通工具。 经题里这个“大乘”表示什么呢? 是表示佛的教学,可以帮助不明白的人成为明白的人。 就是让不明白的人,成为明白的人。 这是什么在起作用? 是佛通过教学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所以这里这个“大乘”,两个意思,一是原指大的交通工具,二是在这里比喻佛的教学。 这是大乘的意思。 什么是“无量寿”? “无量寿”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本来具足的一切的无量。 注意,第一句话后面没有那个“寿”。 我再说一遍。 “无量寿”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本来具足的一切无量。 这里的“无量”都包括什么呢? 举几个例子说,这也不是全部。 比如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相好、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说这个“无量寿”,只是作为一个代表而已,不是单纯的指寿命,而是代表无量的无量。 刚才不举了几个例子嘛,这里的“无量寿”只是一个代表。 为什么要取“无量寿”作代表呢? 因为一切的无量中,“无量寿”是最重要的,是不是这样? 寿命嘛,就我们一个人来说,如果你没有很长的寿命,你其它的所谓的无量,比如说,光明也好、相好也好、德能也好,就我们人来说,你有多少财富,无量的财富,但是你寿命没有了,你后面所有的无量都是零,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无量都不存在了。 因为寿命是最最重要的,有了寿命,才有其它的无量,所以在这里,把寿命取作为代表。 “庄严”是说什么呢? 是说生活环境无量的美好,这是一层意思。 第二个是说,身相具足无量的美好,没有任何缺陷,这就叫庄严。 “清净”是指什么? 远离贪瞋痴慢疑等种种心灵上、身相上,以及环境上的污染。 你把这些个污染都去掉了,自然你就清净了,这就是“清净”表达的意思。 “平等”是没有差别,没有分别心。 “觉”是觉悟。 所以清净平等觉是什么? 是佛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这就是老法师常说的,待人处事接物。 我们就知道了,平时我们在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应该用三种心,就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 什么叫经? “经”是指所说的道理、方法,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是正确的教科书,这才能称为经。 换句话说,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什么时候都是真理,这个叫经。 不是随便写一本书,都可以称为经的。 上面这个经题,可以这样说,这是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所说的大乘法中,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的生活环境,无量的美好,说之不尽。 而且当地的人民,一个个都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 是彻底觉悟了,彻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这一部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呢?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求生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的一部真经。 这就是我对《无量寿经》的一句概括。 这部经是谁译的呢? 是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老师,会集各译的。 夏莲居老居士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位佛门大德。 《无量寿经》传来中国,先后是有十二次翻译,其中有七次翻译失传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五种翻译。 就是五种译本现在是流传下来了,七种译本失传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宋朝的王龙舒居士,清朝的魏源居士,曾经对五种译本做过会集本。 但是,因为这个会集本都不是善本,就是不能尽善。 应该这样说,不能尽善。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夏莲居老居士的这个会集本。 这个会集本可以堪称为最善本,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所学的这个会集本。 这个本子,是1932年到1935年,受过菩萨戒的佛弟子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 他是依据那五种流传下来的原译本会集而成的,这是1935年会集而成的。 到1945年出版流通,中间间隔了十年。 这部经总共分为四十八品,我们读《无量寿经》的都非常熟悉。 这部经当时流通以后,慈舟老法师曾在济南讲过。 很多同修知道,慈舟老法师是那个时候的一名非常有名的老法师。 慈舟老法师曾在济南讲过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并且为这部经作出了科判。 这是一个。 第二个,梅光羲老居士,也就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舅父,梅光羲老居士,曾经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过这部《无量寿经》。 这是第二个。 此外,还有一些大德们,在各地宣讲此经。 可以这样说,佛门出家的、在家的大德们,都肯定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是《无量寿经》最完善的版本。 前面我就简要地介绍一下《无量寿经》会集本的缘起。 “法会”,是指哪个法会? 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大会,称为“法会”。 在这里的法会,是专指释迦牟尼佛宣讲《无量寿经》的这次法会。 看“圣众”,我们先看“圣”是代表哪些? 这个“圣”,是指法会中的听众,有声闻、有罗汉、有菩萨,这些个人称为“圣”。 下面还有个“众”,这个“众”是指一般的大众。 但是,我们读了《无量寿经》以后,就会发现,参加这次法会的“圣”“众”,全是大圣一级的人物,没有一般的大众。 这我们在整个经文里,就会体悟到的。 这是“圣”和“众”的解释。 我们现在就说一说这一品经文它主要是说什么。 主要是说,听法会的大众们非同一般,也就说听众的殊胜。 这一品经文主要是说这个主题。 “比丘”这两个字是梵语,是佛家出家弟子的通称,都叫“比丘”。 这个我们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个“比丘”有三个意思。 可能有同学不是太了解的,我在这里说说这三个意思。 “比丘”的第一个意思是“乞士”。 乞是乞讨的那个乞、乞丐的乞。 士就是战士、士兵那个士。 乞士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些人,是“乞食养身,乞法养心”,它是两个乞。 这里的乞士和我们理解的那个乞丐是不一样的。 这个乞士是指很有道德、很有学问的乞食者。 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乞士”的意思是“破恶”。 破贪、瞋、痴等烦恼恶。 这是乞士的第二层意思。 第三层意思“怖魔”。 “怖”,恐怖那个怖。 “魔”,魔鬼那个魔。 怖魔。 魔的骄慢心理是很重的。 魔最怕什么呢? 最怕别人超过自己。 这个时候比丘发心修道,一心希求出离三界,所以魔见了他心生恐怖。 所以说,乞士有怖魔的功能。 说到比丘,我想多说两句。 多说什么呢? 就是比丘也称为乞士。 这个士,在我们中国古代社会是地位最高的。 古代社会是这么划分的,人分为四等,士、农、工、商。 士是排在第一位的。 这个士就我们今天来说,我们就叫知识分子。 那就说在古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地位最高,最受人的尊重,就是这样的。 所以,可以那样说,古代社会是知识分子的社会。 人们尊重知识、尊重德行。 乞士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乞讨者,完全不一样。 他是很有修行、很有道德的乞食者,社会上对他们是非常恭敬的。 佛弟子和这些乞士们,是接受大众的供养。 那个时候供养就是“四事供养”。 这个“四事供养”大家熟悉,就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是这样接受供养的,和我们现在的供养,是大大不一样的。 那个时候的佛弟子是“日中一食”,就是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过午不食。 大众每天只供养乞士一顿饭就可以了。 大家可能会问,日中一食能行吗? 因为佛在世的时候,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比较单纯。 我们就用现代话来说,人比较单纯,他心清净,他烦恼少,外面也没有那么多的诱惑,所以他消耗的能量就少。 我记得老法师多次说,我们人这个能量,百分之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只有百分之五的能量,是消耗在一般的情况下。 他们百分之五消耗的能量,和我们现在人消耗的能量没法比。 我们现在别说日中一食,一天三餐还饿呢,还得吃点夜餐,吃点干果什么的。 我们现在人不都时兴这个吗? 那个时候,因为他消耗能量小,所以他日中一食是完全可以的。 我们现在如果是妄念少,我们也可以少吃。 我就想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我是五六年以前,我就把三餐改为两餐,我就把晚餐取消了。 为什么把晚餐取消了呢? 我不是刻意的,我一定要吃两餐,不是的。 因为我感觉可能是年龄大了,这个消化功能也减弱了,吃多了以后就觉得不舒服。 尤其是晚上,因为晚上我睡觉比较早,我八点钟就睡觉了,所以如果晚上这顿饭吃了,时间不长就睡了,可能消化就不好,就觉得胃不舒服。 所以我就把晚餐取消了。 我老伴也和我一样,也吃两餐了。 吃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挺好,挺舒服的,那种难受的感觉就没有了。 过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我又把两餐改成了一餐。 这个也不是我刻意地要去吃一顿饭,一定要日中一食,等等,没有这个想法。 我就想试试,我觉得两餐这么长时间挺好的,那我再看看一餐。 我改成一餐以后,我老伴没改一餐,他仍然是两餐。 我吃了大约是三四年的日中一食,但是我不是过午不食。 我是这一天什么时间有工夫,我就什么时间吃这顿饭。 没工夫,我就先不吃。 所以是日中一食是保证了,但是不是过午不食。 吃了这三年多将近四年,我觉得挺好的。 我什么时候又不吃一餐了呢? 就是我2017年的4月份去香港这次。 在那之前我生病了。 到香港以后,被师父老人家发现了,被身边的同修发现了。 他们就很着急,就想为我调整身体,然后就给我配了一些中药。 这些个中药,它有的是饭前吃,有的是饭后吃。 大家可能知道,这个中药大部分都有这个要求,饭前吃、饭后吃。 没办法,我就又恢复了一日三餐。 但是这三餐,每一餐我都吃得非常少,就跟我日中一食那一餐那个量,可能也差不多。 但是我是三餐我都吃了,就为了应付吃这个中药。 一直到我来到这个道场以后,我是去年6月20日来到这个道场的。 那个时候还是一日三餐,因为我中药没吃完。 等我中药吃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申请,我要减成两餐。 结果道场的护法居士坚决不同意,说你必须得坚持三餐,因为你还有药没吃完。 一直到大约是一个多月以前吧,不到两个月,我再三地申请,我说我一定要申请减去一餐,后来同意了。 所以我现在是一日两餐。 通过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我觉得一日一餐真的可以。 如果是一日一餐不行,一日两餐是非常可以的了。 发布时间:2023-10-27 18:05:5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