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超然于世 内容: 一个圣人总是超然的——他的眼神,他的表情似乎完全跟这个世界没有关系,跟你没有关系,你无法打动他,你无法骚扰到他。 据说顶果仁波切的脾气超级的好,他是一个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他经历了那么多悲欢离合、那么多欺骗、那么多沧桑,而他脾气依然很好,好得不得了,好到你无论跟他说什么,他都说:“好好好! 好好好! ”他从不反对,从不反对你说的任何一句话。 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圣人会这样。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两个小和尚在争论,一个小和尚说自己说的是对的,另一个小和尚也说他自己说的是对的,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他们说:“那好,我们到师父那儿去评理,看师父说谁是对的。 ”两个人找到师父,其中一个小和尚就把他的理由讲了一遍,师父说:“对对对! 很好很好! 你是对的。 ”另外一个小和尚不服气,马上把他的理由也讲了一遍,师父也说:“对对对! 你是对的。 ”这两个小和尚就觉得有点懵了。 你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吗? 如果你完全听懂了刚才讲的那些话,你就明白了:他就像顶果仁波切一样,那个禅师跟顶果仁波切在同一个境界里面。 如果眼前的是一个梦,那根本就没有对错,它可以全部都是错的,也可以全部都是对的,它只是一个梦。 当他在说“好好好”的时候,他不是在对某一个人说“好”,他是在对整个场景说“好”。 你能理解吗? 他一直在超越的状态当中,他一直超越整个眼前的场景,他其实是在对整个眼前的场景say “yes”。 这就是为什么《华严经》里说,对于一个达到地上菩萨境界的人,对于一个回向地的菩萨,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把手指指向祂的鼻端,用最恶毒的语言谩骂,祂也不会有丝毫的烦恼。 因为在祂的眼中,这整个场景都是一个梦。 如果它是一个梦,你面对它的态度将会是一种探索和欣赏——你可以欣赏,也可以以探索的态度来探讨。 只有当你坠入到屏幕里的时候,你才会当真,你才会跟屏幕里的人打架、开火;而当你从屏幕里出来的时候,你绝对不会当真。 所以你的挑战就是你能否从那个屏幕里出来。 你现在把头低下来看看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坐在这儿,显然是在这个物理世界里的,在这个屏幕里,但你有一个东西已然超出了这个屏幕,你有感觉到吗? 发现没有? 即使你的身体是在这个物理世界里,但你有一个意识,已经超然于这个物理世界了。 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讲的,当觉知者和被觉知的合一的时候,觉知就产生了。 当觉知者和被觉知的合一的时候,觉知就产生了。 ”你现在明白这句话了吗? 有人曾经问过克里希那穆提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它的意思就是:你坐在这的这个肉身是不是觉知者? 你曾经认为它是一个觉知的主体,是不是? 现在呢,这个觉知的主体,这个身体,这个原先你认为的自我,这个“我”,已经跟周围的环境成为一体了。 有发现吗? 能听懂吗? 所以这个觉知者和被觉知的环境合一的时候,一个超然的觉知就产生了。 大家听懂了吗? 会不会听上去太匪夷所思了? 这就是克氏讲的,当觉知者和被觉知的环境合一的时候,觉知就产生了。 这个觉知一定是超然的,一定是从那个屏幕里出来的。 摘自《夕阳问答043》夕阳 著 发布时间:2023-09-15 13:13:1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4284.html