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量寿经原文 内容: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曹魏康僧铠译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异乘,尊者仁性,尊者嘉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 游步十方,行权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 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从右胁生,现行七步。 光明显耀,普照十方。 无量佛土,六种震动。 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 释梵奉侍,天人归仰。 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 游于后园,讲武试艺。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 弃国财位,入山学道。 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 舍珍妙衣,而著法服。 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现五浊刹,随顺群生。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 天案树枝,得攀出池。 灵禽翼从,往诣道场。 吉祥感征,表章功祚。 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 魔率官属,而来逼试。 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释梵祈劝,请转法轮。 以佛游步,佛吼而吼。 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光明普照无量佛土。 一切世界六种震动。 总摄魔界,动魔宫殿。 众魔摄怖,莫不归伏。 掴裂邪网,消灭诸见。 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严护法城,开阐法门。 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入国分卫,获诸丰膳。 贮功德,示福田。 欲宣法,现欣笑。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授菩萨记,成等正觉。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具足功德,微妙难量。 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其所修行,清净无秽。 譬如幻师,现众异像。 为男为女,无所不变。 本学明了,在意所为。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 学一切法,贯综缕练。 所住安谛,靡不感化。 无数佛土,皆悉普现。 未曾慢恣,愍伤众生。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 名称普至,道御十方。 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 大圣所立,而皆已立。 如来道化,各能宣布。 为诸菩萨,而作大师。 以甚深禅慧,开导众生。 通诸法性,达众生相。 明了诸国,供养诸佛。 化现其身,犹如电光。 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坏裂魔网,解诸缠缚。 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于此化终,而现灭度。 亦无所作,亦无所有。 不起不灭,得平等法。 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 诸根智慧,广普寂定。 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 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 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 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 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 兴大悲,愍众生。 演慈辩,授法眼。 杜三趣,开善门。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一切善本,皆度彼岸。 悉获诸佛无量功德。 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第一 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 不更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第三 身真金色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四 形色相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第五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六 天眼普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七 天耳普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八 他心悉知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九 神足无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 不贪计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 住定证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 光明无量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 寿命无量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 声闻无数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较,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 随愿修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 除其本愿,修短自在。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 不闻恶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 诸佛称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 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临终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 欲生果遂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 三十二相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二 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 供养诸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 供具随意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 演说妙智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 那罗延身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 一切严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八 道树高显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 诵经得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 慧辩无限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一 照见十方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 宝香妙严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 严饰奇妙,超诸天人。 其香普熏十方世界。 菩萨闻者,皆修佛行。 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 蒙光柔软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 闻名得忍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 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 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 常修梵行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 天人致敬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 衣服随念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 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 乐如漏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 树中现刹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 诸根无缺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 清净解脱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 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 闻名得福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四 修行具德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 普等三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 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 随愿闻法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 闻名不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 得三法忍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尊,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照,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斯愿若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 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 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不生欲觉嗔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忍力成就,不计众苦。 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和颜爱语,先意承问。 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 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 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 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 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 身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 容色端正,相好殊妙。 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 如是等事,超诸天人。 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 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 恢廓旷荡,不可限极。 悉相杂厕,转相间入。 光赫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 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 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 佛神力故,欲见则见。 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 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 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 诸佛国土,莫不闻焉。 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 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 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 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 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 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 如大目犍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数。 譬如大海,深广无量。 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 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 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 屏营愁苦,累念积虑。 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有田忧田,有宅忧宅。 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 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忧毒忪忪,无有解时。 结愤心中,不离忧恼。 心坚意固,适无纵舍。 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 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居。 贫穷下劣,困乏常无。 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 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 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 适欲具有,便复糜散。 如是忧苦,当复求索。 不能时得,思想无益。 身心俱劳,坐起不安。 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 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 寿终身死,当独远去。 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 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 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 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 虽不即时,应急相破。 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 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 远到他所,莫能见者。 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 道路不同,会见无期。 甚难甚难,今得相值。 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 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 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 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 善恶之事,都不信之。 谓之不然,终无有是。 但坐此故,且自见之。 更相瞻视,先后同然。 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 身愚神暗,心塞意闭。 