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楞严经第八卷白话译文 内容: 楞严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经书,楞严经一共是分为十卷的,所以我们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去修行,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其中的内容,对我们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楞严经第八卷白话译文的介绍吧。 楞严经第八卷白话译文:阿难。 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 十方随顺。 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 名无嗔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 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 名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 一一异相,各各见同。 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 现尘现界,不相留碍。 名无著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 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 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 名真实行。 阿难。 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 回无为心,向涅槃路。 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 远离诸离。 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 觉齐佛觉。 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 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 互相涉入,得无挂碍。 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 依因发挥,取涅槃道。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 十方众生皆我本性。 性圆成就,不失众生。 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唯即与离,二无所著。 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 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 名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 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 犹如钻火,欲然其木。 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 名为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 名为忍地。 数量销灭。 迷觉中道,二无所目。 名世第一地。 阿难。 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 名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 名离垢地。 净极明生。 名发光地。 明极觉满。 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 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 名现前地。 尽真如际。 名远行地。 一真如心。 名不动地。 发真如用。 名善慧地。 阿难。 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 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 名法云地。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 名为等觉。 阿难。 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 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阿难。 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 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师利。 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汝当奉持。 阿难,已成就十住位的菩萨,成为佛子以后,具足无量如来微妙功德,随顺十方一切众生,这就叫欢喜行。 善于利益一切众生,平等无别,就是饶益行。 菩萨觉知世间诸法,更能教化众生觉悟,修忍辱,不会违逆拒绝,就是无嗔恨行。 十二类众生应现化身,过去现在未来无穷无尽,无时不现,通达十方世界,无处不现,平等度化众生,就是无尽行。 十方法界生佛同体,性相一如,菩萨知种种法门,汇同一体,没有差别和误失,就是离痴乱行。 菩萨与众生同一体性,而同一体性,又有各类异样众生;众生见菩萨种种不一样的相,各自所见,都是同类,这就叫做善现行。 甚至是,十方虚空能入微尘,一一微尘之中,能现十方世界。 不论在微尘还是在广大世界现身,都没有障碍,就是无著行。 现前种种,都是第一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尊重行。 种种圆融境界,一一行中,具足无边妙行,能成就十方诸佛的轨范法则,就是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真如自性,本自天然,这就叫做真实行。 阿难! 修行十行已成就的菩萨,神通圆满,佛事完毕,藏性之体,已然纯洁,以其精真,远离凡夫二乘遗留过患。 当度一切众生,断灭能度所度之相,回菩提真因,向涅槃之路,这就叫做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之相,远离能离所离,叫做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不动,与十方诸佛所证法身,无二无别,叫做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觉心,光明遍照十方,清净无染,犹如佛地,叫做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依报正报无所障碍,无所挂碍,叫做无尽功德藏回向。 在如同佛所证的实际理地,各各生出涅槃清净真因,依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妙因,取涅槃道,叫做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依此平等善根而起同体大悲,十方众生一切平等,都是我的本性。 佛性圆满成就,性中众生也应成就而不遗失,就是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不失众生,即一切法;皆我本性,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时,能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时,能即一切法,这就是真如相回向。 真实证得真如实际理地,十方三世,唯一真如,再无别法之旁碍,就是无缚解脱回向。 体用圆满成就,无法不真,无法不如,就是一真法界,没有量的差别,就是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 成就干慧地、十信、十位、十行、十回向等的菩萨,每一位次都是清净,四十一心之后,应当成就四种妙圆加行。 以初地所具佛觉,用为自己加行的因心,当无明将破未破、因心将亡未亡时,就像钻木取火、火将点燃的时候一样,这就是暖地。 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心,想要成就初地,佛的妙觉,观智未亡、心相尽泯之时,好像登上高山、身体已入虚空、脚下还未离地,这就是顶地。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因心佛果,融会贯通,于诸佛之所行,洞彻于心,好像忍事的人,心里没有恼怒之意、口里也没有话可说,这就是忍地。 若心若佛,数量全消,对中道无迷,也无觉,没有这些名目了,这就是世第一地。 阿难! 此时成就世第一地的菩萨,对于佛所证的大菩提,深彻明了,非常通达,与佛如来妙觉融会贯通,能尽诸佛微妙境界,这就叫做欢喜地。 转世间染性,入于出世之净性,净性也灭,染净俱灭,就是离垢地。 垢尽则清净至极,自然发挥一切种智,净极光通达,就是发光地。 光明至极,能觉之智已满,就是焰慧地。 一切相同、不同的心垢,都已除尽,之前的功德,都比不上此地的功德,就是难胜地。 本然如此、不假造作的真如,自然显露清净妙性,就是现前地。 尽真如实际理地,无际而际,就是远行地。 证得真如本体,唯一真如,如如不动,叫做不动地。 既然证得真如不动之体,就会发挥真如随缘之用,叫做善慧地。 阿难! 这位大菩萨,从现在开始,修习的功夫已经完结了,自利功德已经圆满,所以将此地叫做修习位。 所证法身如玄妙之云,慈悲普荫一切众生,覆藏诸佛如来涅槃智海,就是法云地。 随证涅槃,不舍众生,逆法性流,入生死海,法云地菩萨顺法性流而入菩提,妙觉之际有所相接相涉时,就是等觉。 阿难! 从干慧心,到等觉地,等觉智才获得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单有七重,复有五重,才完成妙觉的修证,成就了无上菩提之道。 这一地一地的种种位次,都是以金刚观察十种如幻如化的甚深譬喻,既不住奢摩他之空,也不住毗婆舍那之有,清净修证禅那中观,循序逐渐深入。 阿难! 这就是以三渐次来增进修学,非常方便的成就五十五个位次的真菩提之路。 能断除一切染心,消灭一切无明,如此去观,就是正观,如果作其它的观想,就是邪观。 这时候,文殊师利法王子,在法会大众之中,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的双足,对佛说,这部经应该怎么尊称,我和一切众生,应该怎么受持奉行? 佛对文殊菩萨说,这部经可以称为《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经》,可以叫做《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经》,也可以称为《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经》,也可以称为《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经》,也可以称为《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顾名思义、依义而行,你们应该如此受持奉行。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楞严经第八卷白话译文,相信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楞严经的仪轨来进行,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楞严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们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发布时间:2023-09-28 17:48:3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