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 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生死常道,转相嗣立。 或父哭子,或子哭父。 兄弟夫妇,更相哭泣。 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 教语开导,信之者少。 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痴惑爱欲。 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狼于财色,坐之不得道。 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 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 昏蒙暗塞,愚惑所覆。 不能深思熟( )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 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 惑道者众,悟之者少。 世间匆匆,无可聊赖。 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 恶气窈冥,为妄兴事。 违逆天地,不从人心。 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终尽,便顿夺之。 下入恶道,累世勤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 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 当熟思计,远离众恶。 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 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遇佛在世,当勤精进。 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倘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 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 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 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佛语教戒,甚深甚善。 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 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 恩德普覆,福禄巍巍。 光明彻照,达空无极,开入泥洹。 教授典揽,威制消化。 感动十方,无穷无极。 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 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 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 天下久久,乃复有佛。 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 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 游步三界,无所挂碍。 典揽智慧,众道之要。 执持纲维,昭然分明。 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 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 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 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 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 修己洁净,洗除心垢。 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 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 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 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 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 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弥勒白言,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 十方世界,最无伦匹。 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 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言,何等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 强者伏弱,转相克贼。 残害杀戮,迭相吞噬。 不知修善,恶逆无道。 后受殃罚,自然趣向。 神明记识,犯者不赦。 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弊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 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勉出。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 入其幽冥,转生受身。 譬如王法,痛苦极刑。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 转贸其身,改形易道。 所受寿命,或长或短。 魂神精识,自然趣之。 当独值向,相从共生。 更相报复,无有止已。 殃恶未尽,不得相离。 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 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 奢淫骄纵,各欲快意。 任心自恣,更相欺惑。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佞谄不忠,巧言谀媚。 嫉贤谤善,陷入怨枉。 主上不明,任用臣下。 臣下自在,机伪多端。 践度能行,知其形势。 在位不正,为其所欺。 妄损忠良,不当天心。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 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 各怀贪欲嗔恚愚痴。 欲自厚己,欲贪多有。 尊卑上下,心俱同然。 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亲属内外,坐之灭族。 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 更相利害,忿成怨结。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 爱保贪重,心劳身苦。 如是至竟,无所恃怙。 独来独去,无一随者。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 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 世间人民,心愚少智。 见善憎谤,不思慕及。 但欲为恶,妄作非法。 常怀盗心,希望他利。 消散磨尽,而复求索。 邪心不正,惧人有色。 不豫思计,事至乃悔。 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 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 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 寿终神逝,下入恶道。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 处年寿命,无能几何。 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厮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 但念淫泆,烦满胸中。 爱欲交乱,坐起不安。 贪意守惜,但欲唐得。 眄睐细色,邪态外逸。 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 交结聚会,兴师相伐。 攻劫杀戮,强夺无道。 恶心在外,不自修业。 盗窃趣得,欲击成事。 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 或于亲属,不避尊卑。 家室中外,患而苦之。 亦复不畏王法禁令。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 日月照见,神明记识。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 转相教令,共为众恶。 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 于傍快喜。 不孝二亲,轻慢师长。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不能自知,为恶无耻。 自以强健,欲人敬难。 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 自用偃蹇,谓可常尔。 无所忧惧,常怀骄慢。 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诸善鬼神,各去离之。 身独空立,无所复依。 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殃咎牵引,当往趣向。 罪报自然,无从舍离。 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身心摧碎,精神痛苦。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天道冏然,不得蹉跌。 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 家室眷属,饥寒困苦。 父母教诲,嗔目怒应。 言令不和,违戾反逆。 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取与无节,众共患厌。 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 贫穷困乏,不能复得。 辜较纵夺,放恣游散。 串数唐得,用自赈给。 耽酒嗜美,饮食无度。 肆心荡逸,鲁扈抵突。 不识人情,强欲抑制。 见人有善,妒嫉恶之。 无义无礼,无所顾难。 自用识当,不可谏晓。 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 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 欲杀真人,斗乱众僧。 欲害父母兄弟眷属。 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如是世人,心意俱然。 愚痴蒙昧,而自以智慧。 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 不仁不顺,恶逆天地。 而于其中,希望侥幸。 欲求长生,会当归死。 慈心教诲,今其念善。 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之。 苦心与语,无益其人。 心中闭塞,意不开解。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 恢廓窈冥,浩浩茫茫。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 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数之自然,应其所行。 殃咎追命,无得纵舍。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 教语开示,信用者少。 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 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 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 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 从小微起,遂成大恶。 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 痴欲所迫,随心思想。 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厚己诤利,无所省录。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身坐劳苦,久后大剧。 天道弛张,自然纠举。 纲维罗网,上下相应。 茕茕忪忪,当入其中。 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 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 弃捐所思,奉持经戒。 受行道法,无所违失。 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 能于其中端心正行。 主上为善,率化其下。 转相敕令,各自端守。 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佛语教诲,无敢亏负。 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 当离三途无量忧怖苦痛之道。 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 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转相教化,为德立善。 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 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 心劳形困,饮苦食毒。 如是恶务,未尝宁息。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 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 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 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 五烧五痛,还如前法。 久后转剧,不可悉说。 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佛语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 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 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 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 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 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 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相好光明,靡不照耀。 此会四众,一时悉见。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 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于此诸智,疑惑不信。 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 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 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 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 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 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 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 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对曰,不也。 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 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 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 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 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 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 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 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是故弥勒,设 发布时间:2023-10-26 19:06: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